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2 18:18
(來源:衡水日報)
轉自:衡水日報
在今天,中國高端消費市場正在迅速擴張:數據顯示,2020年母嬰市場規模為256億元,到2024年增長至340億元,預計2029年將達到509億元。龐大的數字背后,是無數年輕家庭在品質育兒上的需求升級。 與此同時,絕大多數母嬰品牌選擇低價競爭,產品設計趨同,創新乏力,用户在一次次購買中發現,「選誰都差不多」,唯一的差別在於價格。
這是一個典型的紅海:市場大,但競爭者眾多;需求強,但供給單一。換句話説,用户需要不同,但行業只提供相似。
在這樣的格局下,一個品牌以極強的先鋒姿態闖入公眾視野——BeBeBus。據瞭解,BeBeBus的母公司不同集團預計9月23日正式上市。從2019年創立品牌,成立不到六年時間,便實現了質的飛躍。而這份快速成長的底氣,正源於其跳出了行業慣性的獨特戰略:
它不滿足於在既有市場中分蛋糕,而是試圖重新定義蛋糕的配方與口味。BeBeBus以「創造不同」為核心理念,把母嬰行業的產品與工藝、科技與生活方式重新連接起來,形成一條與蘋果在科技界相似的路徑:憑藉先鋒主義與原創執念,重塑行業規則,推動標準升級。
理念先鋒:徹底的理念躍遷
多數母嬰品牌把自己定義為「供應商」或「製造商」,思維重心在於如何跟隨市場動向、如何壓縮成本、如何快速鋪貨。他們擅長做「有需求就有產品」,卻不願回答「未來需要什麼樣的產品」。
BeBeBus從誕生之初就不是一個乖順的角色,它追求的從不是「市場有什麼需求,我們去滿足」;而是「這個市場應該有什麼新的可能性」。這是一次徹底的理念躍遷:它把產品看作是家庭與未來生活方式的接口,而不是單純的功能性用品。
就像蘋果在推出iPhone之前並沒有説自己在做「更先進的手機」,而是把它定義為「互聯網生活的入口」,BeBeBus也在嘗試用嬰兒車、嬰兒牀、安全座椅等產品,建立起家庭科技生活的入口。它不追問「市場上已有的品類能否再便宜一點」,而是追問「市場上沒有的品類為什麼還沒有出現」。
BeBeBus第一款嬰兒牀——築夢家摺疊嬰兒牀,就是例證。不同於沿襲幾十年木質框架的傳統方案,笨重、手工組裝,功能單一;BeBeBus 提出用創新材料與免安裝工藝,去打造兼顧安全性與結構科學性的全新牀體,一體式結構整牀免安裝,成為嬰兒牀中一個全新的品類。這種先鋒姿態,使它在行業紅海中天然具備撕開藍海的力量。
理念上的先鋒,決定了它后續的一切動作——研發不是跟隨,而是超前;設計不是修飾,而是原創;製造不是代工,而是高配;用户不是買家,而是共創者。
洞察先鋒:在被忽視的細節里找到突破口
一個品牌是否具備先鋒感,取決於它能否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蘋果的觸屏手機之所以顛覆行業,是因為它從用户在打字、操作時的「不便」中找到了革命性的突破口。BeBeBus的洞察邏輯,與此高度相似。
母嬰行業的多數產品,只是追逐市場上已有的需求痛點,因而生產的產品基本大同小異,但BeBeBus的不同在於,它總能捕捉到用户尚未覺察的隱性問題,並在第一時間先行解決。多數父母往往把嬰兒牀當作一個固定的大件家俱,直到空間被佔滿時才感受到不便,而BeBeBus早已預判到這一痛點,率先將多功能、可摺疊、能收納的設計融入嬰兒牀,讓都市家庭的有限空間重新獲得呼吸感。推車在傳統認知里只要「輕便好推」就足夠,但BeBeBus通過與醫學專家合作,發現寶寶長時間使用時脊椎的承託纔是被忽視的隱性風險,因此率先在推車結構中引入了通過ICA護脊認證的支撐系統,把出行過程變成對脊椎的守護。至於安全座椅,行業普遍滿足於「通過認證」就算達標,BeBeBus則認為這遠遠不夠,它應用跑車級的Cobra抗衝擊材料,把安全標準抬升到用户尚未意識到卻最該被守護的極端場景中。
這些案例背后,是BeBeBus用户體驗研究中心的長期投入。他們從真實生活場景出發:出行、餵養、睡眠、護理……每一個細微動作都被拆解成研究對象。別人只看到「父母要抱娃」,BeBeBus看到的是「腰椎長期承壓」與「單手抱娃操作」,於是通過腰凳結合YFree分壓設計和Fitgo單手旋鈕,將壓力分散,讓抱娃過程少一步壓力;別人只滿足於「安全座椅通過認證」,BeBeBus則引入智能系統,主動感知並優化所有使用場景中的隱形風險,讓安全從被動合格變為主動守護;別人只追求「奶瓶安全」,BeBeBus追問「如何解決餵養焦慮」,以15°仿母乳奶嘴設計防嗆奶,讓每一次餵養都少一步焦慮。正是這種對細節的執着洞察,讓BeBeBus在用户使用時呈現出另一種體驗:他們總會少彎一次腰,少擔一次心,少費一次力。而這些「少一步」,都來自品牌在洞察與研發上的「先一步」。
研發與製造先鋒:重新定義行業準線
研發和製造,是母嬰行業最被忽視的環節。多數品牌依賴代工廠,研發投入微乎其微,製造環節以成本控制為核心。這種模式導致產品同質化嚴重,也讓整個行業缺乏高標準。
BeBeBus在這一點上徹底背道而馳。它的研發團隊超過90人,成員來自材料科學、工業設計、醫學工程等跨學科背景。這支團隊的思維方式,不是「如何改良」,而是「如何創造」。他們不斷把外部行業的前沿科技引入母嬰領域:跑車材料、航空合金、環保新材料……幾乎每一次突破,都是給行業一次降維式衝擊。
製造環節更是BeBeBus的底氣所在。它堅持自研自產,擁有行業唯一通過 IATF16949認證的自有工廠——這是原本用於汽車產業的嚴苛體系,如今被移植到母嬰產品的製造中。同時它建立EATNS碳管理體系,把可持續發展納入製造標準。
在多數同行眼中,製造是成本的黑洞;在BeBeBus眼中,製造是價值的源泉。正因為它願意多做這「先一步」,消費者纔在使用中感受到「理所當然」的少一步:推車絲滑順暢,座椅安全穩固,腰凳零感輕壓。這些看似自然的體驗,其實背后都是高標準製造的結晶。
正如一位用户在社交媒體上留言:「我第一次覺得嬰兒車像是一件藝術品,而不是工具。」這句話,或許就是BeBeBus在研發與製造先鋒主義上的最好註腳。
用户共創先鋒:讓反饋成為迭代的起點
先鋒主義的另一半,不是單向度的「我先你后」,而是能否建立動態的共創關係。蘋果的生態強大之處在於,它讓用户既是消費者,也是參與者。BeBeBus同樣在母嬰行業探索這種閉環。
它並不僅僅停留在「賣出去」的層面,而是建立起會員系統和專屬客服團隊,與超過500萬家庭建立了長期關係。更重要的是,它邀請超過16000名達人和30余名育兒專家參與產品共創,真實反饋直接進入研發和設計流程。
在這種模式下,上市及TOP1的爆品蝴蝶遛娃推車應運而生,與5000萬名媽媽共同交流,篩選出最具代表性的13位媽媽進行跟蹤試用反饋,橫跨能使用到推車的所有情景,真正站在用户視角做產品。正因如此,蝴蝶遛娃神器一上市就交出了[四輪推車]電商側銷量排行TOP1,佔領[遛娃神器]618銷量榜TOP1 的完美答卷。
這意味着,BeBeBus的產品不是單向度的「製造—銷售」邏輯,而是一個動態進化的閉環系統。用户體驗到的細微問題,會成為下一代產品的改進方向;用户某個天馬行空的想象,會成為品牌下一次創新的靈感。
由此,BeBeBus不是「推出一代產品」,而是「不斷迭代行業」。它和用户一起走向未來,把品牌成長與家庭成長深度綁定。
行業意義:先鋒不是噱頭,而是破局
母嬰行業的現狀在於消費者越來越挑剔,但市場給出的選擇依舊粗糙。BeBeBus的出現,至少證明了兩點:第一,母嬰產品完全可以走向高標準,成為生活方式與科技的結合體;第二,行業的紅海並非無解,只是需要先鋒主義的勇氣與執行力。
先鋒感不是口號,而是一種路徑:理念上的不同,帶來洞察的不同;洞察上的不同,驅動研發與製造的不同;研發與製造的不同,最終實現用户體驗的不同;而用户的體驗反饋,又成為品牌繼續先鋒的動力。
BeBeBus在母嬰行業里走出了一條近乎「蘋果式」的道路。它的「先一步」,換來了用户的「少一步」;它的「創造不同」,正在改寫母嬰行業的未來。
在紅海中撕開藍海,這就是BeBeBus的先鋒主義。
編輯:牟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