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服務器產業專題更新

2025-09-22 19:16

(來源:老司機駕新車)

服務器產業專題更新

一、服務器產業合作模式揭祕:定製化與自主規劃並行

上下游合作新範式:CSP大廠傾向找下游服務器供應商定製超節點整機櫃,下游廠商與國產GPU廠商也積極規劃超節點產品,服務器廠商多以NV方案為主。如騰訊開放的ETH-X生態,攜手博通、安費諾等,藉助肥源、肥宏華創及騰訊下游雲公司推廣。

主流超級點方案全景:市場主流方案包括騰訊的ETH-X、NV的NV272及其變形、華為升騰的高德max384。字節規劃的大於整形方案以博通p31網絡方案為主,尚未推廣。海光超節點方案為傳統刀片式插卡型,與NV、華為創新方案有別。

不同方案應用偏向解析:科德麥克斯384聚焦訓練應用和大模型計算應用,騰訊的ETH-X側重推理端,字節的大於整機櫃偏向訓練和高性能計算。

服務器廠商選型密碼:服務器廠商需具備交換機和服務器開發技術研發能力,與關鍵供應商合作,且在單節點服務器方案有一定市場佔有率,才能進入上游CSP廠商選型列表,如華勤、華三、超級變、浪潮(與鋭捷合作)等。

二、服務器市場份額格局:大廠競爭與海外佈局凸顯

傳統與超節點服務器市佔率洞察:超節點方案尚未大規模佔領市場,傳統AI服務器非昇騰和海光系中,浪潮市佔率居首,其次是H3c、林暢、華勤;國產系列開放型生態市場中,昇騰佔有率高達80-90%。

互聯網大廠採購態度與比例動態:9月16號后,CSP大廠採購NV卡受限,可通過以租代購等方式購買。政策要求大廠國產卡比例在明年或后年達30-40%,目前大廠國產和NV系比例為九一和八二。

互聯網大廠海外佈局戰略:字節今年海外與國內比例為82,明年將升至64;阿里找華勤海外代做NV產品和方案;騰訊、阿里、字節通過下游雲公司代建海外計算中心,按3-5年籤租賃協議。

不同廠商市場份額及競爭策略剖析:中興通訊在阿里AI服務器份額從末尾升至20-25%;聯想在國內市場和CSP戰場份額較低。阿里AI服務器浪潮佔33-35%,華旗佔23%;通用服務器浪潮佔30%,中興佔27%。騰訊AI服務器華勤佔40%,浪潮佔23%;通用服務器浪潮和超聚變競爭。字節主要是浪潮和名創競爭,份額較穩定。

三、服務器技術合作與產業趨勢展望:二線共研與生態興起

二線芯片廠與服務器廠共(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研邏輯:二線GPU廠商缺乏市場優勢和專業銷售人員,聯合服務器廠商可藉助其渠道將GPU推廣到已有客户生態,且國際廠商品牌效應受客户端認可。

協議發佈對產業生態影響:華為發佈的UB麥式互聯協議和海光發佈的HL總線協議,目前僅適用於自身生態,國內超節點生態預計26年興起,行業生態27年批量發展。

國產技術廠商合作版圖:國產技術廠商中,l5g與浪潮、中興合作,木樨與華三、華勤合作,隨緣與華三、中興通訊合作,摩爾縣城與H3和浪潮接觸較多。

四、芯片採購與自研情況掃描:比例調整與自研進展

互聯網廠商芯片採購比例現狀:阿里自研平頭哥和NC卡出貨比例為37,字節N系和國產系比例最近為73,之前為82。

採購限制應對之策:互聯網廠商通過以租代購和帶採方式解決NV卡採購限制問題,資本開支用不完時會向純國產轉移。

大廠自研芯片進展揭祕:阿里平頭哥3.0性能對標a100的80%,字節規劃的A卡推理性能對標H100的65-70%,百度崑崙芯代工廠未詳細介紹,平頭哥4月前由臺積電代工,后主要是中芯國際,海外與三星合作,其主要合作伙伴是浪潮和華擎。

五、服務器財務與技術指標深度剖析:盈利潛力與技術特徵

服務器毛利率與淨利率透視:以華勤為例,AI服務器淨利率1-2個點,毛利率7-8個點;通用服務器毛利率-12%,淨利率基本不存在,有成本競爭力廠商最好淨利率約5個點。

超節點方案盈利提升密碼:超節點方案可增加自控物料成本,一臺整機規劃可控成本達兩三百萬,能通過控制物料壓上游供應商增加淨利潤和毛利潤,且國際供應商推廣方案會增加軟件方案,附加值高。

軟件方案利潤貢獻與功能解析:1000萬左右超節點軟件可增加三四十萬利潤,由供應商做需具備能力且CSP廠商評估投入費用低於自研,軟件主要擔負節點運維管理功能。

超節點CPU比例上升緣由:一個超節點最少16個計算節點,一個計算節點用2個CPU,如384方案中CPU與GPU配置有特定比例關係。

六、服務器產業趨勢總結:液冷與銅纜投資新機遇

液冷方案投資潛力凸顯:超級點國內推液冷方案,液冷相關供應商眾多,英為課、中航光電曙光數創、高能股份等可能成為優勢投資方向,是CSP廠商重點選型供應商。

銅纜使用趨勢與核心廠商:超級點中銅纜使用比例增加,核心供應商有安費諾和立訊。

Q&A

Q1:目前服務器廠商和芯片廠商以及和下游客户,在兩端分別是什麼樣的合作形式?

A1:在超節點這一塊,下游CSP大廠更多是找下游服務器供應商做定製款的超節點整機櫃。下游服務器廠商,包括一些國產的GPU廠商,也在規劃自己的超級電子機構產品。在CSP大廠處更多是定製,服務器廠商也有自己規劃的超節點機型,但主要以NV的方案為主。

Q2:從汽車端來看,是否有看到對於國產的一些超級點,尤其是華為、海光這些頭部廠商超級點的測試或應用?

A2:目前在國內的超級點方案有騰訊的生態ETH-X、NV的生態NV272(或在NV272基礎上的變形)、華為升騰的高德max384,這三個方案已在市場推廣且有客户購買。字節在規劃自己的大於整形的以太網創新方案,以博通的p31network方案為主,尚未在市場推廣。國產海光的超節點方案更多是刀片式插卡型服務器,即傳統式超節點方案,與NV、華為推廣的以以太網交換機或NVlink進行互聯的創新方案不同,目前國產海光還沒有類似創新方案出現。

Q3:專家所説的三個主流方案里,第一個ETH-X方案的具體情況是什麼,由哪個廠商推出,騰訊的ETH-X和字節的具體方案形式、提供的卡,以及和芯片廠資源條件有何不同?

A3:ETH-X是騰訊開放的生態,騰訊與博通、安費諾等業內主流的電纜廠商、pcie廠商合作。在騰訊方案上,以肥源、肥宏華創以及騰訊下游的雲公司為主推廣ETH-X,在甘肅慶陽數據中心等有相關合作。騰訊的ETH-X是一套CS方案,以博通的邁克沃爾克作為起家,用PCIswitch做GPU間的流量和數據傳輸,通過CS方式導出,靜態通信與安費諾有一套方案將流量拉出,整機櫃的散熱方案由中航光電做液冷設計。字節的方案主要由華擎研發,整體方案與騰訊的比較相似,但騰訊和字節的GPU卡有差異,騰訊方案的GPU卡以隨緣s60、隨緣l600及未來的卡為主,字節方案的GPU卡以寒武紀和自研的ac卡方案為主,兩家方案也適配了天數、木樨、摩爾天成等國產GPU,但主GPU以各自上述提及的為主。

Q4:各個互聯網大廠的自研節點方案、互聯方案與華為推出的384、懷王推出的96卡、摩爾的跨額方案有何本質不同?

A4:偏向性的應用方式不一樣。科德麥克斯384偏向於訓練應用和大模型計算應用;騰訊的ETH-X偏向於推理端;字節的大於整機櫃偏向於訓練和高性能計算。

Q5:服務器廠商在與互聯網大廠合作做超級點方案的環節中起到什麼作用,具備哪些技術?

A5:服務器廠商在做超級點方案時,需同時具備交換機和服務器的開發技術研發能力,且要和關鍵供應商如博通、LV、國內相關GPU廠商存在合作關係。此外,在超節點方案上,在AI服務器的8卡、16卡以及32卡等單節點服務器方案上有一定市場佔有度,纔會被列入上游CSP廠商選型的供應商列表。目前能進入上游CSP廠商選型的供應商不多,有華勤、華三、超級變,浪潮和鋭捷合作作為備用選型供應商,海光為獨立生態。

Q6:從下游互聯網廠商視角來看,傳統的8卡服務器和超節點服務器里,目前供應商的市佔率有何不同?

A6:超節點方案目前還未在市場大規模佔有。在傳統AI服務器(8卡、16卡)市場佔有率方面,非昇騰和海光系中,浪潮佔有率最高,其次是H3c,再往下是林暢、華勤;在國產系列開放型生態市場中,昇騰佔有率達80%-90%。

Q7:頭部的幾個互聯網廠商,如騰訊、阿里,對於不同的芯片,國產的和NV的採購態度分別是怎樣的,如何看待未來服務器產業的趨勢?

A7:從9月16號往后,CFC大廠包括BAT被相關組織強制要求不能以合規方式採購NV的卡,只能通過私下以租代購等方式購買。同時,CSP廠被要求在明年或后年國產卡至少要達到30%-40%的比例,目前大廠里國產和NV系的比例大概是九一和八二。互聯網廠商此前每年被約談,但海外卡採購量仍持續放大。目前除字節在海外有相關佈局外,阿里和騰訊海外佈局份額還不大。字節今年海外和國內的比例是82,明年會逐步上升到64;阿里在找華勤等廠商幫其在海外代做NV的產品和相關方案,已開始招標並提供給海外數據中心。

Q8:數據中心出海涉及數據問題,大規模在海外建數據中心效率有限,如何解決,大家去搞海外計算中心(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建設是直接持有,還是以租代購,海外計算中心建設是代建一次性採購,還是代建之后按3-5年籤租賃協議?

A8:數據可通過轉碼的方式轉進來,在東南亞地區如泰國、緬甸等地,數據中心的數據從海外轉到國內不受限。阿里、字節、騰訊都是通過下游雲公司代建海外計算中心,不是直接持有。代建后按3-5年籤租賃協議。

Q9:如何看待聯想、中興通訊與CS7的合作進展?

A9:中興通訊在2025年發生高層人士重要調整,新上任的郭總制定戰略目標,要在阿里、字節等廠商處佔有一定份額。目前中興通訊在阿里的AI服務器份額從末尾提升到20%-25%。聯想因內部有盈利考覈目標,在國內市場包括CS戰場份額佔有率較低,在字節只佔有10%左右份額,在阿里和騰訊基本是個位數份額,且在2024-2025年價格戰中參與度低。

Q10:詳細拆分騰訊、阿里不同供應商的市佔率情況,阿里招標份額是否會有變化,中興通訊和華三的目標及競爭方式是怎樣的?

A10:阿里方面,AI服務器份額中,浪潮佔33%-35%,華旗佔23%,名創和華並列佔18%左右;通用服務器中,浪潮佔30%,中興通訊佔27%,華勤佔18%,華三佔15%。阿里今年招標已完成,份額到明年6月可能有變化,中興通訊和華三明年要爭奪相關份額,中興通訊目標是從浪潮手上奪過份額佔比第一的位置,阿里招標中商務分佔65%,質量分佔20%,技術分佔15%。騰訊方面,AI服務器中華勤佔比40%,浪潮佔23%,華森佔18%;通用服務器中,浪潮佔35%,超低電佔30%,名創佔15%。字節方面,浪潮和名創在聯合服務器和通用服務器中都佔35%左右份額,林昌在AI服務器佔30%,通用服務器佔28%,H3c在服務器佔15%,通用服務器佔18%,聯想在AI服務器和通用服務器佔10%左右,英業達和富士康各佔5%左右。

Q11:浪潮、華勤等廠商在面對下游搶份額時的態度和競爭力如何,大廠里面浪潮一直有很大市佔率優勢的核心原因是什麼?

A11:在整體成本競爭和商務報價成本競爭上,浪潮若競爭策略較為激進,永遠是第一份額,最具競爭力。在第二和第三的競爭中不太明朗,在阿里處,第二第三主要供應商是中興、華三和華勤,華勤成本競爭力最弱,但因高層決策、數據業務分拆上市及建立品牌等原因,以拿份額為主,盈利其次,其數據業務盈利率下降。在騰訊AI服務器端,大部分研發標給了華勤,技術分佔30%,商務報價分佔50%,質量分佔20%,所以華勤在AI服務器持有份額比例較高;在通用服務器端,華勤有超聚變和浪潮兩個主要競爭對手,超聚變主攻騰訊,在包間和商務競爭上比華勤積極,華勤在騰訊傳統服務器份額基本為0。在字節端,浪潮和名創是主要競爭商,已達成默契,浪潮第一、名創第二。大廠中浪潮有很大市佔率優勢的核心原因:在字節,2019年字節自研服務器及ODM代工起步時,浪潮支持力度最大,率先進入,且服務支持力度最優,從技術、供應、服務滿意度和商務方面都佔優;在阿里和騰訊,浪潮靠商務報價獲得優勢。

Q12:二線互聯網廠商的服務器供應商格局情況是怎樣的?

A12:二線互聯網廠商應用需求年需求量較小,玩法不像一線互聯網廠商有規則,主流服務器供應商大多不參與。美團只有華三和超級院繼續合作;京東基本沒有服務器供應商陪做資源項目,直接找下游服務器供應商採買,主要採買超級電和浪潮的服務器。當前只有浪潮和超級電這些成本能力較強的廠商在二線互聯網廠商中佔有相應比例,美團端除特定劃分外,基本是浪潮和超級電的份額。

Q13:二線芯片廠機修廠為何要找服務器廠商共研超級點方案,自己不能做嗎?

A13:二線GPU廠商不像華為海光有相關生態的前期市場優勢,也沒有足夠銷售人員進行GPU生態推廣,且銷售人員對GPU生態玩法不熟悉,難以準確定位市場。而服務器廠商有專門的渠道市場和行業市場端,二線GPU廠商聯合服務器廠商,可將GPU推廣到服務器廠商已有的客户生態中。此外,國際廠商在客户生態有供應和品牌優勢,客户端選型時會認可符合內部規範要求的GPU廠商,有品牌效應。

Q14:如何看待華為發佈的UB麥式互聯協議和海光發佈的HL總線協議,對未來做超一點方案及純國產化集羣的影響,如何看待海光發佈CPU和技術互聯的總線協議后,大家是否會選用華為或海光的CPU放到計算中心?

A14:華為發佈的UB麥式互聯協議和海光發佈的HL總線協議只能應用在各自生態里,並非開放型生態。目前在CPU方面沒有強制生產要求,所以不能確定大家是否會選用華為或海光的CPU放到計算中心。

Q15:如何看待國產服務器的發展趨勢,速度會很快嗎?

A15:國產服務器發展速度不會很快。正常情況下,AI服務器及服務器生態的技術迭代通常是國外領先國內一年,互聯網領先行業一年。國外現在纔剛剛開始800g批量應用,國內生態預計到2026年四季度纔會批量興起,國內行業生態批量興起至少要到2027年。

Q16:下游核心互聯網廠商騰訊、阿里對於NV卡和純國產卡的採購態度和比例是怎樣的,在對NC卡採購有限制的情況下,互聯網廠商如何解決開支和需求問題,大廠資本開支用不完時,是否會將資本開支逐步挪到純國產上面?

A16:在能購買的情況下,騰訊和阿里更偏向於NV卡。阿里自研的平頭哥和NC卡出貨比例是3:7;字節N系和國產系最近比例是7:3,之前是8:2。在對NC卡採購有限制時,互聯網廠商可通過以租代購和帶採的方式解決資本開支和需求問題。大廠資本開支用不完時,有將資本開支逐步挪到純國產上面的趨勢性要求。

Q17:騰訊、阿里、百度自研芯片的情況如何,百度崑崙芯和阿里平頭哥的核心代工廠分別有誰?

A17:阿里平頭哥3.0性能可對標到A100的80%左右;字節規劃的A卡,在推理性方面可對標到H100的65%-70%,但H100更適用於訓練。百度崑崙芯情況未詳細提及。平頭哥在今年4月份之前的代工廠是臺積電,4-6月臺積電中斷合作,7月恢復、8月又停止,之后主要代工廠商是中芯國際,海外代工廠商是阿里與三星的合作方。平頭哥主要的服務器合作伙伴是浪潮和華擎。

Q18:如何看待超點的趨勢,未來推理是否也會有大規模節點需求?

A18:國外因業務量和模型數據量上升到數千萬及以上,傳統單節點服務器不能滿足需求,且時延較高,所以將單節點服務器容量擴大,如從8卡擴成64卡,以增加算力、減小延時。目前國內超節點尚未鋪開。未來推理是否會有大規模節點需求未明確提及,但隨着業務和數據量增長,若單節點服務器不能滿足需求,可能也會有類似趨勢。

Q19:國內哪些技術廠商和哪家服務器合作比較深?

A19:國產的5G相關廠商主要合作對象是浪潮和中興;木樨主要合作伙伴是華三和華勤;隨緣與各家企業開放合作,主要由超級電負責相關業務;摩爾縣城接觸較多的是H3C和浪潮。

Q20:以華勤為例,服務器的毛利率和淨利率大概是什麼水準,通用服務器規模及普遍能達到的淨利率情況如何?

A20:以華勤為例,AI服務器淨利率大概在1-2個點,在大廠的毛利率大概是7-8個點;通用服務器毛利率大概是-12%,基本不存在淨利率。通用服務器目前規模不大,是犧牲成本去佔領市場。有成本競爭力的廠商,淨利率最好大概在5個點左右。

Q21:未來AI服務器走向超一點后,服務器廠商淨利率和毛利是被壓縮還是會上升?

A21:未來AI服務器走向超一點后,服務器廠商淨利率和毛利會上升。因為服務器廠商若想增加毛利率和淨利率,需從自控物料角度入手。在單件情況下,一臺服務器約100萬,可自控物料僅10萬左右,毛利率和淨利率較低;而到北京的方案,一臺整機規劃可控成本可達兩三百萬,可通過自控物料壓低上游供應商價格,增加淨利潤和毛利潤。此外,在超前方案上,國際供應商除硬件產品外還會增加軟件方案,軟件方案附加值較高,也有助於提升毛利率和淨利率。

Q22:軟件方案由誰來出,能提升大概多少淨利和毛利,軟件主要擔負什麼功能?

A22:對於軟件方案,一個約1000萬的超低點,軟件大概可增加三四十萬利潤。若供應商有相應能力,且CFe廠商綜合評估供應商投入費用低於自己內部開發費用,軟件方案就會由供應商來做。軟件主要擔負節點的運維管理功能。

Q23:超節點里面CPU比例大幅上升的原因是什麼?

A23:一個超節點里(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最少有16個計算節點,每個計算節點要用2個CPU,所以16個計算節點需用32個CPU。以384的方案為例,它是兩個CPU加4個GPU,與正常72方案(18個計算節點共36個CPU)有所區別,這使得超節點里CPU比例大幅上升。

Q24:超級點里面銅纜的使用情況比例是否增加,有哪些核心廠商?

A24:超級點里面銅纜的使用情況比例增加了,核心廠商有安費諾和立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