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首部系統性編制的代建企業評價標準發佈

2025-09-22 09:47

當前,代建行業正推動「價格戰轉向價值戰」,提升綜合能力和差異化競爭力,以充分發揮代建的更多元價值,構建健康有序的行業新生態。

無規矩無以成方圓,代建行業首先需要統一、權威、科學的量化依據來評估企業,並指引企業正向發展。在此格局下,「立標」已經成為代建行業的共識。

2025年9月13日,在第16屆房地產科學發展論壇代建工作座談會現場,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代建分會牽頭、綠城管理擔任主編並聯合多家代建企業、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等單位共同編制的《代建企業綜合能力評價標準》(以下簡稱《代建標準》)正式發佈。

該標準的制定經過了長達近兩年的時間,自2023年起,綠城管理即協同主流代建企業,先后多次針對「建立行業統一評價體系」展開交流和研討,深入調研並詳細研製了標準的細則。

據悉,這一國內首部系統性編制的代建企業綜合能力評價標準將於10月1日起正式落地實施。

《代建標準》作為行業的「根本大法」和「選擇指南」,不僅填補了行業的空白,其出臺也標誌着代建行業進入「有標可依、有據可考」的規範化發展新階段。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王惠敏就表示,代建行業當前面臨資源整合不暢、價值共享不充分、行業內卷等發展痛點,共建共享新生態既是行業選擇也是持續健康的路徑。直擊行業痛點的《代建標準》,能為新生態建設提供有效指引和規範,接下來企業參與並落實標準是一件大事,隨着城市建設邁入新階段「代建新生態」要有更大空間。

綠城管理帶頭代建企業「立標」

引導價值發展多元賦能

「《代建標準》是協會和各成員單位為推進代建行業良性競爭拳拳努力的成果。」中國房協代建分會會長、綠城中國執行董事兼執行總裁、綠城管理董事會聯席主席耿忠強表示。

基於標準發佈其進一步強調,如今的代建行業,對內需要進一步規範競爭秩序、把代建企業的思想統一到解決民生需求和城市建設中來;對外需要捕捉更多機會,讓行業重回正向增長,實現更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

的確,當前代建已深入參與國家城市更新、紓困保交樓、「好房子」建設等時代任務,對代建企業的要求已經遠遠不止於開發能力,而是需基於民生需求和城市建設發展相應更復合的專業能力,對市場和社會多方承擔更多元的責任。

耿忠強表示,綠城管理早在2023年便提出,新時期的代建應肩負起「三個代表、三個建設」的行業責任,面對宏觀新命題深入提升綜合素養,發揮代建之於品質人居、城市文明和行業生態的多元價值。亦當有格局和魄力做專業服務的提供者、做社會問題的解決者、做城市文明的建設者和行業生態的引領者。

據業內人士透露,綠城管理這一提法在當時得到了主流代建企業的強烈認可。為推動代建行業向這一良性生態邁進,自2023年11月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代建分會正式成立,綠城管理就帶領會員企業羣策羣力,先后起草出臺了《房地產代建企業自律公約》《代建企業合同示範文本》。

其后,以綠城管理等頭部企業管理規範為藍本,代建企業代表多次針對「建立行業統一評價體系」展開討論,並深入研究每項標準細節,最終推動了《代建企業綜合能力評價標準》面世。從此,代建企業有了統一且科學的能力評價依據,代建市場有了維護公平競爭秩序、引領行業健康發展的權威標準。

細讀《代建標準》可以發現,圍繞代建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涵蓋經營發展能力、管理能力、產品能力、品牌能力等核心維度以及業態分佈、服務類型、延伸服務等加分項),標準設定了約18個二級指標、44個三級指標,明確了代建企業發展的正確路徑;劃分「三個星級」評級,為優質企業正名,併發揮標杆作用推動整個行業的專業化發展。

實際上,明確「什麼是代建好企業」,精準篩選出有實力、重信譽、講品質的「良幣」,對於委託方,無疑也是一顆「定心丸」。

以往,委託方在選擇代建企業時或因缺乏統一標準而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如今,《代建標準》明確了代建企業的能力判斷標準,委託方可以據此評估代建企業的真實水平,降低選擇差錯;標準也對企業在產品、管理、品牌等各環節操作做出了詳細要求和規範指引,確保項目達到甚至超過預期,避免投資風險。

鳳凰網還注意到一個細節,《代建標準》在中國房協組織實施綜合能力評價的同時,明確「代建企業可參照本標準自主開展評價」,這給予了企業施用與落地標準以更大空間。實際上,標準落實到企業內部管理,員工有更清晰的工作準則,也能更好提升專業技能和工作效果;在與合作伙伴的溝通與合作中,在統一標準的磨合下也能減少潛在糾紛,促進各方高效協作,實現互利共贏。

在9月13日舉行的「代建工作座談會」上,有代建企業代表就指出,此次行業協會推動發佈《代建標準》,深化行業標準化建設,有利於推動企業從單打獨鬥到聯盟協作、結束粗獷內捲進入良性競爭;也有助於企業綜合競爭力提升,以最大程度兑現市場各方的價值,併爲推動城市建設與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市場與行業「雙驅動」

能力競爭開啟新生態「大勢所趨」

「代建行業興起的本質,是代建作為房地產專業化分工的重要賽道,滿足專業化、高質量的新模式要求而快速成規模地發展,是行業追求高品質的一種進步現象。代建標準也是爲了引領代建行業行為更加規範而生,有效保障好房子建設。」

中國房地產行業協會會長陳宜明在「代建工作座談會」上如是指出,並希望代建企業把標準落到實處,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規模和質量,要具備有效的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

的確,從市場趨勢和行業規律來看,脱胎於專業能力的代建企業,僅靠「卷價格」是行不通的,能力和質量纔是長期解法。

中指院數據就顯示,2025年上半年管理費率在1%-3%之間的代建項目佔比為81.7%,較2024年底增加4.6%;但期內簽約規模TOP5門檻在一年之間翻倍提升至800萬㎡,新增規模200-300萬㎡以及200萬㎡以下的代建企業數量均同比減少。

這意味着,即使「紅海」市場價格內卷,但更具議價能力和品牌效應的頭部企業,依然能持續擴大市場份額,而尾部企業正在加速出清,綜合實力依然是代建市場選擇的根本邏輯。

克而瑞集團董事長丁祖昱也指出,截至2024年已有超100家企業涉及代建,但2025年上半年入局企業數量並未增加,行業格局趨於穩定;與此同時各家企業新項目簽約規模差距較大,規模斷層顯著。這一時期部分企業為獲取市場提出過低費率、不合理商務條款、超越能力承諾等,此類現象是階段性、不可持續的。

丁祖昱認為,當前代建行業增速放緩,結構性機遇存在於城市更新、存量盤活、不良資產處置、保障房運營等方面。對於代建企業而言,提升四大能力(穩健經營能力、專業兑現能力、價值創造能力、生態協同能力)纔是實現長期合作的最優解。

以綠城管理與長城資產聯手盤活的綠城·武漢桂湖雲翠項目為例。在這一起不良資產處置與存量盤活的代表案例中,基於解構項目陷入停滯的債務、開發、產品三大維度系統性風險之后,綠城管理構建了「資方控風險、代建提價值」的協同機制,將代建企業在團隊賦能、資源賦能、業務賦能等方面的價值發揮到極致,從產品價值重構到營銷破圈落地了全鏈條動作,最終將問題樓盤升級成為民生工程、行業標杆、城市資產,並實現銷售回款貢獻地方税收超4500萬元。

據悉,近年綠城管理還交付了江陰澄江明月、廣州陽光半島、廣州江府海棠、重慶春風晴翠等多個保交樓項目,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價值,也與多家資方、金融機構、地方國資委構建了長期合作信任,這便是「四大能力」賦能企業長期發展的印證。

實際上,從行業規律來看,伴隨房地產行業進入新常態,代建開始服務於「房住不炒、城鎮化、美好生活」的總基調,那麼結束野蠻生長,進入「標準化、專業化、品質效益」新生態便是必然趨勢,這也要求代建企業需從「規模競爭」向「能力競爭」轉型。

王惠敏副會長就指出,代建行業正經歷調整,推動行業自律、加強標準建設、引導企業綜合能力升級發展、嫁接更多資源推廣行業價值非常重要。《代建標準》的出臺恰逢其時且意義重大,對市場各方具有裨益。打造共建共享的行業新生態是大勢所趨,市場各方需要調整心態、更新判斷,以更好適應新周期的市場發展。

(綠城管理控股)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