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收評:三大指數齊跌,半導體芯片股活躍,汽車股走低

2025-09-22 16:49

9月22日,港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全天呈現弱勢震盪行情,繼上周四刷新階段新高以來走勢趨弱。截止收盤,恆生指數跌0.76%報26344點,國企指數跌1.07%報9370點,恆生科技指數跌0.58%報6257點。

盤面上,大型科技股普遍表現弱勢,其中,京東跌3.3%,快遞、美團跌超2%,網易、小米跌超1%,騰訊飄綠;大金融股(銀行、保險、券商)普遍下跌拖累大市低迷;海運及港口航運股集體下跌,中遠海能跌近6%;汽車股走低,比亞迪股份跌超3%;煤炭股、濠賭股、光伏股、航空股、石油股、鋰電池股、內房股等紛紛下跌。另一方面,蘋果概念股強勢,鴻騰精密大漲近18%領銜;半導體行業國產替代加速,半導體芯片股全天維持上漲行情,龍頭中芯國際漲超5%再創歷史新高。

具體來看:

大型科技股普遍表現弱勢,其中,京東跌3.3%,快遞、美團跌超2%,網易、小米跌超1%,騰訊飄綠。

汽車股下挫,比亞迪股份-一百跌超3%,蔚來-SW、吉利汽車、零跑汽車、長城汽車、廣汽集團等跟跌。

消息面上,9月21日晚間,傳奇投資者沃倫·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清倉所持有的全部比亞迪股份,徹底退出其在 $比亞迪股份-一百 (01211.HK)$ 的投資的消息傳出。9月22日,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表示,2022年8月,伯克希爾開始陸續減持其於2008年購買的公司股票,去年6月其持股就已在5%以下了。

航運及港口股下跌,藍河控股跌超13%,中遠海能、海豐國際、德翔海運、東方海外國際、青島港等跟跌。

花旗發表研究報告指,中遠海運港口過去12個月股價累升36%,風險回報正趨於平衡。考慮到關税差異和航運公司今年的負面需求,對追逐盈利收益差縮減至疫情前的約6個百分點持謹慎態度。該行將中遠海運港口評級由「買入」降至「中性」。

煤炭股下跌,安域亞洲超4%,中煤能源、中國神華、兗礦能源、久泰邦達能源、首鋼資源、恆鼎實業等跟跌。

蘋果概念股強勢,鴻騰精密漲超17%,藍思科技漲超12%,高偉電子、丘鈦科技、瑞聲科技等跟漲。

消息面上,知名蘋果爆料人Mark Gurman近日透露,蘋果正在研發的摺疊屏iPhone外觀設計將如同兩臺iPhone Air並排拼接而成,這一創新設計在技術層面將成為一項重大突破。據稱,該設備將採用鈦金屬中框,並且機身設計將極其纖薄,為用户帶來前所未有的便攜體驗。

黃金及貴金屬股上漲,潼關黃金、靈寶黃金、龍資源、山東黃金漲超7%,招金礦業、中國白銀集團漲超6%,赤峰黃金、萬國黃金集團等跟漲。

華泰期貨最新周報指出,貴金屬走出寬幅震盪行情。周內美聯儲9月利率決議落地,降息25BP符合預期,市場對於降息25BP的預期交易較為充分,導致貴金屬價格在周內出現較大幅度波動,但其作為通貨的交易邏輯並未發生根本性改變。疊加現階段美國經濟成色數據偏弱以及通脹韌性,貴金屬金融屬性仍為價格提供強支撐。

半導體芯片股普漲,中芯國際漲超5%,華虹半導體、美佳音控股、FORTIOR、上海復旦、宏光半導體等跟漲。

消息上,摩爾線程科創板IPO將於本周(9月26日)上會。作為國產GPU龍頭,摩爾線程以自主研發的全功能GPU為核心,致力於為AI、數字孿生、科學計算等高性能計算領域提供計算加速平臺,填補了國內GPU領域的多項空白,在國內GPU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方正證券最新分析指出,在摩爾定律放緩和我國先進製程技術受限的現狀下,先進封裝成為國產算力芯片突破性能瓶頸的重要方向。華為、寒武紀、海光信息等公司的算力芯片正加速迭代,國產供應鏈積極配套以實現算力芯片自主可控。

鋼鐵股上漲,慧源同創科技漲超14%,康利國際控股、布萊克萬礦業、馬鞍山鋼鐵股份、亞太資源等跟漲。

消息上,9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明確未來兩年鋼鐵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目標設定在4%左右。該方案以「穩增長、防內卷」為核心,為中國鋼鐵行業的結構性調整與高質量發展指明實施路徑。

個股方面:

雲智匯科技漲133.96%,報0.62港元。

消息面上,9月21日,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與雲智匯科技簽署全球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明確了雙方在人形機器人研發、製造與全球市場推廣的分工。根據協議,2025年至2027年,優必選與雲智匯科技將攜手推進優必選人形機器人在中國和全球各廠域,以及生態戰略聯盟合作伙伴中的製造、落地與交付。

今日,南向資金淨買入127.36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淨買入81.54億港元,港股通(深)淨買入45.83億港元。

展望后市,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指出,美聯儲如期降息,降息周期推進,對港股形成直接利好。中長期維度,今年港股流動性充裕,目前南向資金持續流入,AI敍事在阿里雲業績高增,互聯網企業自研芯片下得到強化,具有強產業邏輯板塊值得持續關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