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剛剛,大利好!

2025-09-22 18:03

(來源:浪哥財經)

……

科技,再出2大利好。

第一,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加速。

就在剛剛舉辦的2025浦江創新論壇上,上海正式發佈人形機器人數據集平臺(穹頂DOME)。

這從側面反映,人形機器人有了統一標準,極大加速了商業化落地進程。

近日,全球首個機器人6S店在廣東深圳開業,最低1000元就能把機器人帶回家體驗一天,進一步強化了商業化的步伐。

可見,人形機器人,已經到來。

數據顯示,在成本下降以及需求爆發下,到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銷量有望突破60萬台,行業規模有望超1000億美元。

對人形機器人這個新產業,沒有誰比我們更堅定,因為我們一直以來就在直播中,持續的解讀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以及AI的延伸,包括PCB、CPO等,都已經很透徹。

之所以這麼堅定,是因為我們很清楚產業周期的更迭,目前的機器人已經熬過了技術導入期,即將進入成長期,這個時候的產業鏈公司,正迎來業績和估值的戴維斯雙擊。

這從鳴志電器三花智控英維克等部分企業的業績中也能窺探一二。

從人形機器人產業鏈角度看,核心就在8個領域;比如主控芯片、旋轉關節、線性關節、控制器、電池、感知系統、靈巧手、皮膚

這其中,很多人焦點在減速器、控制器等核心零件上,卻忽視了三個地方;

1、PEEK材料。

PEEK材料是一種特種工程塑料,但其密度僅為1.3 g/cm³,只有鋁合金的一半不到,強度卻是鋁合金的7.9倍,幾乎是人形機器人身體結構材料的首選。

PEEK材料性能優良,具備極強的工藝壁壘、成本壁壘等,目前全球80%的份額被海外企業佔據。

國內企業中,儘管A和B公司PEEK材料年產能超1000噸,但真正快速切入機器人產業鏈的卻是C公司。

2、MEMS技術。

MEMS,即微機電系統,是一種技術平臺和製造工藝。它利用集成電路的微納加工技術,將電子電路、傳感器、執行器等多個元件集成在一個微米硅基芯片上。

在人形機器人上,MEMS技術類似於「感官」和「小腦」,是機器人感知環境和實現精準運動控制的基礎,市場規模在100億美元以上。

目前,國內一家公司已經打破壟斷,處於快速放量階段。

3、液冷。

液冷,原本為AI服務器而生,但是隨着機器人的快速商業化落地,正快速應用於機器人領域。

數據顯示,預計到2030年全球數據中心液冷市場規模約100億美元。

這個時候,能同時切入AI和機器人的液冷企業,訂單彈性會更大。

對這3個新技術,我們也會在后面的直播中繼續解讀。

第二,消費電子再起波瀾。

剛剛,國際巨頭OpenAI,正發力AI硬件並加速挖蘋果牆角

目前來看,OpenAI正在從蘋果挖走硬件、設計和供應鏈等人才,並透露計劃推出1億台AI伴侶設備

當前,OpenAI已經開始利用蘋果在我國的供應鏈企業來幫助生產硬件設備。近期,OpenAI與我國消費電子帶工巨頭達成協議,共同生產未來的消費級Open AI設備,目標是打造下一代AI入口。

不可忽視的是,蘋果鏈企業,早年憑藉着供應鏈優勢,收穫了業績和估值的戴維斯雙擊;而隨着AI時代的帶來,有望藉助OpenAI,再次迎來新一輪崛起!

就比如AI眼鏡,預計到2030年全球AI眼鏡市場規模將超1200億美元,行業空間足夠大。

面對近萬億的的AI眼鏡產業鏈,價值最大的是芯片環節,佔比超50%,然后是結構件、傳感器等零部件。不少企業已經嶄露頭角,在接下來的直播中也會解讀。

……

終於要和大家見面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