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2 14:46
工業富聯作為富士康集團在A股的上市主體,一直面臨」代工廠」標籤帶來的估值困境。隨着生成式AI的爆發式增長,公司敏鋭把握住AI算力基礎設施需求的增長趨勢,積極開拓雲計算業務,成功完成了傳統代工企業向AI算力基礎設施核心供應商的戰略轉型。
作者 | 張元
來源 | 第二曲線創新研究院
01
財務表現:主業穩健增長,第二增長曲線開始貢獻
工業富聯的業務主要分為雲計算、通信及移動網絡設備、工業互聯網三大板塊,2023 年和 2024 年收入對比如下:
圖:工業富聯2023-2024年度營收
來源:工業富聯2024年年度報告
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6,091.35 億元,同比上升 27.88%。雲計算業務營收3,193.77 億元,同比增長 64.37%,佔公司整體營業收入首度超過五成。AI 服務器營收同比增幅超 150%,佔雲計算業務營收比例突破四成,成為公司第二增長曲線的核心驅動力。
這標誌着工業富聯成功將AI服務器業務打造為第二增長曲線,從依賴傳統通信設備業務向AI算力產業鏈深度綁定,實現了戰略轉型的實質性突破。
02
第二曲線拓展分析
2.1 主營業務拓展:高端化升級,積極拓展新客户
依託在傳統服務器製造領域的技術積累和客户關係,工業富聯成功將業務延伸至AI服務器領域。公司不僅是英偉達AI服務器的獨家ODM供應商,同時,還承接了微軟」星際之門」超算項目30%的訂單,與阿里雲、騰訊雲等國內頭部雲服務商建立了深度合作關係。
這種基於客户拓展新產品的策略,使工業富聯在AI服務器領域佔據了全球40%以上的市場份額,遠超競爭對手。
2.2 產業生態拓展:AI 全產業鏈垂直整合戰略
積極佈局AI算力全產業鏈,從模組、基板、服務器、高速交換機、液冷系統到數據中心,構建了完整的 AI 基礎設施供應能力。這一戰略使公司能夠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增強了客户粘性和市場競爭力。
2.3 跨界拓展:AI服務器與工業互聯網的協同創新
公司提出」AI Makes AI」理念,用AI技術優化AI基礎設施的生產製造過程,形成技術飛輪。例如,深圳觀瀾工廠通過引入AI視覺質檢、虛擬量測等技術,實現了生產效率提升30%,人力減少92% ,大幅降低了製造成本。
此外,工業富聯還積極佈局」AI+機器人」等新興領域,通過將AI技術應用於工業機器人,為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這種跨界拓展不僅豐富了公司的技術儲備,也為其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4 出海業務拓展
工業富聯的出海業務拓展是其全球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體現在產能佈局和客户覆蓋兩個方面:
產能全球化佈局:公司在中國大陸、美國、墨西哥、越南等地建立了完善的製造網絡。2024年,公司新增墨西哥和美國兩座工廠,形成了」中國6座+墨西哥3座+美國2座」的全球液冷專線工廠佈局。這種佈局不僅降低了地緣政治風險,還提升了對北美客户的響應速度。
客户全球化覆蓋:工業富聯的客户羣體已從傳統的消費電子品牌商擴展至全球雲服務提供商和AI芯片巨頭。2024年,公司北美市場收入佔比達40% ,主要客户包括微軟、亞馬遜、谷歌等全球雲計算巨頭。
03
研發投入與創新能力建設
2024年,工業富聯研發投入106.3億元,連續五年維持百億以上水平。雖投入絕對值略有下降,但通過優化研發結構,將資源集中於AI服務器、液冷技術等高增長領域。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全球擁有各類專利7224件,同比增長9.3%,其中液冷技術相關專利超1000件,形成顯著技術優勢,同時還主導或參與制定10余項液冷技術標準,進一步鞏固了行業話語權。
04
總結與啟示
工業富聯的轉型路徑表明,傳統制造業企業可以通過技術創新和戰略聚焦,在AI等新興領域開闢第二增長曲線,實現從代工製造向科技服務的快速轉型。這種轉型不僅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也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歡迎加入研究院
聯繫人|祕書長 尹先生
您的關注,就是我們持續更新的動力~
研究院介紹
第二曲線創新研究院是一家專注於上市公司第二曲線創新的專業研究與服務機構。我們聚焦上市公司的第二曲線創新實踐需求,開展研究諮詢、會員活動與資本服務,致力於成為上市公司創新轉型的智庫與資本合作伙伴,助力企業突破傳統增長瓶頸,實現可持續發展。
上市公司第二曲線增長研究中心,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攜手藍圖創投及第二曲線創新研究院共同成立。中心聚焦上市公司第二增長曲線發展戰略,為上市公司拓展第二曲線提供研究與諮詢服務,推動中國上市公司的科技創新與可持續增長。
(第二曲線創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