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交531億罰款,前華人首富歸來!

2025-09-21 17:59

(來源:不良資產行業觀研)

來源丨知局

來源丨知局

2025年8月,香港金融圈因一則消息暗流湧動。

隨着《穩定幣條例》正式落地,77家機構扎堆申請穩定幣牌照,從中國銀行(香港)到螞蟻、京東、小米等科技企業,都想在這條新賽道分一杯羹。

而在這場競逐中,一個特殊身影的出現格外引人關注:出生於江蘇連雲港、財富規模達900億美元的華人首富趙長鵬。

這位曾與命案重犯同監、剛結束美國牢獄生涯的行業大佬,選擇在此時現身香港,用兩場公開對話攪動了整個加密領域的神經。

回國演講

對關注加密領域的人來説,趙長鵬的公開活動從不是「名人站臺」,而是尋找財富邏輯的窗口。

2025年8月下旬,他在香港的兩次亮相,每句話都被業內反覆拆解。8月27日「加密金融論壇2025」上,面對香港大學副校長林晨,趙長鵬毫不避諱地談及過往:「上一屆美國政府的決策,從我的經歷來看不夠周全,畢竟我曾因相關事件在美國入獄,有資格説這句話。」

話鋒一轉,他對現任美國政府的評價截然不同:「他們懂商業,清楚 Tether(泰達幣)對美元的價值。」

這個被趙長鵬提及的「Tether」,並非天津泰達相關主體,而是2014年由iFinex旗下泰達公司推出的加密穩定幣(代碼USDT)。

其核心特性是「錨定1美元」,發行方稱每發行1枚USDT,就對應1美元的資產儲備。

而趙長鵬拋出的一組數據,更暴露了其與美元的深度綁定:「目前超千億美元的USDT資金,正流向美國國債市場。」

這一説法並非空穴來風。

中國銀行研究院報告顯示,全球99%的穩定幣錨定美元或美元資產,僅USDT與USDC兩大幣種,就佔據全球2400億美元穩定幣總市值的90%。

趙長鵬口中的「賺錢邏輯」,本質是依託穩定幣與美元資產的關聯,這也是他選擇在香港發聲的核心原因。

趙長鵬的「擇時迴歸」,精準踩中了香港加密監管的關鍵節點。

2025年5月,香港立法會通過《穩定幣條例》,8月1日正式生效。

這是全球少數為穩定幣量身定製的法定監管框架,既劃清了合規紅線,也首次賦予穩定幣「合法身份」。

政策落地的威力立竿見影。

僅8月上旬,就有77家機構明確表達申請穩定幣牌照的意願。

這些申請者覆蓋了金融與科技兩大領域:傳統金融端,中國銀行(香港)、渣打銀行(香港)等巨頭想借穩定幣打通「傳統金融+加密」的通道;

科技端,螞蟻、京東、小米則試圖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在新領域搶佔先機。

在這樣的市場熱度下,趙長鵬的出現絕非偶然。

作為曾打造全球最大加密交易所幣安的核心人物,他對「監管與市場的平衡點」有着深刻理解,香港的《穩定幣條例》既解決了加密貨幣長期面臨的「合規痛點」,又保留了市場活力,恰好為他的復出提供了最佳土壤。

從移民少年到加密首富

趙長鵬的人生,比加密貨幣的價格波動更富戲劇性。

1977年,他出生在江蘇連雲港一個教師家庭,11歲時隨家人移民加拿大温哥華。

高中時期,他靠在麥當勞、加油站兼職補貼家用,卻憑着一股韌勁考入麥吉爾大學計算機系。

大學畢業后,趙長鵬的職業路徑清晰指向「金融+技術」:先在東京證券交易所開發交易訂單系統,后加入彭博研發期貨交易軟件。

2005年,他回到上海創辦富訊信息,專為金融經紀人做高頻交易系統,彼時的他還未接觸加密貨幣。

真正的轉折點在2013年。

這一年,趙長鵬第一次接觸比特幣,隨后加入Blockchain.info,又出任OKCoin首席技術官。

2014年,他做出了一個讓身邊人震驚的決定:賣掉上海的房子,把所有錢投入比特幣。

「當時沒人看好,但我相信這種技術能改變金融格局。」后來他在採訪中回憶。

2017年,趙長鵬離開OKCoin,創立幣安。

僅僅7個月后,幣安通過ICO融資1500萬美元,憑藉每秒140萬次的交易速度,迅速吸引600萬用户,2018年4月就成為全球最大加密交易所。

2018年2月,《福布斯雜誌》將他列為「加密貨幣首富」。

2021年12月,他的財富飆升至900億美元成為華人首富,躋身全球十大富豪——從上海賣房到華人首富,他只用了7年。

但巔峰過后是急轉直下。

2022年,比特幣價格暴跌,趙長鵬的財富一夜蒸發856億美元;

2023年6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以13項指控起訴幣安與趙長鵬;

同年11月,他卸任幣安CEO,承認公司違反反洗錢法,支付43億美元罰款;

2024年4月,他因洗錢罪被判4個月監禁,在加州監獄度過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光,直到9月才刑滿釋放。

最新表態

2025年9月11日,趙長鵬在社交平臺「X」上的最新發言,再次引發行業關注。

他在文中強調:「創新是經濟增長的引擎,而保護主義只會阻礙發展,最終損害普通人的利益。」

這番話並非空論。

據「商務聯盟」新聞網披露,趙長鵬正推動一項由YZiLabs支持的10億美元戰略,目標是「重塑加密貨幣行業的合規生態」。

與此同時,他還在慈善領域發力,通過支持「海倫・凱勒倡議」,推動教育與無障礙事業發展。

對普通人而言,趙長鵬的復出與香港加密市場的升溫,或許意味着新的機會,但更需警惕風險。

當前加密領域信息混雜,尤其是涉及資金投入時,必須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多方驗證信息。

畢竟,在這個曾讓趙長鵬一夜暴富又一夜跌落的領域,沒有絕對的「穩賺不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