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索尼(SONY.US)金融業務即將獨立上市:實物股利派發超80%股份,參考價150日元

2025-09-22 17:26

智通財經APP獲悉,全球金融市場重點聚集的一項巨頭分拆計劃出現重大積極進展,日本半導體與娛樂行業領軍者索尼集團(Sony Group Corp.)旗下的金融業務部門(即「索尼金融」)分拆上市的「參考價格」由總部位於日本的全球股票市場承銷巨頭野村證券(Nomura)設定為日元150 (大約1美元),此舉反映出這家日本半導體與娛樂領軍者正在收緊其管理與經營重心。

野村表示,該分拆上市價格將被東京證券交易所用作參考,以在上市公開交易開始前確定指示性價格的基準。分拆計劃不同於股票市場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價格,參考數值並非公司上市市值的直接參考指標,而且該分拆之后的金融公司也不會發行新股。

索尼這種分拆模式之下,母公司把已擁有的子公司股權分配給現有股東(比如索尼這次的「實物股利」),通常不籌資、不發新股;IPO則是私有公司首次向公眾發行新股以籌資,由承銷商簿記建檔、定價發行。並且分拆直接上市意味着沒有所謂的「發行價」,交易所參考參考價進行開盤前的價格指示,隨后由競價形成市場價;參考價不是估值或市值指標。

這家日本最大規模的科技巨頭計劃向股東們分配該金融業務部門超過80%的股份。將一個業務部門分離后公司仍然保留部分股權的做法被稱為部分分拆模式,索尼表示這將是日本市場的首筆此類型上市公開交易。

分拆之后的「索尼金融集團」的目標是在9月29日於東京證券交易所的Prime Market主板市場進行上市公開交易。Prime Market,即東證主板,是東交所自2022年重組后的頂層板塊,面向大盤、流動性高且治理要求更高的公司。

此次分拆將標誌着該金融公司在索尼集團於2020年將其變為全資子公司之后重返股票市場。索尼當時表示,全資收購其最盈利的業務之一旨在穩定其整體運營。該金融業務公司成立於2004年,作為一家控股性質的公司,將其零售銀行和保險業務整合在一起。

今年以來,受益於娛樂業務部門業績加速增長以及美日之間達成好於市場預期的關税税率,索尼集團的股價在日本股市大漲超30%,索尼(SONY.US)美股ADR今年以來漲勢同樣強勁,漲超39%大幅跑贏標普500指數。

索尼為何要分拆金融業務部門?

對於日本科技巨頭索尼集團來説,分拆無疑將帶來更清晰的業務邊界、提升資本效率與估值可比性。 通過把壽險、產險、銀行等金融業務整體從並表口徑中剝離,索尼將成為更「純粹」的娛樂+技術平臺(遊戲、音樂、影視與半導體),有助於降低「綜合企業折價」,提升資本效率與投資者對索尼主業的估值錨點。

尤其是對於半導體業務而言,索尼半導體業務長期以來為蘋果(AAPL.US)等大型智能手機廠商提供在全球圖像傳感器領域佔據主導地位的CMOS影像傳感器(即CIS),目前正在加碼佈局自動駕駛板塊,索尼集團近期可謂積極拓展第二業績增長曲線。

索尼集團的管理層在路演與媒體溝通中多次強調本次為日本近二十年來首例「保留小部分股權的部分分拆+直接上市」,目的就是提高股東們資本效率與戰略清晰度,市場對此表達正面反饋。

對於索尼集團的股東們而言,則可謂直接拿到金融子公司的獨立股權,同時保留協同。 母公司索尼集團將把略高於80%的索尼金融(簡稱SFGI)股份作為實物股利派給索尼股東,自身僅保留略低於20%;SFGI計劃在東證主板於9月29日直接上市,上市採用參考價而非IPO定價,不會發行新股。這些都意味着,既把價值「還給」股東,又維持品牌授權與協作關係(金融子仍將使用「索尼」品牌)。

此外,對於索尼集團基本面預期而言,風險輪廓與市場資金需求的匹配更合理。 索尼的金融子公司(保險+銀行)中長期需要大量IT與併購投入、並受利率/久期等資產負債錯配帶來的潛在波動影響;金融子公司獨立上市以及未來自籌資金能力更強,且已提出至2027年3月前約1000億日元回購計劃,有利於其獨立資本市場形象與股東回報。母公司索尼集團側則把資本集中在更高ROIC/增長的娛樂與半導體業務板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