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隆基綠能晶科能源握手言和樹典範   兩光伏巨頭年投146億研發卷技術

2025-09-22 06:59

    ●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從劍拔弩張到握手言和,光伏兩大巨頭隆基綠能(601012.SH)與晶科能源(688223.SH)上演「世紀大和解」。

    9月19日晚,隆基綠能與晶科能源共同發佈關於達成專利訴訟和解的聯合聲明,雙方及雙方關聯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的相關專利主張和法律事項已達成和解協議。

    除了現有訴訟和解,未來,兩家公司將繼續加大新技術研發,加速先進技術的商業化與應用創新,並在未來探討更深層次的合作。

    2024年以來,隆基綠能、晶科能源在全球範圍內展開訴訟,二者互為原告和被告。

    兩大光伏巨頭訴訟的根源在於光伏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技術迭代。隆基綠能作為單晶硅片和高效電池的領先者,擁有PERC(鈍化發射極和背面接觸)和TOPCon相關專利,晶科能源在組件集成和N型電池技術上積累了優勢,兩大巨頭的和解,將是「各取所需」的技術互補,將有利於告別「內耗」、攜手應對全球不確定性的經營困境,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樹立了典範。

    曾經,兩大巨頭一年投入的研發合計達146億元。兩家公司均表示,將繼續加大新技術研發,加速先進技術的商業化與應用創新。

    「世紀大和解」為行業樹立典範

    歷經近一年的全球訴訟,隆基綠能與晶科能源終於選擇了放手,並將攜起手來應對行業挑戰。

    根據兩家公司發佈的聯合聲明,結束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的全部專利糾紛法律程序,並就雙方各自持有的部分核心專利的交叉授權許可達成相關商業安排。

    除了現有訴訟的和解,據隆基綠能與晶科能源官微消息,未來,兩家公司將繼續加大新技術研發,加速先進技術的商業化與應用創新,並在未來探討更深層次的合作。

    聯合聲明迅速在業內引發熱議,這也標誌着兩大巨頭持續近一年的專利糾紛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隆基綠能與晶科能源的專利糾紛主要始於2024年下半年,2025年初進一步升級。

    2024年12月起,晶科能源先后在中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地對隆基綠能發起專利侵權訴訟,主要圍繞TOPCon(隧道氧化鈍化接觸)電池技術以及組件設計與製造等核心領域。

    2025年初,隆基綠能發起反擊,在美國反訴晶科能源侵犯TOPCon技術專利,在中國起訴晶科能源侵犯其太陽能電池模塊專利。

    2025年8月6日,晶科能源的一家子公司又在歐洲對隆基綠能提起訴訟,指控其侵犯太陽能電池製造專利。

    隆基綠能作為單晶硅片和高效電池的領先者,擁有PERC(鈍化發射極和背面接觸)和TOPCon相關專利;晶科能源在組件集成和N型電池技術上積累了優勢。雙方互指對方侵權,旨在保護自身技術壁壘並搶佔市場份額。

    一分析人士認為,隆基綠能的專利「含金量」更高,晶科能源的訴訟更「密集」(多地發難),但晶科能源的組件規模是隆基綠能的「軟肋」。若糾紛升級,隆基綠能的下游出貨將受阻。晶科能源的組件無法用隆基綠能的電池模塊技術,隆基綠能的硅片被晶科能源的專利卡住,嚴重情況下,可能會導致供應鏈斷裂。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初以來,光伏企業間的競爭進入白熱化,行業從「卷價格」蔓延至「卷專利」,專利糾紛高企。除了巨頭隆基綠能和晶科能源外,天合光能阿特斯晶澳科技、正泰新能等多家公司也先后捲入這場專利糾紛。

    在行業糾紛不斷的現實情況下,隆基綠能與晶科能源兩大巨頭放棄「成見」,達成了「世紀大和解」,建立了「各取所需」的技術共享機制。

    毫無疑問,上述兩大巨頭的和解,為行業終結專利戰提供了選擇,為行業樹立了長期可持續知識產權夥伴關係的典範。

    攜手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隆基綠能和晶科能源的和解,既有應對時下現實的迫切需求,也有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期許。

    兩家在聯合聲明中表示,本次和解及專利授權,體現了雙方尊重知識產權、尋求合作共贏的良好意願。兩家公司將繼續加大新技術研發,加速先進技術的商業化與應用創新,並在未來探討更深層次的合作。這將鼓勵更多光伏企業投入研發創新,形成良性競爭生態,構建光伏行業健康、有序的知識產權生態,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時下,受前期產能大擴張等多種因素影響,光伏處於低景氣周期,行業整體上經營壓力較大。

    2025年上半年,晶科能源實現營業收入318.31億元,同比下降32.63%;歸母淨利潤-29.09億元。同期,隆基綠能實現的營業收入為328.13億元,同比下降14.83%;歸母淨利潤為-25.69億元,同比減虧50.88%,其中,第二季度,其歸母淨利潤為-11.33億元,同比減虧幅度達60.66%。

    隆基綠能認為,全球光伏市場開始由過去幾年的爆發式增長進入平穩發展軌道,光伏行業競爭由同質化價格競爭逐步轉向差異化價值競爭。

    業內人士認為,差異化價值競爭,關鍵還是技術突破。

    過去幾年,無論是隆基綠能還是晶科能源,都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研發。如在2023年,隆基綠能和晶科能源的研發投入分別達到77.21億元、68.99億元,合計達146.20億元。

    截至2025年6月底,隆基綠能已獲得各類已授權專利3500多項,擁有BC電池組件專利480項,形成關鍵技術和核心工藝儲備。晶科能源累計申請專利數超5500項,其中發明專利佔比達75%。

    隆基綠能表示,公司已構建起以HPBC2.0技術為核心的高價值產品體系,深入佈局「場景化+差異化」的全矩陣產品解決方案,形成破局行業內卷的有效驅動力。公司高價值HPBC2.0先進產能穩步爬坡,量產組件轉換效率達24.8%。

    晶科能源表示,自主研發的N型TOPCon高效光伏組件最高轉化效率達25.58%,刷新全球同類組件效率新紀錄。公司182N型高效單晶硅電池(TOPCon)全面積電池轉換效率達27.02%,也創了新的紀錄。

    從「反內卷」到攜手共進應對全球調整,光伏行業或能以最快速度走出困境。

    製圖 王浩男

責編:ZB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