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2 10:44
2025年9月22日,醫藥反內卷信號釋放,受此提振,9月22日早盤創新葯ETF滬港深(159622)場內價格在早盤迅速漲超2%,藥明合聯、科倫藥業漲超5%,甘李藥業漲超4%,恆瑞醫藥漲超3%。
消息面上,重磅政策信號來襲,第11批藥品集採,首提「反內卷」。9月20日,國家組織藥品聯合採購辦公室發佈《全國藥品集中採購文件》。本次集採方案制定和修改過程中,充分遵循了「穩臨牀、保質量、防圍標、反內卷」的原則。這也是首次將「反內卷」納入集採核心原則。並將於2025年10月21日在上海開標。
這次的文件亮點頗多:例如,對於行業內憂慮的可能存在的低價「內卷」狀況,引入「首告從寬」機制,優化了價差控制「錨點」的選擇,不再簡單選用最低報價:當最低價低於入圍均價50%時,以「入圍均價的50%」作為錨點。此外,不少人關注的原研藥問題,在本次集採的55個品種中,有25個品種有參比製劑(即原研藥)參加,報量份額約為30%。
信號已發出:集採不是價格戰,藥品的價格和價值要平衡。
此前,市場聞集采色變,是因為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而現在,對於醫藥的價格設定,尤其是創新葯價格,政策面的態度也很明確:價格要合理,而非唯低價是舉。比如今年首次推出、和醫保創新葯目錄進度對齊的商保創新葯目錄目前已完成專家評審,5款「天價」CAR-T過評。CAR-T藥物每針的價格在100萬元左右,即便疊加各種優惠,每針價格也在50萬元左右,此前,CAR-T藥物曾多次嘗試進入基本醫保目錄,均失敗。這次,CAR-T藥物在專家評審環節獲得了一致通過。
綜上,低價內卷的時代過去了,重質量時代已至,往后看,高臨牀價值的創新醫企業在醫保重質量且控費的大背景下,纔是真正的大贏家。
截至2025/9/19,創新葯ETF滬港深(159622)跟蹤的標的估值(PE-TTM)為27.2倍,距離發佈以來的歷史巔峰還有61%的修復空間。看好創新葯板塊的投資者可借道創新葯ETF滬港深(159622),一鍵佈局50只頭部滬港深創新葯企業,4成港股,6成A股,截至2025/9/19,前十大成份股為:藥明康德、恆瑞醫藥、百濟神州H股、信達生物、藥明生物、中國生物製藥、康方生物、石藥集團、藥明康德H股、科倫藥業。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僅代表撰文時市場表現,基於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多變性,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所涉觀點后續可能發生調整或變化。本文引用數據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和收益承諾。基金投資人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請仔細閲讀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説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及其更新等產品法律文件,充分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和產品特性,並請提前進行風險承受能力測評,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產品進行投資。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基金銷售機構及相關機構不對基金投資收益做出任何承諾或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