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2 16:56
金吾財訊 | 9月22日,在港股大盤震盪下跌的背景下,消費電子板塊逆市突圍,「果鏈」板塊表現尤為亮眼。
截至當日收盤,鴻騰精密(06088)漲17.83%,藍思科技(06613)漲12.63%,高偉電子(01415)漲11.3%,丘鈦科技(01478)漲10.15%,瑞聲科技(02018)漲9.85%,舜宇光學科技(02382)漲6.74%,偉仕佳傑(00856)漲5.54%,富智康集團(02038)漲4.18%,比亞迪電子(00285)漲3.61%。
從宏觀數據回暖到巨頭新品落地,從傳統產品迭代到AI技術賦能,消費電子板塊正迎來「需求復甦+技術創新」的雙重驅動。
需求端:線上零售回暖
消費電子市場的復甦已從宏觀數據中得到印證。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8月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9.6%,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6.4%。
商務大數據監測進一步顯示,家電和數碼產品線上銷售額增速領跑,智能穿戴、電腦、手機等數字產品分別增長25.2%、23.7%和20.2%。
數據直觀反映了消費者對智能設備的換機需求與新場景探索意願顯著提升,為消費電子產業鏈注入了「需求底氣」。
供給端:Meta與蘋果「雙巨頭」新品齊發
9月以來,全球消費電子巨頭的新品發佈節奏明顯提速,其中Meta與蘋果的動作尤為關鍵,分別從「AI+可穿戴」與「手機+生態」維度,為行業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詳細來看,9月22日前夕,Meta Connect 2025大會發布了2款AI眼鏡與1款AR眼鏡,進一步完善其智能眼鏡產品矩陣。其中,運動場景垂直化的AI眼鏡Oakley Meta Vanguard、具備顯示與手勢交互功能的AR眼鏡Ray-Ban Display,標誌着Meta從「單一AI眼鏡」向「多場景、全功能」產品體系升級。值得關注的是,Ray-Ban Display作為Meta首款消費級AR眼鏡,採用單目全綵LCoS顯示方案(而非技術尚不成熟的雙目MicroLED),在成本控制與實用性間取得平衡,有望推動AR眼鏡從「極客玩具」向「大眾消費品」跨越。
機構分析指出,Meta此次新品發佈不僅鞏固了其在智能眼鏡領域的領先地位,更通過清晰的「AR/VR協同」戰略,為全球消費電子產業鏈(如光學模組、傳感器、芯片等環節)提供了明確的增量方向。
另一大巨頭蘋果的動向同樣牽動市場神經。9月蘋果發佈會推出的iPhone 17系列,以「標準-Air-Pro-Pro Max」四大機型構建差異化矩陣,在屏幕(標準版首次搭載120Hz ProMotion自適應刷新率)、性能(A18芯片升級)、影像(Pro系列VC均熱板散熱優化)等核心維度實現全面迭代。
市場反饋印證了產品競爭力:京東平臺標準版預約人數超370萬,用户搶購熱情高漲;供應鏈端,蘋果已要求兩家主要供應商將iPhone 17日產量提升至少30%,側面反映需求端的強勁表現。
中國銀河證券分析指出,蘋果此次「加量不加價」策略精準契合消費者對高性價比旗艦機的需求,疊加「以舊換新」等促銷活動,預計iPhone 17系列銷量有望超預期。
新變量:OpenAI入局重構產業格局
除Meta與蘋果的傳統產品迭代外,AI技術的深度滲透正為消費電子產業鏈注入新變量。近期有消息稱,OpenAI正與蘋果供應鏈企業合作開發自研AI設備(或命名為「AI Pin」),採用可穿戴徽章形態,集成聲音、文字、影像交互及AI處理功能。
天風證券指出,由於OpenAI設備團隊核心成員多來自蘋果,其選擇與立訊精密、歌爾股份(洽談零部件供應)、藍思科技(外觀件)、瑞聲科技(聲學組件)等蘋果供應鏈廠商合作,可視為「技術路徑延續性」的選擇。
里昂分析指出,若「AI Pin」落地,將為內地蘋果供應鏈企業提供新增長極——這些廠商不僅具備成熟的精密製造能力,更在聲學、光學、傳感器等領域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儲備,能夠快速適配AI設備的創新需求。
花旗分析師KynaWong亦持相似觀點,認為OpenAI開發邊緣設備的舉措可能推動蘋果供應鏈中的中國硬件企業發展。她補充道,其他可能從OpenAI設備開發中受益的硬件企業包括高偉電子、藍思科技和瑞聲科技,這些企業均隸屬於蘋果供應鏈。此外,旗下擁有《華爾街日報》和道瓊斯通訊社的新聞集團,已與OpenAI達成內容授權合作,或為AI設備的生態豐富性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