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1 20:00
(來源:MBMC美順)
中國電商平臺蘑菇街(NYSE: MOGU)近日日宣佈公司董事會批准最多 2000 萬美元資產投資比特幣、以太坊和 Solana 等數字貨幣及相關產品,旨在多元化財庫並支持 AI 業務發展,授權主席 Chen Qi 決定收購時機和金額。
蘑菇街最新發布的聲明表示,董事會認為,通過將數字資產納入其核心資產,公司不僅可以多元化金庫持有規模,還可多元化對下一代AI產品與服務所必需的運營能力。
受此消息影響,蘑菇街股價今天開盤一度暴漲近200%。
蘑菇街創立於2011年,曾是佔據女生購物C位的品牌,亦是屬於80后、90后女生的「回憶殺」。但風口上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2013年淘寶對導購鏈接的一場封殺,迫使蘑菇街提前結束社區模式,倉促轉型電商平臺,如今已成了Z世代眼中陌生而遙遠的名詞。
「當時是生存問題,容不得我們去想長期的夢想,只能活下來再説。」回想起當年的轉型,蘑菇街CEO範懿銘語氣平靜。
十多年過去,互聯網的潮水一浪高過一浪。拼多多崛起了,小紅書火了,直播電商井噴了,蘑菇街卻仍在摸索。這是一家在商業上看似「沒那麼正確」的公司,一家賬面現金甚至比市值還高的公司。資本市場對它充滿疑惑,但它卻仍未徹底離場。
2023年3月,範懿銘成為蘑菇街的新任CEO。上任兩年多以來,他一直帶領團隊探索平臺業務以外的增長曲線。從去年6月開始嘗試,蘑菇街以MCN的模式將團隊的服務能力外延至抖音、快手、小紅書,在充分測試后,果斷放棄了抖音、快手這些更具規模的平臺,全力押注小紅書。
2023年4月,由蘑菇街孵化的AIGC應用WeShop唯象發佈上線,該應用可以生成電商商品圖及視頻,主要服務於海內外電商商家,在全球獲得近百萬用户。
從明星電商平臺到「為他人做嫁衣」的服務商角色,蘑菇街真的甘心嗎?
面對時代周報記者的提問,範懿銘坐了下來,用近1個小時的深度訪談,講述蘑菇街過去十年的風光與遺憾,坦誠迴應外界的質疑,也詳細透露他如何思考蘑菇街的未來。
「過去十年,我們確實錯過了很多風口,也踩過很多坑。但我們現在知道了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範懿銘坦言,蘑菇街在不斷試錯中,終於明確了自己不要什麼。
如今,留在牌桌上的蘑菇街,已經明確了自己要什麼。在新的時代洪流中,屬於他們的機會到底是什麼?
十年浮沉,進軍AI
01
蘑菇街曾一路站在風口,卻似乎屢次踏空,跌跌撞撞走到了今天。
2018年12月6日,蘑菇街在紐交所正式掛牌,成為「中國時尚科技第一股」,背后站着騰訊、高瓴、紅杉等資本巨頭。那時候的蘑菇街,聚集了超過5萬名時尚達人和近2萬名主播,風光無限。
範懿銘回憶起最風光的日子,言語間流露出幾分感慨:「2013年之前,大家都是先逛蘑菇街、美麗説,再去淘寶購物。」
但好景不長。2013年,淘寶封殺外鏈導購,切斷了蘑菇街的生命線。自此之后,蘑菇街便在轉型之路上頻繁搖擺,付出巨大代價。蘑菇街不得不迅速轉型為以內容為基礎的電商平臺。
為尋求規模效應,蘑菇街選擇了與昔日競爭對手聯手,但結局並不如預期。
2016年,蘑菇街迎來了轉型道路上最重大的併購事件:與美麗說合並。彼時,美麗説簽約了多名頂流明星代言人,還佈局了多個熱門綜藝節目,投入巨大。合併本為強強聯合,卻意外導致內部資源嚴重分散,「我們做了差異化運營,美麗説做白領羣體,蘑菇街做年輕學生羣體。但實際上用户畫像極其相似,最后彈藥分散、團隊內耗嚴重。」
範懿銘坦言,當時沒有快速止損的決心。「市場用户心智都砸進去了,合同也沒結束,非常燒錢,很捨不得直接停掉,這就是沉沒成本。」最終,蘑菇街因為迟疑而錯過了2017到2019年電商行業高速增長的黃金窗口。
資本環境的收緊更讓問題加劇,此后蘑菇街也曾短暫嘗試過低價模式,但很快發現這種模式與公司團隊基因完全不匹配。「團隊感到非常不適合,和我們的基因、價值觀都不匹配。」範懿銘回憶。
隨着行業進入電商直播時代,李佳琦、薇婭、辛巴等大主播搶走了所有目光,蘑菇街逐漸失去了在舞臺上的位置。2025年的今天,外界質疑聲仍不絕於耳。但現實情況是,蘑菇街並未離席。
「我們沒有消失,只是換了一種更適合我們的方式生存下來。」範懿銘説。
現在的蘑菇街開始做平臺業務以外的探索,一方面在積極擁抱AI和全球化,成立了WeShop唯象這個從內部孵化而來的創業團隊。
截至2024年9月,WeShop全球註冊用户近百萬,過半來自海外。依託蘑菇街深厚的時尚運營積澱,WeShop將AI技術深度嵌入用户洞察和時尚消費場景,成為時尚領域精準匹配用户需求的「隱形冠軍」。
另一方面,範懿銘正帶領團隊在穩住平臺業務基本盤的同時,去小紅書探索依靠自身審美與時尚基因的MCN新業務。
談起與小紅書的差異,範懿銘指出,蘑菇街以前叫社區電商,但本質上是電商。
「只是我們電商是用內容、用直播、用體驗的形式給用户創造購物體驗,我們從來沒有脱離購物場景。但小紅書是更純的社區。」範懿銘解釋稱,購物在小紅書里屬於附帶需求,社區的互動和分享是主需求。
如今,無論是成為服務全球商家的AIGC工具,還是成為小紅書平臺的服務商,蘑菇街都在進行更接地氣的新業務探索。
過去數年頻繁搖擺的代價,讓蘑菇街在今日的競爭中愈發清醒。「我們過去確實錯過了很多風口,也踩了很多坑。」範懿銘説,「但好在現在我們清楚了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放棄抖快,只做小紅書MCN
02
在經歷了多年的不斷試錯、資本的追捧和冷靜之后,蘑菇街正走在一條更務實的新路。範懿銘的辦公室里至今還擺放着多個版本的蘑菇街封面,其中不乏如今正當紅的流量明星。
回憶起一年多前MCN新業務押注小紅書的決定,範懿銘語氣依舊篤定:「小紅書是我們最擅長、也是最適合我們的機會。」
但做出這個決定並不輕松。2024年初,範懿銘接任蘑菇街CEO近一年,平臺業務日趨平穩,他和團隊都渴望探索出一個「能好好掙錢」的新業務。他們迅速嘗試了抖音、快手甚至視頻號等電商平臺,均未感覺「對」。
「我們團隊擅長的是審美、時尚內容,擅長非標的服飾、美粧這些品類。但這些優勢,在抖音、快手生態中無法發揮,因為那里的核心競爭永遠是低價標品。」範懿銘坦言。
2024年Q3結束后,範懿銘下定決心,MCN新業務全面押注小紅書。「這一次,團隊反而沒有任何猶豫,大家很快達成共識。」範懿銘説,「過去我們嘗試太多平臺,每次都想着‘都試試’,結果彈藥分散,什麼機會都沒抓住。這次我們徹底不一樣了,我們明確了,MCN業務只做小紅書。」
範懿銘分析稱:「1000億交易規模對應1.2億日活,這個比例意味着小紅書的滲透率遠未飽和,市場規模至少還有翻倍甚至更多空間。小紅書的商業化進程並不慢,社區與電商之間的界限已經逐漸模糊,電商滲透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在他看來,抖音的興趣電商閉環邏輯已經成熟且自洽,但小紅書不同,后者對內容電商心智的構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恰恰意味着蘑菇街還有很大的機會空間。
「我們知道,MCN業務不All in根本做不起來。」面對記者對押注單一平臺風險質疑,範懿銘毫不掩飾自己的堅定,「我們是創業,尤其是新業務,我們根本不用考慮押注一個平臺的風險。你都還沒做起來,去想這些有什麼意義?」
MCN新業務的商業邏輯也十分鮮明——圍繞主播選品,而非圍繞商品。「做非標品電商,人比貨更重要。如果只圍繞貨招商,最終會陷入商品同質化競爭,誰也跑不出來。」範懿銘表示。
新業務搭建一年多以來,截至2025年6月,蘑菇街MCN已躋身小紅書MCN賽道前三。「去年目標是前十,今年我們直接定了第一,保底前三,因為只有頭部玩家纔有規模和利潤。」範懿銘表示。
在範懿銘眼中,蘑菇街與小紅書天然契合。「我們團隊擁有審美基因和時尚基因,我們比較擅長非標的服飾和美粧類目。抖音快手基本上都是低價標品邏輯,這個邏輯我們是不擅長的,我們團隊的基因也決定了,小紅書是我們最適合的。」
曾經野心勃勃、總想與巨頭一搏的蘑菇街,如今只專注於做自己擅長的事,放棄了「什麼都想要」,專心成為精準賽道上的頭部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