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文化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活動在杭州西湖區調研

2025-09-22 18:22

「雲家汪汪隊」機器狗打工天團,靈巧的人形機器人,會説話的「湯姆貓」;時空變換,穿越敦煌...

9月16日下午,「潮湧之江文興浙里」文化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活動來到了杭州西湖區,在這里感受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我們的文化生活與商業體驗。

西湖遇見敦煌,技術創新培育經濟新動能

作為全國首個數字生活街區,杭州西湖區文三數字文化生活街區曾是杭州著名的「電腦一條街」,如今已轉型為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的潮流先鋒地。作為西湖區「兩鎮六街區」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街區圍繞「數字、生活、打卡、流量、年輕、全時」六大主題,以「數字內核+潮流IP+沉浸互動」理念構建了一個未來數字生活場景。


「沉浸式」體驗感是文三未來科技體驗中心的關鍵詞。在文三未來科技體驗中心的展廳中央,一個震撼的「人臉打卡互動裝置」,對着麥克風發聲,裝置的降噪功能高效運作,精準過濾環境雜音,隨后語音被快速精準識別為文本信息,經由專業API接口處理后迅速生成答案轉化為語音文件,虛擬人生動自然地將答案娓娓道來。虛擬人在待機和聆聽問題時,眨眼、面部微動的動畫設計,為用户帶來了真實、親切的互動體驗。在「文三科技新特產」店內,沒有傳統的杭州特產,取而代之是各種不同類型的特色AI情感陪伴型機器人。在「黑神話悟空全球首家官方合作體驗空間」,集黑神話悟空周邊文創售賣、展示、遊戲互動體驗於一體特色銷售場景。據瞭解,通過VR、AR、元宇宙等數字技術,街區營造了一批沉浸式的消費場景,過去一年中,街區共落地沉浸式主題活動近50場,活動時日均客流在1萬人次以上。

之后,在文三路地鐵A出口附近的書香藝術空間,1300平方米空間里巧妙融合了敦煌的美學魅力與杭州的文化雅韻。2024年12月,西湖區與敦煌兩地達成戰略合作,落地了「西湖遇見敦煌」文化綜合體。這一項目通過VR技術讓體驗者穿越時空,直觀感受不對外開放的敦煌莫高窟第285窟的神祕模樣,實現了多種感官交互。空間內還展出了93歲的常沙娜先生少女時期在敦煌臨摹的畫作以及她設計的文創產品。常沙娜受父親常書鴻(敦煌研究院前院長)的影響,自幼接觸敦煌藝術,為敦煌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傾注了大量心血。

這一項目不僅是一個文化綜合體,更是一個數字技術賦能文化傳承的典範。它讓兩大世界遺產IP——西湖與敦煌在虛擬空間中對話,打破了地域限制,為文化出圈解鎖了更多打開方式。近年來,西湖區堅持雲創、科創、文創「三創融合」,在文化基因與科技手段的碰撞下,疊加科普研學、數字文旅等產業新生態,蹚出一條科文旅融合發展的獨特路徑,並在智慧文旅領域培育出「深大智能」這個深耕文旅全產業生態鏈數字化的綜合服務商。

一步一履總關情,場景創新助力區域新發展

「為場景找技術,為技術找場景」,今年6月,杭州市西湖區場景創新服務中心成立,這是杭州市第一家以「場景創新」為名的機構。採用政府搭台、市場運作的模式,為新技術提供試驗田。服務中心發佈首批「應用場景機會」清單,涵蓋人工智能、文化科技、銀發經濟等重點領域的10個場景,為新技術搭建的實戰營,讓技術在實戰使用反饋中「打怪升級」,最終從高冷的實驗室進入市場,走進千家萬戶。

截至今年8月,西湖區通過舉辦場景創新品牌活動「西湖鏈鏈看」,服務企業、單位400余家次;產業部門、鎮街、平臺組織舉辦相關活動160場,參與企業2000余家次,合計落地項目金額達3.56億元。

西湖區的場景創新之舉,正是融入國家、市域創新發展的整體佈局中,以場景創新作為切入口,培育枝繁葉茂的產業雨林,激活區域發展新動能,在場景機會、場景能力的雙向奔赴中,西湖區正闊步走向更具新質、更富活力的未來。

西湖區歷史悠久、人文底藴深厚,是城市與鄉村兩種形態並存的主城區,背靠杭州市強大的數字產業生態,西湖區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雲計算等前沿科技領域擁有堅實基礎,集聚了阿里雲、螞蟻集團等一批行業「佼佼者」,為文化產品的創作與呈現提供了強大支撐。同時,浙江大學、西湖大學、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中國美院、浙江音樂學院等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集聚,培育了一大批「藝術+科技」複合型人才,為區域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撐。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