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2 20:06
智通財經APP獲悉,儘管大型科技股以及與AI算力基礎設施密切相關聯的熱門科技股票自今年以來吸引全球資金重點聚焦,全球股市中另一個傳統上被附以「無聊且無趣」標籤的全球舊經濟代表勢力——大規模石油煉化企業,近期卻在悄然間實現大漲且漲勢與英偉達、博通以及臺積電等全球最熱門的AI算力產業鏈領軍者漲勢幾乎持平。
隨着石油成本下降和汽油價格保持穩定,大型煉油廠的利潤率大幅擴張,而 Par Pacific Holdings Inc.以及CVR Energy Inc.等小型煉油廠的經營狀況以及股價漲勢甚至更強勁。市場對於國際原油基準參考——布倫特原油價格將的進一步下跌的普遍預測可能會大幅提振煉油廠的盈利預期,進而催化進一步的強勁上漲態勢。
上述所謂的「舊經濟」,在中國互聯網語境里被投資者們調侃為「老登經濟」。中文互聯網把「老登經濟」泛指成「偏好老派/傳統模式經濟」的或者偏好這些資產的羣體或資產,A股市場語境里也常用它調侃石油、煤炭、白酒等「舊經濟」核心板塊的階段性走強。
市場現在開始將這套梗拿來比擬全球股票市場近期漲勢如虹的「石油煉化股——舊經濟羣體里具備最為穩定的現金流類股票,在便宜油價風靡全球的大力推動下這些煉油股跑贏絕大多數標普500指數以及其他基準股票指數的成分股。
華爾街頂級投資機構22V Research的一份研究指出,瓦萊羅能源(Valero Energy Corp)以及馬拉松石油(Marathon Petroleum Corp)等全球煉油巨頭的股價今年以來已至少上漲30%,這些煉油股竟然跑贏了大約90%的標普500指數成分公司——其中甚至包括微軟與蘋果等一些受益於AI的熱門科技股。
值得注意的是,市值規模較小的石油煉化企業股價表現更佳,Par Pacific Holdings Inc.的股價在2025年迄今已經實現翻倍,CVR Energy Inc.今年以來股價則大幅上漲83%。
舊經濟的中流砥柱
這些舊經濟中的最為強勁中流砥柱——被視為石油行業的「加工工廠」,業務模式相對可預測。隨着原油價格——石油加工行業的主要投入品,自今年以來持續回落,但是汽油價格保持穩定曲線,並且像布倫特原油價格曲線那樣劇烈波動,因此隨着原油成本下行,全球煉油企業的利潤率出現了顯著增厚。
油價走低之際,煉油股表現更佳
當前全球投資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大型科技巨頭以及臺積電、博通以及美光人工智能算力產業鏈推動的漲勢上,能源公司(包括石油與新能源))在標普500指數中的市值權重卻在穩步下降,因此,如今油氣類股票在標普500指數中的權重已不足3%。
如今佔據標普500指數以及納斯達克100指數高額權重(大約35%)的所謂「美股七大科技巨頭」,即「Magnificent Seven」,它們包括:蘋果、微軟、谷歌、特斯拉、英偉達、亞馬遜以及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它們乃2023年以來標普500指數以及納指屢創新高的核心推動力。
在一些分析師看來,上述的七大科技巨頭無疑全面受益於AI熱潮,但是被視為舊經濟代表的煉油類股票,也將受益於AI熱潮帶來的史無前例電力需求。規模隨AI芯片等算力基礎設施猛烈需求而呈指數級擴張的高耗能AI數據中心背后離不開電力供應這一核心基礎,這也是「AI盡頭是電力」這一市場觀點的由來。
尤其是在天然氣發電與核電供給極度緊張之時,石油發電將成為Meta、微軟以及谷歌等巨頭主導的超大規模AI數據中心建設的最優先級備用電力來源。雖然這些頭部科技公司正以核能、天然氣機組與微電網、可再生+儲能、氫燃料電池等方式去減少對石油資源備援的依賴並提高供電韌性,作為現場短時應急,柴油機組目前仍是多數超大數據中心的首選備援。
被遺棄的阿爾法
對22V Research等華爾街投資機構而言,油氣類股票如此低的權重代表着一種長期以來「被遺棄的阿爾法」投資策略,即許多交易員對能源板塊的配置極少。該機構認為能源股,尤其是石油煉化類股票(即煉油股),是「長期做多石油敞口的最佳載體」,並預計即使原油價格開始大幅回升,它們仍將因強勁利潤而進一步上漲。
所謂的「阿爾法收益」定義為實際投資的收益遠超「貝塔收益」——即「阿爾法收益」準確指代的是遠遠超出那些跟蹤基準股票指數(比如道瓊斯指數與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所實現的同步投資收益數據。跟蹤基準指數實現的同步收益也被稱作「貝塔收益」(Beta)。
從跟蹤瓦萊羅能源和Phillips 66等國際煉油巨頭的VanEck Oil Refiners ETF的資金流向來看,投資者們似乎仍對該板塊持懷疑態度。該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今年出現了大約460萬美元的資金淨流出。
「毫無疑問,市場對於能源板塊的情緒仍在谷底。」Ninepoint Partners合夥人兼高級投資組合經理、北美最大主動管理型能源基金之一的負責人Eric Nuttall表示。
如果對油價進一步下跌的預測繼續提振石油煉化企業的利潤,這種懷疑可能是個錯誤判斷。石油生產國組織歐佩克(OPEC)今年穩步向市場投放更多產量,此舉大幅壓低了原油價格,並引發對至少明年全球原油仍將供過於求的擔憂。
BMO Capital Markets則對於非歐佩克國家的原油產量上升表示擔憂。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認為原油價格在短期內將繼續走低。」BMO的分析師Randy Ollenberger和Phillip Jungwirth寫道,並建議防禦性地轉向擁有石油煉化資產的能源股票。
未來6—12個月的「看漲格局」
「Tortoise Capital Advisors LLC的管理董事兼投資組合經理Rob Thummel表示:「當油價下跌時,典型的做法是賣出大型油企股票、買入煉油廠股票。」
他補充表示,老舊煉廠一直處於關閉進程,而新建設施寥寥無幾,這意味着當油價下跌、該板塊利潤率走強時,煉油類的股票會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價值」。
特朗普政府的一項新政策提案,將小型煉廠從可再生燃料標準中豁免,也將成為該板塊的順風因素。Scotiabank表示,這一消息本周也推高了中型煉化股。
例如,Delek US Holdings Inc.截至周五的五個交易日上漲12%,在五周內第四次錄得兩位數漲幅。CVR Energy同期股價則上漲10%,Par Pacific上周則上漲6.6%。
不過,前方漲幅在短期內可能會有所放緩,因為下半年通常是煉廠以及成品油需求的季節性疲弱期,隨着夏季出行需求消退而轉弱。
然而,TD Cowen的分析師Jason Gabelman在上周五的一份報告中表示,今年烏克蘭對俄羅斯能源基礎設施與煉油能力的打擊「改寫了劇本」,並補充稱,投資者對於夏季以及之后利潤率將走軟的預期正受到檢驗。
Gableman表示:「考慮到這些襲擊、全球低位的柴油庫存、AI數據中心建設如火如荼帶來的史無前例電力需求以及全球煉油能力的淨下降的綜合因素,這為全球煉油板塊未來6—12個月構成了一個非常獨特的‘看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