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iPhone17首銷標準版搶手Pro遇冷,黃牛拒收Pro恐虧本

2025-09-21 11:20

如果大家仔細關注這幾年iPhone系列手機的銷量,就會發現在中國市場,最搶手的,第一是Pro系列,然后纔是Max系列,再是標準版,最后是Plus。

所以過去幾年,每次當蘋果首銷時,幾乎都是Pro版等待時間最久,黃牛加價也願意最高,因為它相對而言,更受消費者喜歡,好出手。

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原因很簡單,Pro是各項功能的集大成者,又相對便宜,畢竟128GB最近幾年,都是7999元起步,而Max要到9999元去了,相差2000塊。

至於標準版,5999元起步,雖然便宜2000塊,但功能差距較大,高刷屏沒有,三攝沒有,運存小,芯片性能也差一些,所以肯定不那麼被人喜歡。至於Plus,就是大一點的標準版,更沒意思了。

但是,到了今年的iPhone17系列,情況完全變了。

在中國市場,最不受大家喜歡的,變成Pro版了,最受大家喜歡的變成了標準版了。

為何會這樣呢?最大的原因是價格,標準版5999元起,還是256GB的,而Pro則要8999元起,相差3000元,這個差距,已經能夠買一臺中高檔的安卓機了。

但是這3000元的背后,實際配置差距卻非常小,只有芯片、三攝的區別了,高刷、快充等,標準版都有了。

所以,首銷當天,很多黃牛聚焦在Appstore直營店外,只收標準版、Max版,至於Pro都説不要,説收了可能會虧錢,賣不掉。

我覺得,這對於為庫克而言,就有一點尷尬了,因為Pro明顯利潤更高,以往蘋果的的營收中,很大部分是Pro貢獻的,是其利潤保證之一。

但今年,標準版更搶手,而標準版價格低很多,配置又高很多,利潤率應該是最低的,它最搶手,對於蘋果而言,可不是什麼好事情哦。

蘋果想將標準版性價比提高,提升銷量,不曾想背刺了Pro,你説這尷尬不尷尬?甚至這麼一搞,去年的iPhone16 Pro直接就毫無性價比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