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1 11:38
來源:小鄭史影錄
9月,攜程剛曬出二季度淨賺48億的財報,轉頭就被鄭州市市場監管局約談了。
這已經是45天里它第二次因為價格的事被約談,上次是8月5號,貴州的市場監管局找的它。
官方説攜程犯了倆錯,一是違反《電子商務法》第三十五條,二是碰了《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暫行規定》第二十四條。
簡單講就是用協議、規則還有技術手段,限制平臺里商家的交易和定價,鄭州這邊還提了三項整改要求。
要改合同條款、優化調價工具、建合規機制,說白了就是讓攜程少點「話語權」,可直到現在,攜程都沒公開説過一句話。
約談+利潤差
最有意思的是利潤對比,攜程二季度這48億,比去年同期多賺了10億,平均一天就進賬5300多萬。
其中「住宿預訂」業務漲得最快,收了62億,可再看酒店這邊,行業前兩大集團加起來才賺18.3億。
北京1613家酒店上半年總共才賺5980多萬,剛比攜程一天的利潤多一點。
看到這數據我都替酒店老闆委屈,本來開酒店要扛租金、付人工、管能耗,成本就高,結果錢全讓平臺賺走了,換誰誰能沒怨氣?
而且交銀國際之前算過,2024年攜程在酒旅市場的交易總額佔了56%,差不多半壁江山,這也難怪它敢對商家提那麼多要求。
光看利潤差距還不夠,攜程讓商家頭疼的可不止這一點,從定價到流量,商家的好多權限都被攜程攥着,想在平臺上做生意,就得按它的規矩來。
商家成本坑
攜程給酒店分了「特牌」「金牌」「無牌」,想拿高牌就得接受「二選一」。
金牌要求比美團定價低5%,特牌更狠,簽了之后就不能在飛豬、Booking這些平臺掛價,連代理掛都不行。
本來想覺得攜程該學乖點,畢竟2021年阿里、唯品會都因為「二選一」被罰過,結果它該咋干還咋干。
而且拿了牌也不是萬事大吉,佣金還得往上加,特牌佣金能到15%-20%,稀缺酒店甚至要30%。
更坑的是流量,平臺按牌型排展示順序,特牌在前、金牌次之,可就算掛了牌,排名不靠前還是沒人看。
有云南的酒店老闆説,消費者搜酒店最多翻兩三頁,想往前排就得再花錢買推流產品。
「金字塔」是點一下扣一次錢,「雲梯」得額外提5%-10%佣金纔有用,還有個「競爭圈」,付了錢就能截競品的客源。
好多商家説,現在在攜程上做生意,除了基礎佣金,停了推流訂單就掉,實際成本比表面看到的高多了。
我覺得這根本不是合作,更像商家在給平臺「交保護費」,不交就沒生意做。
商家掏了佣金又買推流,以為能喘口氣,沒想到攜程還有個「暗手」,調價助手,這東西也是這次被約談的重點,聽着像幫商家優化價格,實際是偷着改價的「麻煩製造者」。
調價助手關不掉
調價助手是嵌在商家后臺的程序,會掃其他平臺的價格,一旦發現自家平臺價格高。
不跟商家商量就直接調低底價,或者加促銷活動,澎湃新聞報道過,有商家一天被改了5次價。
貴陽有家酒店本來定210塊一間房,攜程沒打招呼就改成180,最后酒店只能認虧,總不能跟消費者吵架吧?
昆明還有家酒店,因為買了「競爭圈」,調價助手直接把價格壓得很低,看着賣得多,實際賣一間虧一間。
酒店定價都是算過成本的,攜程這麼一搞,等於直接把商家的定價權搶了。
鄭州有個民宿主吐槽,自己設好的價格被悄悄調低,越賣越虧,平臺也不管補差價。
更氣人的是這功能還關不掉,后臺有關閉按鈕,但得等業務經理審覈,能不能過全看人家心情。
就算僥倖關掉,過幾天它又自己開了,不懂技術的商家根本發現不了,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户端】上。
光「攜程調價助手」的投訴就有一百多條,全是説「未經同意開通」「關了又自動開」的,這跟裝了流氓軟件有啥區別?
其實這種定價操控的事,在國外早被收拾了。德國、韓國、中國香港都整治過,歐盟還判過Booking.com違法。
攜程明明知道這是紅線,卻還一直這麼干,多少有點太自信了。
央視網之前説過,攜程這是「攜流量以令商家」,用商家的利潤給自己立「低價大方」的人設,這話我特別認同。
商家利潤被壓得太薄,只能降成本,比如減少歡迎果盤、僱兼職員工,最后消費者體驗也跟着下降,這不就是惡性循環嗎?
一個行業想長久,必須平臺、商家、消費者三方都受益。攜程現在賺得盆滿缽滿,但把商家逼到沒利潤,消費者也得不到好服務,長期下來肯定不行。
我覺得大家等的不只是關掉調價助手、取消二選一,更是想讓酒旅生態迴歸理性,別再讓算法和流量當「霸王」,把定價權、經營權還給酒店,這樣纔算真的健康。
責任編輯:王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