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2 18:15
在美聯儲2025年首次降息落地后,華爾街上周長舒一口氣。市場迅速切換至「風險偏好模式」,投資者歡呼雀躍,彷彿這輪反彈永無止境。
但歷史經驗表明,本月后半段可能迎來「宿醉效應」。LPL Financial的研究顯示,九月股市表現呈現顯著的「前后分化」特徵:前半段通常橫盤或小幅上漲,后半段則往往出現下行走勢,直至月末。
道瓊斯市場數據顯示,本月美股已創下歷史級反彈,徹底打破九月作為「全年最弱月份」的惡名。
分析師認為,這主要得益於宏觀經濟動能與市場趨勢的改善。LPL首席技術策略師亞當·特恩奎斯特(Adam Turnquist)在上周的客户報告中指出:「隨着美聯儲會議塵埃落定,美股已邁過本月最大風險事件,目前交易於歷史高位附近。美聯儲未釋放鷹派信號,且重啟降息周期,足以抵消季節性壓力,維持市場風險偏好。」
儘管市場情緒高漲,但華爾街的傳統警告依然存在:處於歷史高位的股票因估值過高,更容易受到波動衝擊,投資者需警惕盤整或震盪期的到來。
不過,其他指標顯示,美股可能仍有上行空間。Nationwide首席市場策略師馬克·哈克特(Mark Hackett)指出,投資者情緒尚未出現極端樂觀跡象。
最新AAII情緒調查顯示,截至上周四的一周內,看漲情緒(預期未來六個月股價上漲的投資者比例)為41.7%,看跌情緒為42.4%。儘管看漲情緒七周來首次高於37.5%的歷史平均水平,但看跌情緒仍異常高企,遠超31.0%的長期均值。
CNN恐懼與貪婪指數上周五處於「貪婪」區間,較一周前的「中性」略有上升,但哈克特強調:「結合CNN恐懼與貪婪指數、AAII情緒指標以及資金持續流入貨幣基金和債券的趨勢,這並非市場見頂時的典型特徵。」
自八月以來,美股已大幅超越看跌預期,無視疲軟的季節性規律、美聯儲決議后的潛在回調,以及重大經濟數據發佈后的波動。哈克特形容:「三大指數每日‘緩慢而堅定’地走高,對空頭而言是‘千刀萬剮式的折磨’。」
他補充道:「當前市場環境似乎處於高度可控狀態——我們尚未看到自滿跡象。我開始相信,所有歷史模式正被這一全新現象顛覆。」
上周五美股延續漲勢,三大指數均刷新歷史紀錄,並錄得周線大幅上漲。
儘管市場短期表現強勁,但長期風險隱現。例如,標普500指數估值已達預期盈利的22倍,遠高於2000年以來16.8倍的平均水平,接近1999年互聯網泡沫前的峰值(44倍)。此外,「美股七巨頭」市值佔標普500總市值的34%,創歷史新高,市場集中度風險加劇。
不過,部分機構仍對美股前景持樂觀態度。富國銀行、巴克萊等策略師上調標普500目標,認為人工智能(AI)投資周期和美聯儲寬松政策將支撐下一輪上漲。但花旗、Fundstrat等機構警告,估值過高、廣度減弱及科技股波動可能成為短期障礙。
隨着九月進入后半段,市場將迎來非農就業報告、通脹數據等關鍵節點。歷史與現實的博弈,正考驗着投資者的耐心與判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