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電力行業迎來「專屬 ChatGPT」!美電科院領跑 AI 應用新賽道

2025-09-22 14:44

(來源:電力國際匯epintl)

全球逾百家大型能源企業篤信人工智能將徹底變革電力的生產、輸送與管理方式。不過,這些企業並未坐等硅谷為其開發解決方案——它們已通過美國電科院(EPRI)牽頭的產業聯盟主動掌控技術發展主導權。

該倡議即「開放電力人工智能聯盟」(Open Power AI Consortium),由美國電科院於2025年3月發起,旨在推動開發並部署專為電力行業定製的開源人工智能模型。根據聯盟章程所述,該聯盟「致力於通過運用先進人工智能技術,革新電力的生產、輸送及終端使用方式,從而推動電力行業升級。通過促進行業領軍企業、研究機構與技術供應商之間的協作,聯盟將推動開發並部署尖端人工智能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專門用於提升運營效率、增強系統彈性與可靠性、部署新興可持續技術、降低成本,同時改善用户體驗。」

美國電科院人工智能與量子技術執行總監傑里米·倫肖作為《電力播客》特邀嘉賓表示:「我們正着力構建一個加速技術開發與應用的生態系統。雖然人工智能發展迅猛,但能源行業有其特殊需求,特別是在可靠性、安全性、合規性等方面。因此,該聯盟提供了一個協作平臺,用於開發和維護能源領域專用人工智能模型——可理解為能源行業定製版的ChatGPT——同時促進最佳實踐共享,在安全環境中測試創新解決方案。長遠來看,我們相信這將助力電網現代化改造、提升用户體驗,併爲全球提供安全、經濟、可靠的能源服務。」

該聯盟成員包括多家全球頂尖能源企業,如:星座能源(Constellation)、聯合愛迪生(Con Edison)、杜克能源(Duke Energy)、法國電力集團(EDF)、韓國電力公社(KEPCO)、紐約電力局(NYPA)、太平洋燃氣電力公司(PG&E)、沙特電力公司、南方公司、南加州愛迪生公司、臺灣電力公司以及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TVA)。此外還涵蓋亞馬遜網絡服務(AWS)、博安集團(Burns & McDonnell)、GEVernova、谷歌、海灣合作委員會互聯管理局(GCC Interconnection Authority)、韓國水電核電公司(KHNP)、哈利法大學、微軟、中大陸獨立系統運營商(MISO)、PJM電力市場、勞斯萊斯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公司以及西屋電氣等多元機構。

美國電科院人工智能與量子技術執行總監傑里米·倫肖解釋道:「多年來,電力行業一直存在信息孤島現象,全球電力企業、科技公司與高校等機構之間缺乏足夠的交流觸點與溝通機制。因此,該聯盟旨在促進這些重要機構之間建立新型合作關係,通過加強協作與信息共享,最終實現多方共贏。」

美國電科院已聯合Articul8和英偉達(NVIDIA)成功開發出首套電力系統專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旨在推動能源轉型。儘管該技術尚未公開發布,計劃將作為英偉達NIM微服務開放早期訪問。此項成果為后續更多技術突破奠定了基礎。

「我們開發領域專用模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爲了提升上下文知識理解與檢索能力,」倫肖指出,「電力行業涉及實時系統、關鍵基礎設施和嚴格監管要求。專用生成式AI模型可通過電力行業級數據進行訓練,準確理解專業術語,並做出符合行業語境的決策。舉例來説,通用AI模型可能會誤解‘孤島運行’或‘黑啟動’等術語,而電力專用模型則能識別這些都是電網關鍵操作。這將有助於輸出更精準、更安全且更具可操作性的結果,使決策者能夠高度信賴系統輸出——這對於處理關鍵任務系統至關重要。」

關於這些模型的具體應用場景,倫肖表示,美國電科院已匯總了包含250余個應用案例的資源庫,目前正對其進行優先級排序與評估,以便聯盟能聚焦最具價值的實施方案。「令我特別關注的應用場景包括預測性維護與狀態檢修——通過對發電設備或電網資產進行實時監測,實現按需維護而非定期檢修,」倫肖特別強調。

倫肖提到的另一個應用場景涉及客服自動化領域。試想一個效率遠超人工的AI客服系統——在不久的將來,用户可能會主動要求使用AI客服而非人工服務,因為AI客服能夠更快速、更便捷地解決問題。

「我們還可以設想AI輔助決策系統的另一個應用場景——幫助系統操作員快速識別現有挑戰的潛在解決方案,即時調取所需數據以加速決策進程,」倫肖闡述道,「此外,AI還可應用於可再生能源併網規劃、開關繼電器設置、高精度仿真模擬、短路模擬、負荷預測、氣象預測等眾多領域。」

這些構想何時能成為現實?「三個月或六個月前還不可行的技術,如今已完全可行甚至相當普遍,」倫肖表示,「因此要預測未來一、二或五年的發展,我認為存在諸多可能性。」無論如何,美國電科院的開放電力人工智能聯盟很可能會加速這一進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