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2 06:55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騰訊控股的股價及市值逐漸逼近歷史巔峰,阿里巴巴也在加速狂奔。這背后,是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及未來預期的體現。
據央視近期報道,阿里巴巴控股的半導體設計部門平頭哥開發出了一款AU芯片,其功能與英偉達的H20圖形處理單元 (GPU) 相當。
這一消息引發業內高度關注,標誌着中國半導體產業在高端芯片設計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來,阿里巴巴積極加碼科技創新。2025年2月,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宣佈,未來三年,阿里巴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總和。
這一創紀錄的投資規模充分彰顯了阿里巴巴對AI底層技術的探索及建設底層架構的決心。
追逐AI,阿里巴巴已經獲得了實惠。2026年財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的淨利潤超過4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0%。
阿里巴巴CEO吳泳銘表示,在持續強勁的AI需求推動下,阿里巴巴雲智能集團收入加速增長。
阿里巴巴的AI相關產品收入已經實現了連續八個季度三位數增長。
AI芯片挑戰全球霸主地位
央視的一則新聞報道,將全球目光匯聚於阿里巴巴。
9月16日晚,央視《新聞聯播》用近3分鍾鏡頭對準一個特殊主角——阿里平頭哥的PPU芯片。
阿里平頭哥即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是阿里巴巴全資控股的半導體公司,成立於2018年10月31日。
平頭哥PPU專門針對人工智能工作負載進行優化設計,配備96GB HBM2e高帶寬內存,700GB/s的芯片間互連速度,支持PCIe接口,整板功耗400瓦。
技術分析顯示,PPU在關鍵技術指標上超越了英偉達A800處理器。HBM2e內存技術的應用,使得該芯片在處理大規模AI模型時具備充足的存儲帶寬,這對於訓練和推理大型語言模型至關重要。700GB/s的芯片間互連速度也確保了多芯片並行計算時的高效數據傳輸。
業界評價,阿里巴巴的PPU芯片比肩英偉達的H20芯片。
平頭哥PPU的成功開發,表明中國企業已具備設計高性能專用AI芯片的能力。
從全球競爭格局來看,PPU芯片的成功開發將對英偉達等全球霸主形成挑戰。當然,英偉達在GPU領域仍保持明顯的技術領先優勢,但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特定領域逐步突圍。
在AI芯片領域探索,阿里巴巴從2017年就已經開始了。
2017年,阿里巴巴成立達摩院,隨后組建鐵團隊,2019年推出基於RISC-V架構的玄鐵處理系列產品。截至目前,玄鐵已打造了多款基於RISC-V架構的芯片產品。
公開信息顯示,從服務器CPU到SSD主控,從AI加速到車載芯片、互聯芯片,阿里巴巴正在基於RISC-V架構構建AI硬件底層競爭力。
3800億元的鉅額投資是阿里巴巴構築AI硬件底層競爭力的底氣。
2025年2月24日,阿里巴巴CEO吳泳銘宣佈,未來三年,阿里巴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總和。這創下中國民營企業在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投資紀錄。
具體而言,3800億元投向三個方面,即AI和雲計算的基礎設施建設、AI基礎模型平臺及AI原生應用、現有業務的AI轉型升級。
8月29日,阿里巴巴重申未來三年持續投入3800億元用於AI資本開支計劃。
阿里雲業務業績表現亮眼
積極探索科技前沿技術,體現了阿里巴巴的科技屬性,也反映了公司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公司已經從中獲益。
目前,阿里巴巴主營業務主要分別為四大板塊,即電商集團(電商、即時零售和批發業務,包含淘寶、天貓、閒魚、飛豬旅行;淘寶閃購、餓了麼;1688業務)、國際數字商業集團(零售和批發業務,速賣通、trendyol、Lazada、Daraz和Alibaba.com)、雲智能集團(包括阿里雲)、所有其他(包括釘釘、夸克、高德地圖、菜鳥、優酷、大麥娛樂、盒馬、阿里健康等)。
電商集團業務是阿里巴巴的業績基本盤,且保持了基本穩定。
8月29日,阿里巴巴披露了2026財年第一季度(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三個月)業績,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76.52億元,同比增長2%;淨利潤423.82億元,同比增長76%。
營業收入方面,電商集團收入1400.72億元,同比增長10%;國際數字商業集團收入347.41億元,同比增長19%;雲智能集團收入333.98億元,同比增長26%;所有其他的收入為585.99億元,同比下降28%。
數據顯示,雲智能集團收入增速最高,主要由公共雲業務收入增長所帶動,其中包括AI相關產品採用量的提升。
阿里巴巴CEO吳泳銘表示,公司聚焦消費、AI+雲戰略,實現強勁增長。在持續強勁的AI需求推動下,雲智能集團收入加速增長,AI收入在雲外部商業化收入佔比顯著。
阿里巴巴CFO徐宏表示,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八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增長。
在市場看來,阿里雲業務增長潛力巨大,將成為公司未來利潤主要增長點。
其實,阿里巴巴早將「AI+雲」視為面向未來的第二增長曲線,通過構建涵蓋技術底座、模型生態與行業賦能的完整體系,推動AI技術從實驗室走向規模化應用。
阿里巴巴發佈的通義千問Qwen3大模型,開源僅一個月全球累計下載量突破1250萬,成為近期最受歡迎的開源模型。
2025年以來,已有寶馬、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眾多行業頭部客户與阿里巴巴達成AI領域戰略合作。2025財年,阿里雲服務了約63%的中國A股上市公司,阿里雲模型平臺「百鍊」的用户數量呈現顯著增長,阿里AI產品正在傳統垂直行業迅速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