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巨佬全部清倉了!

2025-09-22 15:02

(來源:ETF進化論)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清倉比亞迪

9月21日晚間消息,一份財報數據顯示,伯克希爾清倉了比亞迪股份。

持有比亞迪股份的伯克希爾能源子公司在其第一季度財務文件中,將該項投資的賬面價值列為零。

這筆投資始於17年前。2022年持股市值已經達到了90億美元,足足上漲了38倍以上。

整個過程詮釋了價值投資的威力所在,見證了比亞迪從一個潛力股成長為具備獨立造血能力和全球競爭競爭力的巨頭。

2008年9月26日,在芒格極力推動下,伯克希爾旗下中美能源公司以每股8港元的價格,斥資約18億港元買入比亞迪股份(買入時對應的市盈率10.2倍、市淨率1.53倍)。

僅投資一年后,比亞迪股價瘋狂上漲近11倍至87港幣,隨后幾年股價又暴跌至12港幣。

雖然股價暴跌回到原點,但巴菲特並沒有賣出。

此后長達14年時間里,巴菲特一直持有這家汽車巨頭公司,歷經多次過山車依舊沒有賣出,最終獲利高達幾百億港幣。

2022年8月,巴菲特開始減持。

2022年8月30日,港交所網站顯示,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在2022年8月24日出售了133萬股比亞迪H股,套現3.69億港元。

此后,巴菲特多次減持比亞迪。2024年7月,港交所第16次披露伯克希爾對比亞迪的減持動作。這次減持后,伯克希爾持有的比亞迪股份比例已降至4.94%。

據港交所規定,持股5%以下股東的減持不需要進行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在巴菲特持有比亞迪股份的17年的時間里,比亞迪股價漲幅約達3890%,為伯克希爾帶來了極為豐厚的盈利。

9月22日,比亞迪李雲飛發文迴應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清倉比亞迪股份稱:「2022年8月,伯克希爾開始陸續減持其於2008年購買的公司股票,去年6月其持股就已在5%以下了。股票投資,有買就有賣,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感謝芒格和巴菲特對比亞迪的認可,也感謝過去17年的投資、幫助和陪伴,為所有的長期主義點贊。」

關於伯克希爾為何買入比亞迪,在2017年一次採訪中,巴菲特談到了當年決定投資比亞迪的經過,稱讚王傳福有非常多的偉大的想法,並且他也非常擅長把這些想法變為現實。

巴菲特説:「投資比亞迪不是我的決定,也不是我的投資團隊的決定,而是有一天查理·芒格打電話給我説,我們必須投資比亞迪,王傳福比愛迪生更厲害。我説,憑這一點還不足以投資比亞迪。查理説,王傳福是愛迪生與比亞迪的結合體。我説,好吧,你對比亞迪的喜愛越來越熱烈了,但還不足以讓我投資。不管怎樣,查理堅持要買比亞迪。」

在2024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巴菲特緬懷他的搭檔查理芒格時曾表示:「芒格曾經有兩次與我意見相左,分別是建議投資比亞迪和Costco。兩次芒格都是拍桌子強烈要求要買。如今回頭再來看,這兩個決定都是芒格正確。」

關於為何減持比亞迪?

在2023年的一次採訪中,巴菲特曾迴應減持比亞迪一事稱,找到這些資金更好的配置用途。

巴菲特在2024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做了,他表示伯克希爾的投資策略可能轉向更側重美國本土。

儘管巴菲特説他主要投資美國,但股神連續第11個季度淨賣出美國股票。

自2023年四季度開始,巴菲特就陸續減持他的頭號重倉股——蘋果公司。此外巴菲特還囤積了大量的美元現金,並在今年坦言:不管出於什麼原因,現在的美國市場比年輕時更像賭場,賭場現在存在於許多家庭中,每天都在誘惑着居民。

伯克希爾現金流仍處於歷史高位,截至第二季度末,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3441億美元,較今年一季度末的3470億美元小幅下降,是三年來首次縮水。

截至二季度末,伯克希爾的美股持倉市值達到2575億美元。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蘋果、美國運通、美國銀行、可口可樂、雪佛龍、穆迪、西方石油、卡夫享氏、安達保險、達維塔保健,十大持倉佔比達87%。

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曾迴應稱:「我們現金數量確實是相當高,但好的機會不會每一天都出現。不正確或不正當的投資,反而會損害投資人的利益。」

龐大的現金儲備為巴菲特未來收購提供了「彈藥」,但另一方面也表明,當前美股市場不具備吸引力。

巴菲特在年初的致股東信中強調,公司將繼續偏好股票投資:「我們的大多數資金仍投向股票,這一偏好不會改變。非常划算的交易機會明天就出現的可能性非常低,但在未來五年內並非不可能。」

...

雖然巴菲特減持了比亞迪,但港股市場依舊資金流入強勁。

南向資金上周淨流入港股368.51億港元,已連續實現18周淨流入。

截至9月19日,年內港股通資金淨流入達到11097.30億港元,已超過2024年全年,高出37%。

萬億資金掃貨港股,買了什麼?

今年以來,阿里巴巴-W淨買入1471.11億元;美團-W淨買入609.51億元;建設銀行淨買入490.65億元;招商銀行、騰訊控股、理想汽車-W、中國人壽中芯國際淨買入超200億元。

今天做一個統計,供大家參考。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此外,國際投行集體唱多中國資產。

近期,高盛、花旗、傑富瑞等多家知名投行紛紛上調阿里巴巴、騰訊控股、百度等多隻中國股票的目標價。

高盛發佈最新觀點,維持A股、H股超配評級,國內外機構資金都在積極流入。

高盛首席亞太股票策略分析師慕天輝及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劉勁津表示,本輪中國股市(包括A股、港股)的上漲行情基礎更為健康,具備可持續性,這主要基於以下三大原因:

1.市場參與者結構優化。這次市場上漲的參與者更加均衡。更多機構投資者買入中國股票,包括國內保險、養老基金、共同基金,以及海外新興市場基金和亞太地區基金管理人。

2.估值水平未過度拉昇。MSCI中國指數目前交易於約17倍市盈率,僅略高於歷史平均水平;滬深300指數中位數股票市盈率約為18倍,基本處於歷史均值。

3.市場情緒表明,后續仍有上漲空間。儘管近期A股兩融余額不斷再創新高,超過2015年峰值,但考慮到過去10年A股市值翻倍,兩融余額佔市值的比例實際上遠低於2015年水平,仍未過熱。

誰在買中國股票?

高盛報告在指出,與市場普遍認為此輪漲勢由散户推動的看法不同,數據顯示,中國本土和海外的機構投資者一直是本輪反彈流動性的主要提供方,國內外的機構資金都在積極流入。

1.比如,國內公募基金在過去幾個月迅速提高了股票敞口,其投資組合中的現金比率已降至五年來的最低點。其次,行業數據顯示,國內保險公司今年以來已將其股票持倉增加了26%。同時,國內私募基金的總管理規模也從2024年9月的5.0萬億元人民幣增至目前的5.9萬億元。

2.再比如,海外資金方面,外國投資者對中國股票,尤其是A股的參與度已升至周期性高點。高盛主經紀商數據顯示,全球對衝基金在8月份的A股總資金流入創下近年來單月最高紀錄。

高盛首席亞太股票策略分析師慕天輝表示,海外投資人對中國的態度正在變得更積極,若中國的基本面持續改善,仍有更多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股票私募倉位攀至年內最高。最新第三方數據顯示,截至9月12日,全市場股票私募機構平均倉位為78.04%,較前一周上升2.96%,升至今年以來最高位。

重倉或滿倉(倉位大於八成)的私募比例大幅提升至60.02%,較前一周增加5.81%;空倉的私募比例降至5.08%,環比下降0.77%。

頭部私募的表現尤為突出,50-100億規模私募倉位最高達86.49%,創出近三年新高;100億以上規模私募則加倉力度最大,較前一周相比,倉位指數大漲11.11%,升至78.22%。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