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2 01:01
證券時報記者 安仲文
儘管科技基金、醫藥基金仍排在業績榜單前列,但部分公募已開始逐步開啟防守思維。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多隻在9月19日、9月22日上市的熱門行業ETF,放緩了建倉速度。業內人士認為,基金在創新葯、科技等熱門賽道獲利豐厚之際,兑現收益並轉向防守的預期開始增強,新消費在盈利增長與充沛現金流的邏輯下,或具有更好的投資安全墊。
熱門主題ETF建倉趨緩
隨着股價熱度越來越高,熱門賽道ETF的建倉速度明顯慢了下來。
9月22日,南方國證港股通創新葯ETF即將上市交易,但其披露的信息顯示,在距離上市前僅一周的9月15日,該創新葯ETF持有的股票倉位僅約13%。科技類ETF方面,富國基金旗下的創業板軟件ETF將在9月22日上市,距離基金上市一周前的股票倉位僅為約10%。此外,富國機器人ETF在9月19日上市交易,但在距離上市還有一周時間的時候,該ETF的股票倉位也只有約17%。
業內人士認為,近期熱門主題類ETF建倉速度放緩,或與相關賽道基金漲幅過大有關。截至9月19日,今年以來科技類基金最強業績已達196%,醫藥類基金年內最強收益也超過170%。此前,行業主題類ETF的建倉速度快慢往往與當時賽道表現的快慢有關,行業漲幅相對較慢的時候,ETF建倉速度較快,當行業短期漲幅太快時,ETF上市交易前的建倉速度就放慢了。例如,在2025年6月底,當時創新葯基金獨享業績紅利,重倉算力、數字經濟的一些科技基金年內業績不佳,這為科技類ETF入市建倉提供了優勢。今年7月2日上市交易的匯添富恆生港股通中國科技ETF,在距離上市前一周,迅速將股票倉位買入至50%的比例。
此外,在2024年12月到2025年3月這段時間,在創新葯賽道股價尚未被充分挖掘時,相關ETF的建倉速度同樣很快。例如,在2024年12月27日上市的華泰柏瑞恆生創新葯ETF,在2024年12月20日股票倉位比例就已買至48%。
部分基金瞄準消費股
不僅熱門行業ETF放緩了建倉速度,一些重倉醫藥、科技的基金也在置換防守型品種。消費股IPO頻頻迎來公募基金認購以及批量出現在基金觀察倉位之中,或預示着基金經理接下來的佈局邏輯。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多隻醫藥主題基金開始瞄準消費股。例如,重倉創新葯的富國健康生活基金在其披露的隱形重倉股名單中,涵蓋了多隻新消費類個股,包括知名網紅餐廳綠茶集團、IP類潮玩企業布魯可、連鎖茶飲龍頭茶百道等港股標的。可以看出,這種醫藥主題基金開始買入消費股的情況,顯示出熱門主題基金在策略上有漸進式的變化。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前五個月的港股市場,少有公募基金抱團參與消費股的IPO認購,但到了6月底,不少公募開始入場消費品公司。6月30日上市的椰子水龍頭IFBH(一家植根泰國的即飲飲料及即食食品公司)就迎來了多家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外資基金的集體入局,包括南方基金、嘉實基金、廣發基金旗下廣發國際、瑞銀集團(UBS)、紅杉中國以及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投資的私募基金等。作為一家市佔率很高的椰子水品牌,IFBH公司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均實現了收入快速增長。
類似的是,6月底上市的港股新消費龍頭聖貝拉,亦迎來頭部公募基金入局。招股書顯示,華夏基金(香港)為聖貝拉的基石投資者,華夏基金(香港)為華夏基金的全資子公司,其認購聖貝拉477.05萬股,投資總額400萬美元。聖貝拉公司在中國連鎖高端月子中心領域具備競爭優勢,公司品牌包括62家自營中心及34家管理中心。
公募看好優質消費新增長點
消費成為公募基金防守的重要籌碼,不僅在於當前階段消費股相對低迷估值合理,也在於優質公司逐步展現新的業績驅動邏輯。
鵬華優選回報基金經理謝添元認為,今年三季度是行情分化的過程,年底的消費將更為理性,選擇好公司將更為重要。少數亮點公司的情緒外溢,拉動了一部分股票的走強,但這是過於樂觀的預期。隨着潮水階段性退去,部分前期主題化、概念化標的,可能會很長時間被冷落,而盈利持續增長的真成長股將繼續向前。
摩根士丹利基金相關人士判斷,新消費一方面新在更重視消費體驗而非單純的實物購買;另一方面則新在部分賽道的龍頭品牌「新」登資本市場,關注度高,引發了抱團效應,對於此類板塊可以持續跟蹤,但依然要權衡估值和基本面的狀態,理性更新投資框架。新消費以及部分消費股不但牢牢佔據國內市場主導地位,海外市場拓展也極為順利,成為上市公司業績新的增長點。
嘉實新消費股票基金經理譚麗認為,消費賽道下半年需求端的政策會更加明朗,有利於形成更加理性的市場競爭,消費行業也同樣會出現盈利的改善。疲弱的經濟環境往往能帶來競爭格局的改善,逼迫企業更加重視產品創新以及提高經營效率,這都是消費賽道未來盈利增長的根基。消費行業具有最廣闊的內需市場,部分企業甚至開始走向國際市場,同時不少消費品公司具有很好的盈利模式、充沛的現金流以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這些都逐步顯現出消費行業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