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1 17:17
行業觀點概要
■本周(20250915-20250919)板塊行情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板塊:本周上漲3.07%,漲跌幅排名第2,強於上證指數。本周鋰電池指數漲幅最大,核電指數跌幅最大。鋰電池指數上漲9.25%,工控自動化上漲2.02%,新能源汽車指數上漲1.09%,儲能指數上漲0.29%,太陽能指數下跌1.06%,風力發電指數下跌1.31%,核電指數下跌3.76%。
■ 新能源車:2025年1-7月全球動力電池總裝車量同比增長35.3%
根據SNE Research最新數據,2025年1-7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達590.7GWh,同比增長35.3%。從裝機量來看,寧德時代以221.4GWh的裝機量持續領先,穩居全球第一;比亞迪以105.0GWh保持第二位;LG新能源以56.1GWh位列第三。蜂巢能源表現依舊亮眼,以裝機量15.6GWh實現同比增長97.1%,延續高速增長態勢。億緯鋰能(維權)和國軒高科同比增速均超過75%,增長勢頭強勁。從市場份額來看,寧德時代市佔率達37.5%,繼續佔據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場;比亞迪市佔率為17.8%,兩家企業合計佔全球份額55.3%,行業龍頭地位穩固。
■ 新能源發電:能耗新標重構供需格局,硅片漲價部分落地
9月16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佈《硅多晶和鍺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等3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徵求意見稿)。本次修訂的硅多晶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指標較GB29447-2022版標準相比1、2、3級指標均有大幅減少。該標準正式實施后,多晶硅單位產品能耗不達基準值要求(6.4kgce/kg)的企業將被限期整改,逾期未改或整改后未達准入值(5.5kgce/kg)的企業將被關停。根據初步統計,現有產能結構有序調整后,國內多晶硅有效產能將降至約240萬噸/年,較2024年底下降16.4%,與已建成的裝置產能相比減少31.4%。因此,隨着能耗新標的嚴格執行,多晶硅供需格局將得到實質性改善。
■ 電力設備及工控:藏粵直流工程正式開工,雲南電網建設迎來大規模發展
藏粵直流工程是當前全球輸電能力最強、技術水平最先進、投資規模最大的柔性直流輸電項目,於2029年全面建成投運,屆時每年可向粵港澳大灣區輸送超過430億千瓦時清潔電能。雲南清潔能源裝機規模位居全國第一,電網建設穩步推進,500千伏鹿城變電站主變擴建、500千伏德茂輸變電工程、500千伏耿馬輸變電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正加快實施。
■ 本周關注:寧德時代,科達利,大金重工,海力風電,德業股份,良信股份,盛弘股份,廈鎢新能,許繼電氣,明陽電氣等。
■ 風險提示:政策不達預期、行業競爭加劇致價格超預期下降等。
■ 重點公司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
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2025年1-7月全球動力電池總裝車量同比增長35.3%
1.1 行業觀點概要
據SNE Research披露的數據顯示,2025年1-7月,全球動力電池總裝車量為590.7GWh,同比增長35.3%。市場份額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頭部企業競爭格局趨於穩定,由調整期進入相對穩定期。2025年1-7月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合計市場份額達55.3%,在全球市場依舊領先。LGES排名仍在第三,但增速僅9%,市場份額跌破10%。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佈的數據,1-7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355.4GWh,累計同比增長45.1%。其中,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合計佔據了超過國內66%的市場份額。
從裝機量來看,中企雙頭部穩固地位,二線梯隊實現高增量。前十名中,中國六家企業總裝車量達406.7GWh,合計市場份額為68.8%,較去年同期65%提升明顯。從裝機量來看,2025年1-7月,寧德時代以221.4GWh遙遙領先,同比增長34.0%;比亞迪緊隨其后,以105.0GWh位列第二,同比增長52.4%;LG新能源以56.1GWh位列第三,同比增長9.0%;中創新航裝機量26.2GWh,同比增長26.1%,位列第四;SK On和松下裝機量分別為24.6GWh和21.4GWh,分別同比增長17.4%和12.4%,位列第五、六名;國軒高科裝機量21.1GWh,同比增長78.0%,位列第七;三星SDI裝機量17.7GWh,同比減少10.6%,位列第八;億緯鋰能裝機量17.4GWh,同比增長87.8%,位列第九;蜂巢能源裝機量15.6GWh,同比增長97.1%,位列第十。
從市場份額來看,寧德時代市佔率領跑眾龍頭。2025年1-7月,寧德時代市佔率37.5%,同比微降0.3%,仍是唯一佔據35%以上市場份額的電池供應商;比亞迪市佔率17.8%,同比提升12.7%;第三名LG新能源市佔率9.5%,同比下降19.5%;中創新航的市佔率4.4%,同比下降8.3%;SK On和松下的市佔率分別為4.2%和3.6%,其中SK On同比下降12.5%,松下同比下降18.2%;國軒高科市佔率3.6%,同比增長33.3%;三星SDI市佔率3.0%,同比下降33.3%;億緯鋰能市佔率2.9%,同比增長38.1%;蜂巢能源市佔率2.6%,同比提升44.4%。
投資建議:
電動車是長達10年的黃金賽道,25年國內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延續,國內需求持續向好,重點推薦三條主線:
主線2:4680技術迭代,帶動產業鏈升級。4680目前可以做到210 Wh/kg,后續若體系上使用高鎳91系和硅基負極,系統能量密度有可能接近270Wh/kg,並可以極大程度解決高鎳系熱管理難題。重點關注:大圓柱外殼的【科達利】、【斯萊克】和其他結構件標的;高鎳正極的【容百科技】、【當升科技】、【芳源股份】、【長遠鋰科】、【華友鈷業】、【振華新材】、【中偉股份】、【格林美】;佈局LiFSI的【天賜材料】、【新宙邦】和碳納米管領域的相關標的。
主線3:新技術帶來高彈性。重點關注:固態電池【廈鎢新能】、【奈科技】、【元力股份】等。
新能源發電
新能源發電:能耗新標重構供需格局,硅片漲價部分落地
2.1 行業觀點概要
本周國內多晶硅市場簽單量與上周基本持平,但主流簽單企業數量增至6家。成交價延續上漲態勢,主要原因是:部分一線企業對外銷量已達階段上限,短期內可籤余量較少,二線企業開始陸續簽單成交,市場呈現階段性供應偏緊局面;同時,近期受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影響,業內對后市普遍持樂觀預期,市場情緒面對硅料價格形成支撐。
9月16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佈《硅多晶和鍺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等3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徵求意見稿)。本次修訂的硅多晶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指標較GB29447-2022版標準相比1、2、3級指標均有大幅減少。本次硅多晶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限定值與原標準綜合能耗限定值的變動如下。
該標準正式實施后,多晶硅單位產品能耗不達基準值要求(6.4kgce/kg)的企業將被限期整改,逾期未改或整改后未達准入值(5.5kgce/kg)的企業將被關停。根據初步統計,現有產能結構有序調整后,國內多晶硅有效產能將降至約240萬噸/年,較2024年底下降16.4%,與已建成的裝置產能相比減少31.4%。因此,隨着能耗新標的嚴格執行,多晶硅供需格局將得到實質性改善。
產業鏈價格:
硅料:根據infolink統計,本周硅料企業產品報價區間並無明顯變動,一線廠家價格初步達成一致在55元人民幣,二三線廠家報價達到52元人民幣,顆粒料新單報價約51元人民幣的水平。整體報價統一上揚到50元以上的價位。本周觀察交易量尚未進入批量採購,但受報價持續走高的情勢下,除了拉晶採購以外,下游代工購料也持續增加,反內卷政策持續發酵,對后期價格支撐多數樂觀看待。本周成交價格滾動連帶前期訂單調整,整體均價微幅上揚,大廠新談訂單已全面來到50-55元人民幣,但需注意目前仍有前期交付正在執行。
硅片:根據infolink統計,本周硅片價格延續上行格局,各尺寸報價自周末起普遍上調每片約0.05元人民幣。不過,實際成交仍呈現結構性差異,特別是210RN新報價的市場接受度有限。細看各尺寸:183N價格區間落在每片1.30-1.35元人民幣,其中上周四起仍有部分每片1.30元人民幣的交付價,但隨着周末開始的新報價,本周一開始成交價已集中至每片1.35元人民幣,顯示需求支撐力度較強;210N報價同步上漲至每片1.70元,受國內需求拉動,走勢保持穩健。相較之下,210RN雖有廠家報價上調至每片1.45元人民幣,但由於電池廠手中210RN庫存相對充裕,對新價接受意願偏低,市場仍」挺價為主、推漲不易」,本周主流成交仍以每片1.40元人民幣為主,后續1.45元是否能真正落地仍待觀察。
電池片:根據infolink統計,本周N型電池片價格:183N、210RN與210N本周均價仍分別持平於上周的每瓦0.31元、0.285與0.3元人民幣,價格區間分別上升爲每瓦0.31-0.32、0.285-0.29與0.3-0.31元人民幣。由於上游硅片漲幅帶動,電池片廠家跟進報漲電池片價格,本周183N、210RN與210N電池片報價分別往每瓦0.32元、0.29與0.31元人民幣移動,但各家電池廠報漲時間不一,並且部分組件大廠處於觀望。因此截至本周三,前述上漲后報價仍為少部分成交,未計入均價,當前電池、組件環節仍在進行價格博弈。
組件:根據infolink統計,當前組件執行多數前期訂單執行為主,需求疲弱影響部分項目出現低價搶單、庫存出清等策略,少量出現偏低售價。大宗價格仍考慮成本近期上漲明顯,多數維持價格為主,大廠減少集中式項目低價交付。前期帶調價訂單再近月交付執行收尾,九月下旬集中項目價格有望減少低價發貨集中在0.67-0.68元人民幣的水平。BC方面,N-TBC的部分,本周持穩當前執行價格約0.71-0.8元人民幣之間的水平,整體報價不含經銷商與庫存售價。
投資建議:
光伏
海內外需求預期旺盛;產業鏈技術迭代加速,強調差異化優勢,各廠家有望通過持續研發打造差異化優勢,在提升效率的同時持續擴張下游應用場景。伴隨着「反內卷」治理持續深入,光伏行業供給側改革加速推進,建議關注四條主線:
1)硅料環節為供給側改革抓手,收產能相關舉措持續推進后,產能出清有望加速,關注成本曲線左側的硅料龍頭企業協鑫科技、通威股份、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和有硅料佈局的一體化廠商弘元綠能。
2)行業出清除了政策端變化外,還要關注產能出海和新技術。銅漿導入提速,關注與龍頭深度綁定的粉體與漿料企業博遷新材、聚和材料、帝科股份等;主鏈環節BC產業化進展持續加速,有望通過高效率和差異化競爭率先穿越周期關注愛旭股份、隆基綠能,TOPCon技術進步持續推進,關注TOPCon領先企業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鈞達股份等。
3)推薦深度受益光儲需求高景氣的逆變器環節陽光電源、固德威、錦浪科技、德業股份、禾邁股份、昱能科技;關注有望受益於大電站相關的陽光電源,中信博,上能電氣等。
4)北美市場需求復甦,關注有望受益於北美市場高盈利的鈞達股份、橫店東磁、阿特斯、博威合金、陽光電源、上能電氣等。
風電
當前的交易核心仍舊是需求;中期看,目前已經進入行業趨勢驗證期,行情演繹逐步從事件驅動迴歸需求景氣度驅動,內外有望共振;短期看,進入24Q4項目推進明顯提速,基本面和市場面的右側信號都逐漸明朗,對於確定性較高的公司可以更樂觀。
1)關注海風,管樁(海力、天順、泰勝等),海纜(東纜、中天、亨通等);關注深遠海/漂浮式相關(亞星錨鏈等);
2)關注具備全球競爭力的零部件和主機廠等:振江股份、大金重工、明陽電氣、日月股份、金風科技、明陽智能、三一重能等。
3)關注適應降本增效需要、滲透率有望提升的大兆瓦關鍵零部件等,關注崇德科技、盤古智能等。
儲能
儲能需求向上,關注儲能三大場景下的投資機會。
場景三:工商業側儲能,重點推薦【蘇文電能】【金冠電氣】【金冠股份】【澤宇智能】等。
工控及電力設備
電力設備及工控:藏粵直流工程正式開工,雲南電網建設迎來大規模發展
3.1 行業觀點概要
電力設備:
我國「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的跨省區輸電重點工程——藏粵直流工程已正式開工建設。藏粵直流工程是當前全球輸電能力最強、技術水平最先進、投資規模最大的柔性直流輸電項目。該工程起於西藏,途經雲南、廣西,終至廣東,輸電線路總長約為2681公里,並在西藏昌都、林芝以及廣東廣州、深圳建設四座換流站。工程計劃於2029年全面建成投運,屆時每年可向粵港澳大灣區輸送超過430億千瓦時清潔電能,相當於三峽電站年發電量的一半,所送電量均為可再生能源。
雲南清潔能源裝機規模位居全國第一,雲南電網建設迎來大規模發展。近日,南方電網雲南電網公司發佈消息,截至8月底,雲南省清潔能源裝機容量突破1.5億千瓦,達到1.51億千瓦,佔全省總裝機容量比例超過90%,裝機規模位居全國第一,清潔能源發電量佔比長期保持在85%以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得益於清潔能源裝機容量的快速突破,在「十四五」期間,雲南電網建設迎來大規模發展:共有60項500千伏電網工程被納入國家規劃,數量為歷次五年規劃之最,整體建設規模相當於重建一個省級骨干電網。該規劃與電源建設精準對接,全部建成后將有效支撐超過1億千瓦的新能源併網與消納需求。2024年,雲南電網基建投資規模和項目投產數量均創歷史新高,隨着500千伏光輝、隆陽、西山等重點輸變電工程相繼建成投運,「四縱四橫一中心」主網架構已全面形成,進一步鞏固了雲南電網作為全球技術最先進、系統最複雜、電力最清潔的省級異步送端大電網的堅強架構,為大規模新能源接入與高效利用提供了堅實支撐。
2025年電網建設穩步推進。目前,500千伏鹿城變電站主變擴建、500千伏德茂輸變電工程、500千伏耿馬輸變電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正加快實施。雲南電網公司已啟動面向「
投資建議:
電力設備
主線一:電力設備出海趨勢明確。電力設備出海有望打開設備企業新成長空間,我國擁有完整的電力設備製造供應鏈體系,競爭優勢明顯(總承包經驗豐富+報價具有競爭力+項目執行效率高),推薦變壓器等一次設備【金盤科技】【明陽電氣】【思源電氣】【伊戈爾】;變壓器分接開關【華明裝備】;取向硅鋼【望變電氣】;建議關注變壓器電磁線【金盃電工】;建議關注電錶&AMI解決方案【海興電力】【三星醫療】【威勝控股】;推薦電力通信芯片與模組【威勝信息】;建議關注:線纜【華通線纜】;複合絕緣子材料【神馬電力】。
主線二:配網側投資佔比有望提升。配網智能化、數字化為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十四五」電網重點投資環節,推薦【國電南瑞】【四方股份】,電力數字化建議關注【國網信通】;分佈式能源實現用户側就地消納,推薦EPCO模式服務商【蘇文電能】【澤宇智能】,分佈式能源運營商【芯能科技】,新能源微電網【金智科技】;建議關注:功率及負荷預測【國能日新】;虛擬電廠運營商【安科瑞】【東方電子】【恆實科技】。
工控及機器人
人形機器人大時代來臨,站在當前產業化初期,優先關注確定性&價值量。
思路一:確定性高的Tesla主線,參與Tesla機器人產品前期設計研發,定位一級供應商,大概率確定供貨。關注Tier1【鳴志電器】【三花智控】【拓普集團】,以及供應Tier1的間接供應商【綠的諧波】【五洲新春(維權)】【斯菱股份】;
思路二:考慮人形機器人后續降本需求,國產供應鏈廠商具備量產性價比,且多數企業正在陸續與國內機器人本體廠接觸,有望受益后續大規模量產。建議關注(減速器)【中大力德】【精鍛科技】;(絲槓)【鼎智科技】【恆立液壓】【貝斯特】;(電機)【偉創電氣】【儒競科技】;(傳感器)【柯力傳感】等;
行業數據跟蹤
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發電
電力設備&工控
板塊行情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板塊:本周上漲3.07%,漲跌幅排名第2,強於上證指數。滬指收於3820.09點,下跌50.51點,跌幅1.30%,成交53649.48億元;深成指收於13070.86點,上漲146.73點,漲幅1.14%,成交70896.51億元;創業板收於3091點,上漲70.58點,漲幅2.34%,成交33697.41億元;電氣設備收於9386.8點,上漲279.52點,漲幅3.07%,強於上證指數。
板塊子行業:本周鋰電池指數漲幅最大,核電指數跌幅最大。鋰電池指數上漲9.25%,工控自動化上漲2.02%,新能源汽車指數上漲1.09%,儲能指數上漲0.29%,太陽能指數下跌1.06%,風力發電指數下跌1.31%,核電指數下跌3.76%。
行業股票漲跌幅:本周漲幅居前五個股票分別為杭電股份 43.81%、三花智控 20.72%、宏磊股份 16.04%、贛鋒鋰業 13.42%、寧德時代 13.38%、跌幅居前五個股票分別為易世達 -9.95%、亞瑪頓 -10.46%、上海電力 -10.86%、睿康股份 -11.77%、天際股份 -11.91%。
行業公告跟蹤
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發電
電力設備&工控
風險提示
政策不達預期:各主要國家對新能源行業的支持力度若不及預期,則新興產業增長將放緩;
行業競爭加劇致價格超預期下降:若行業參與者數量增多,競爭加劇下,價格可能超預期下降。
研究報告信息
證券研究報告:能耗新標改善多晶硅供需格局,藏粵直流工程正式開工【民生電新·周觀察·20250921】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9月21日
報告撰寫:
鄧永康 SAC編號S0100521100006
王一如 SAC編號S0100523050004
李佳 SAC編號S0100523120002
朱碧野 SAC編號S0100522120001
李孝鵬 SAC編號S0100524010003
趙丹 SAC編號S0100524050002
林譽韜 SAC編號S0100524070001
席子屹 SAC編號S0100524070007
許浚哲 SAC編號S010012302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