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A+H】「K金之王」潮宏基衝刺港股:被寶格麗、歷峰控告侵權,時尚女包銷售持續下滑

2025-09-21 22:37

素有「K金之王」之稱的潮宏基(002345.SZ)近日向港交所遞表,作為一家主營黃金珠寶首飾的本土企業,公司因涉及商標、商品設計侵權糾紛,與寶格麗、歷峰國際兩家國際大牌仍處在司法訴訟中,這給強調原創設計的潮宏基港股IPO之路蒙上一絲陰影。

接連遭遇國際大牌侵權訴訟

潮宏基由潮汕商人廖木枝與其子廖創賓創立,靠「K金」和珠寶產品起家,主打東方文化和IP聯名設計的珠寶,公司也是A股首家連鎖珠寶品牌。所謂K金(如18K金),一般指含有其他金屬的黃金合金,相比含金量99.9%的「足金」,K金硬度高,顏色多樣,適合複雜設計。

9月12日,潮宏基在港交所披露招股書,介紹資料稱,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就時尚珠寶市場而言,按銷售收益計算,公司2024年於中國內地眾多珠寶企業中名列第一,實現1.4%的市佔率。卡通IP聯名是潮宏基產品的一大特色,招股書披露,目前公司蒐羅12個全球頂尖IP包括庫洛米、美樂蒂及哆啦A夢、蠟筆小新,及小黃人、侏羅紀公園等。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按每年新開加盟店的數量計算,潮宏基在2024年是中國內地增長最快的珠寶品牌。2024年,潮宏基珠寶業務還首度落户海外,截至2025年年中,公司在馬來西亞、泰國及柬埔寨有四家海外珠寶店。

2024年以來,強調原創設計的潮宏基接連遭遇國際大牌的侵權訴訟,給準備在海外市場大展拳腳的潮宏基蒙上一絲陰影。

據潮宏基2025年半年報披露,2024年7月,寶格麗股份有限公司因註冊商標專用權、商品設計侵權糾紛向北京西城區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決潮宏基及子公司廣東潮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潮宏基珠寶有限公司連帶賠償其各項經濟損失共計500萬元。該案件分別於2025年2月19日、3月14日開庭審理,截至目前案件尚未作出一審判決。

2024年9月,歷峰國際(旗下品牌有卡地亞、梵克雅寶等)因註冊商標專用權、商品設計侵權糾紛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蘇州中院判決潮宏基股份公司、潮宏基珠寶有限公司共同賠償經濟損失共計500萬元,廣東潮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承擔300萬元的連帶賠償責任。2025 年 6 月,蘇州中院裁定,上述侵權糾紛案將被拆分為兩個案件審理:手鐲產品爭議案件由蘇州中級法院(知識產權法院)審理,項鍊產品爭議案件由汕頭市龍湖區法院審理。

2025年7月25日,蘇州中級法院針對手鐲產品爭議案件作出判決,廣東潮宏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潮宏基珠寶有限公司共同賠償原告歷峰國際有限公司經濟損失人民幣100萬元,廣東潮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人民幣40萬元範圍內承擔連帶責任,此外,潮宏基系三家公司還需賠償歷峰國際相應的維權合理開支等。潮宏基方面稱,已於2025年8月6日向江蘇省高級法院提起上訴,目前案件正在排期審理中,公司認為預計該訴訟導致的負債的最佳估計區間為70—130萬元。

潮宏基港股招股書披露,IPO募資的一項重要用途是在海外開設自營店,公司計劃於2028年底前在海外開設20家自營店,並計劃在香港設立一個新的辦事處,作為公司的海外營運總部。對於加速佈局海外的潮宏基而言,上述兩起侵權案件涉及金額不大,但未來如果遭遇同行在海外侵權訴訟,其對公司「出海」將產生何種影響,還需進一步觀察。

跨界收購時尚女包業務 持續計提商譽減值

相比數百萬元的商標、侵權訴訟,潮宏基多年前收購「FION 菲安妮」品牌跨界經營時尚女包業務,至今積累的商譽減值準備高達6.58億元。

2012至2014年,潮宏基及子公司分多次完成對菲安妮有限公司的收購,收購初期,公司稱將在原有珠寶業務的基礎上,相應增加女包業務,為公司創造利潤增長點的同時,也拓寬了多品牌戰略實施空間。然而,經過潮宏基10余年的經營,「FION 菲安妮」品牌一直難見起色,近年來反而因為大額商譽減值拖累公司業績。

據潮宏基2025年4月29日公告,收購菲安妮有限公司形成商譽11.63億元。公司自完成收購「FION菲安妮」品牌后,積極對菲安妮品牌形象、產品和門店等進行升級和年輕化改造,由於受各種因素影響,整體進程不達預期,公司於2018年度、2019年度、2022年度和2023年度根據中介機構的評估結果進行減值測試,並分別計提了20,906.00萬元、15,158.62萬元、8,066.35萬元和3,943.26萬元的商譽減值準備。雖然菲安妮品牌升級和年輕化改造初見成效,但因2024年國內外整體消費環境的變化,菲安妮2024年的業績受到一定影響。

2024年,潮宏基再次對收購菲安妮計提商譽減值準備1.77億元,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5.18億元,同比增長10.4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94億元,同比下降41.91%。據潮宏基2024年年報,至報告期末,收購菲安妮有限公司以來商譽減值準備累計已達到6.58億元。

目前,菲安妮的銷售仍未見好轉跡象。在提交給港交所的招股書中,潮宏基表示,2022—2025年上半年,FION菲安妮的平均同店銷售呈現整體下降趨勢。於2022財政年度及2023財政年度,受惠於國內宏觀經濟市場情緒改善帶動消費力回升,菲安妮錄得平均同店銷售增長20.5%。由於2023年度消費支出急劇反彈后趨於平緩,2024財政年度錄得平均同店銷售減少21.8%。2025年前六個月,由於FION菲安妮的長期策略提升了品牌定位,上調了旗下產品價格,導致平均同店銷售減少15.5%。

(經濟觀察網 杜遠/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