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964萬元!IPO企業上市審計費!最強團隊:中信證券+容誠+國楓

2025-09-22 06:44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募集資金總額 44,551.26萬元

募集資金淨額 36,333.45萬元

募集資金投資項目

信息化系統升級建設項目(全稱為「湖南致新鋭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信

息化系統升級建設項目」)

醫用耗材集約化運營服務項目

補充流動資金

發行費用概算

本次發行費用總額為8,217.81萬元,包括:

1保薦人(主承銷商):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及承銷費用(含輔導費用):①保薦費600.00萬元;②承銷費: 3,118.59 萬元;③輔導費:200萬元;保薦承銷費分階段收取,參考市場承銷費率平均水平及公司擬募集資金總額,經雙方友好協商確定,根據項目進度分節點支付;

2、審計機構:容誠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審計及驗資費用:2,964.00萬元,參考市場會計師費率平均水平,考慮服務的工作要求、工作量等因素,經友好協商確定,根據項目進度分階段支付;

3、發行人律師:北京國楓律師事務所律師費用:850.00萬元,參考市場律師費率平均水平,考慮服務的工作要求、工作量等因素,經友好協商確定,根據項目進度分階段支付;

4、用於本次發行的信息披露費用:450.94萬元;

5、發行手續費及其他費用:34.29萬元。

以上發行費用口徑均不含增值税金額,各項費用根據發行結果可能會有調整。合計數與各分項數值之和尾數存在微小差異,為四捨五入造成。

相較於招股意向書,根據發行情況將印花税納入了發行手續費用及其他費用,税基為扣除印花税前的募集資金淨額,税率為0.025%

預計發行日期:2025 922日 

擬上市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 

擬上市的板塊:創業板 

發行后總股本:421,288,509 

保薦人、主承銷商: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説明書籤署日期:2025 922

(一)發行人基本情況

發行人名稱:上海建發致新醫療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10  08  30 

註冊資本:35,809.5232 萬元

法定代表人:余峰

註冊地址:上海市楊浦區楊樹浦路 288  9 

主要生產經營地址:上海市楊浦區楊樹浦路288  9 

控股股東:建發醫療

實際控制人:廈門市國資委

行業分類:根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上市公司行業統計分類指引》(2023 年),公司所屬行業為批發業(F51)中的醫藥及醫療器材批發(F515);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公司所屬行業為醫藥及醫療器材批發(F515)中的醫療用品及器材批發(F5154

(二)本次發行的有關中介機構

保薦人(主承銷商):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人律師:北京國楓律師事務所

審計機構:容誠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

發行人主營業務經營情況

發行人作為全國性的高值醫療器械流通商,主要從事醫療器械直銷及分銷業務,併爲終端醫院提供醫用耗材集約化運營(SPD)等服務。在醫療器械產業鏈中,發行人主要承擔醫療器械的流通職能,是串聯生產廠商、經銷商、終端醫療機構的樞紐,在產業鏈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在直銷業務中,發行人可為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超過3,300家終端醫療機構提供上萬種規格型號的直銷服務。在分銷業務中,發行人已建立輻射全國範圍的分銷網絡,發行人以高值介入類產品為切入點,經營產品廠商主要有微創集團、美敦力、泰爾茂、歸創通橋等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截至報告期期末,發行人已與超過100 家國內外知名高值醫療器械生產廠商建立並保持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在集中帶量採購和「兩票制」等醫療政策改革推動下,醫療器械流通行業向渠道整合、扁平化方向發展。發行人立足高值醫療器械特點,積極推動信息化管理在傳統流通業務中的應用,併爲終端醫院客户提供醫用耗材集約化運營(SPD)服務,進一步對產業鏈上游、下游客户服務賦能。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構成如下:

五、發行人板塊定位情況

公司能夠通過創新、創造、創意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在多年的發展中,發行人深入研究傳統醫療器械流通業務開展過程中的痛點和挖掘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的需求,積累了豐富的業務運營及服務經驗。在此基礎上,發行人通過在傳統醫療器械流通業 務中廣泛應用信息管理、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科學技術和積極調整、改善公司的管理和服務模式為醫療器械產業鏈上下游提供更為現代化的醫療器械流通服務。發行人在業務開展過程中主要從管理模式、技術和服務三個方面進行創新,將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創新、「全國一體化醫療器械流通樞紐」的模式創新、醫用耗材集約化管理服務的業態創新與傳統醫療器械流通業務深度融合,推動醫療器械流通行業向智能化發展,並形成了核心競爭力,具體情況如下:

(一)管理模式創新

公司在多年醫療器械流通運營管理的基礎上,結合信息網絡技術、物聯網技術,利用創新性的平臺化管理模式,打造「全國一體化醫療器械流通樞紐」,為醫療器械行業上下游提供覆蓋渠道、倉儲物流與配送、流通信息、資金等多方面的綜合管理服務,併爲終端醫療機構提供院內醫用耗材集約化管理服務,打通醫療器械流通鏈條的「最后一公里」。在縱向的產業鏈方面,公司與眾多生產廠商與醫院開展深度合作,平臺化管理模式降低上游生產廠商對銷售渠道的管理難度,克服傳統管理模式下「單一廠商、單一區域」帶來的諸多問題,減少管理成本的同時提高管理效率;橫向產品覆蓋方面,不同於傳統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經營單一產品、服務單一科室」的運營模式,公司為醫療機構客户提供品種多元化、科室全覆蓋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滿足全院多科室的不同採購需求。此外,公司通過為終端醫療機構提供院內醫用耗材集約化運營管理服務,進一步解決傳統管理模式下醫院需對接眾多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才能滿足全院產品採購需求的問題。公司將「全國一體化醫療器械流通樞紐+最后一公里高質量服務」的創新管理模式與傳統的醫療器械流通業務深度融合,有效簡化了醫療器械產品的流通環節,提高了管理效能,推動行業整體向精細化、可追溯化方向發展。

(二)技術創新

發行人的技術創新主要是在傳統的醫療器械流通業務開展過程中廣泛應用信息管理等現代技術,以減少人工依賴和工作量,優化產業鏈的運行效率,降低成本。發行人針對醫療器械流通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運用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構建了醫療器械產品數字化供應鏈管理體系,開發了專業的醫療器械流通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自主研發的原碼解析技術,配合醫療器械唯一標識(UDI)的應用,對醫療器械產品進行一物一碼管理,解決了傳統流通環節中使用賦碼模式而產生的「一物多碼」問題,實現了以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為基礎的貨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集中管控,滿足了醫療器械流通過程中「合規、準確、可追溯、安全」的要求。

(三)服務創新

發行人將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與自身積累的管理經驗進行充分整合,推動數字化管理向終端醫療機構院內延伸,為終端醫療機構提供院內醫用耗材集約化管理(SPD)的現代流通服務,覆蓋從醫院採購到消耗結算的各個環節,打通醫療器械流通信息化管理的「最后一公里」,進一步提升醫療器械產業鏈中流通環節的效率。 發行人通過自主研發的醫用耗材集約化運營(SPD)管理系統一體化地統籌管理院端醫用耗材,實現對院內醫用耗材的日常採購、配送、使用、結算等過程的集中化和精細化管理,幫助醫療機構客户構建專業化、信息化的院內物流體系,提高了醫用耗材採購計劃的準確性,減少了院內庫存,優化了院內醫用耗材的管理,降低醫改后醫療機構面對的成本壓力,同時也提升了院內醫用耗材流通的效率。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188,247.40 萬元、1,544,326.90 萬元和1,792,275.10 萬元,2023 年度、2024 年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29.97% 16.06%2022年至2024年複合增長率為22.81%,報告期內公司業績增長較快。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2024 年修訂)》第四條相關規定,公司符合第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具體情況如下:

發行人選擇的具體上市標準

依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25年修訂)》,發行人選擇具體上市標準為: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累計淨利潤不低於 1 億元,且最近一年淨利潤不低於6,000萬元。 

根據容誠會計師出具的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公司 2023 年度、2024 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為 19,131.70 萬元和22,356.54 萬元,累計淨利潤為41,488.24萬元,符合上述標準。

3、實際控制人

建發醫療持有發行人股份的比例為 51.02%,系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建發集團和廈門華益工貿有限公司分別持有建發醫療 95.00% 5.00%的股權,建發集團持有廈門華益工貿有限公司 100.00%股權,因此,建發集團直接及間接持有建發醫療 100.00%股權;廈門市國資委持有建發集團 100.00%股權,間接持有建發醫療 100.00%股權,從而間接持有發行人51.02%股份。因此,廈門市國資委為發行人實際控制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