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1 15:35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2025年9月19日傍晚,西藏日喀則江孜縣熱龍鄉,海拔55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山脊線上,一條巨大的「五彩龍」騰空而起——户外品牌始祖鳥(ARC‘TERYX)聯合藝術家蔡國強,以火藥為筆、雪山為幕,完成了一場名為「升龍」的煙花藝術秀。
然而,這場被品牌方稱為「致敬高山文化」的營銷事件,卻在社交媒體引發軒然大波。
「高原山野能進行大型煙火表演嗎?」「喜馬拉雅地區生態脆弱,煙花燃放殘留物是否會給環境帶來長期的影響?」「是否會干擾野生動物棲息?」
面對質疑,主辦方曾解釋,「升龍」藝術項目所選用的煙花彩色粉均為生物可降解材料,並在國際奧委會及日本、美國、歐洲等多地的燃放驗證中,確認其污染物排放符合環保標準。本次燃放等級為V級(最低風險等級),噪聲與光污染均遠低於夜間焰火,避免了對環境和公眾的額外干擾。
在生態保護層面,項目團隊制定了「預防—監測—恢復」的全鏈條方案:燃放前已將牧民牲畜轉移至安全距離,並通過鹽磚引導鼠兔等小型動物離開燃放區,燃放后立即清理殘留物,並對草甸、農田進行翻土與植被修復,確保不留生態隱患。
但這樣的解釋,並未能平息大家心中的怒火和質疑。「始祖鳥豈能打户外牌破户外的山」「始祖鳥的煙花勸退了真正的户外人」等多個話題再次衝上熱搜。
曾憑藉「高端户外」標籤締造消費熱潮的始祖鳥,是否正在面臨消費者青睞熱潮的減退?
煙花熄滅,信任危機燃起
「在高原放煙花,無疑是在以環保為賣點的品牌臉上打了一巴掌。」資深户外愛好者張煜(化名)告訴有意思報告,「我們認同的‘無痕山林’理念,被一場秀炸得粉碎。」
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LNT),簡稱LNT,是始於美國的一種户外運動方式,旨在提醒人們在自然中活動時,關注並身體力行地保護與維護當地的生態環境。據始祖鳥官方微信公眾號信息,其去年底還在香格里拉開展過相關課程。
這也是更令消費者不滿的——始祖鳥一貫以「敬畏自然」作為品牌敍事核心,其官網長期置頂「負責任的製造」承諾,但這一回,卻在營銷端選擇「炸山」博眼球。
而據中國新聞周刊此前採訪植物學博士、野生動物攝影師等,多位受訪者均表示煙花秀恐怕會加重當地生態負擔。
隨着事件不斷發酵,9月21日凌晨,日喀則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佈情況通報稱,日喀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已成立調查組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覈查,后續將根據覈查結果依法依規處理。
始祖鳥也於9月21日早晨發佈致歉聲明,稱「誠懇接受所有批評和建議」「對自然的敬畏需要更加謙卑」,並承諾「將依據評估結果,展開及時有效的補救行動」。就此次爭議事件,有意思報告聯繫始祖鳥中國尋求進一步迴應,但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增長動能減弱
煙花爭議背后,始祖鳥的增長引擎正在失速。
始祖鳥母公司亞瑪芬體育財報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始祖鳥所在技術功能性服飾部門營收5.09億美元,同比增幅23%,但較上年同期下滑11個百分點。
同時,該部門的同店銷售增速同樣顯著放緩。2025年二季度,其同店收入增速為15%,較去年同期的26%下滑明顯;要知道在更早的2023年二季度,這一數據曾高達80%。
亞瑪芬體育在其2024年的財報中提到,始祖鳥在北美和大中華區更具知名度。2019年底,大中華區始祖鳥門店僅18家,2024年底增至75家,淨增57家,同期北美從24家增至65家,淨增41家。
這五年間,大中華區的開店速度比北美快出約4成,也間接反映出市場優先級——中國已成為始祖鳥最大且擴容最快的自營零售市場。
始祖鳥增速放緩的原因,一方面是品牌發展到了不同階段;另一方面,是市場環境變化和競爭加劇。
有業內人士指出,始祖鳥此前的高增速很大程度上,受益於市場紅利。「現階段,品牌難以維持過往30%以上的爆發式增長並非壞事,這其實可以看作是一個品牌走向成熟和穩定的標誌。」
同時,中國銀河證券《紡織服飾行業2025年中期報告》指出,國內户外服飾市場經過2020—2023年的高速增長后,滲透率提升,增量空間逐漸收窄,市場從「增量擴張」進入「存量爭奪」階段。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際對手還在加速入華:加拿大越野跑品牌Norda、挪威户外品牌NordaNorrøna、美國露營品牌Nemo、瑞典品牌Haglöfs,均在2024—2025年進入中國市場;本土品牌也向上突圍,探路者、凱樂石先后發佈「外骨骼智能設備」「極地科技」產品線,這無一不威脅着始祖鳥。
始祖鳥還能火多久?
面對增速放緩、競爭加劇的現狀,始祖鳥並非沒有行動,品牌正在積極尋找其第二增長曲線。
2025年4月,始祖鳥將傾注更多資源在登山鞋、越野跑鞋的研發推廣上。宣佈成立獨立鞋履業務部門,並由耐克老將Renée Augustine掛帥——她擁有在耐克超過10年的工作經歷及安德瑪戰略總監履歷。
然而,研究鞋的始祖鳥還是「新手上路」,部分消費者反映始祖鳥的鞋子存在開膠問題,還有消費者反饋始祖鳥的部分鞋型穿着時會磨腳、勒腳。這説明,製鞋將會是一條更難的賽道。
但光有產品還不夠,還需要配合營銷。回顧始祖鳥的來時路,從高端門店場景構建到 「山地課堂」 社羣運營,再到限定產品發售,營銷確實幫助了它很多。
2019年安踏集團牽頭收購其母公司亞瑪芬體育后,始祖鳥開啟中國市場的戰略重塑。提出 「Better(更好形象)、Bigger(更大面積)、Lower(更低樓層)」 三大落位戰略,徹底跳出傳統户外品牌的運營框架,明確以 「運奢」(運動奢侈品)為核心定位,瞄準一二線城市中產及以上客羣,開啟了從 「專業工具」 到 「身份符號」 的轉型。
2024年,發售龍年限定衝鋒衣,彼時二手平臺顯示,原價8200元的始祖鳥「龍年限定」衝鋒衣被炒到1.2萬元左右。「始祖鳥吊牌被炒到最高300元一張」也曾登上過微博熱搜第一。
「始祖鳥作為一個國際衝鋒衣頂流品牌,引進中國之后,通過營銷和流量投入成為所謂中產標配。但成也營銷,敗也營銷。」資深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告訴有意思報告,「網民對於這次煙花秀的滿屏譴責和厭惡,可以看到始祖鳥高調的營銷為其帶來了反噬。未來,始祖鳥需要迴歸專業,迴歸品牌初心。」
煙花散去,爭議未平。
煙花事件后,始祖鳥在社交媒體的口碑急速下滑。不少網友表示:「不會再買。」甚至,有網友已經在趕往退貨的路上,表示「不環保」。
海拔55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尚未恢復往日的寂靜,始祖鳥品牌的挑戰也纔剛剛開始。隨着增速放緩和競爭加劇,這個曾被中產捧上天的户外品牌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
在商業成功與生態責任之間,在專業信仰與大眾市場之間,始祖鳥需要找到更加平衡的前行之路。
作者:王涵藝
編輯:陳燕妮
運營編輯:肖冉
責任編輯:王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