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0 14:01
近日,金融監管總局公佈批文,批覆同意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人保健康」)運用自有資金2億元,投資設立人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
據悉,這是金融監管總局成立以來同意批覆設立的第一家非金融子公司。
險企積極佈局健康管理
據瞭解,2021年起,人保健康籌劃佈局建設健康管理公司。2025年,人保健康申請獨資發起設立人保健康管理公司,並於8月20日獲得金融監管總局批覆同意,近日批文予以公開。
人保健康黨委書記、總裁邵利鐸表示,此次人保健康獲批設立健康管理子公司具有里程碑意義,該公司將積極建設覆蓋全國的自有醫療健康服務網絡,升級優化集團統一健康管理平臺,逐步打造人保自有特色醫療、康復護理、慢病管理、藥品供給等服務供應能力,完善客户健康干預、體檢就醫等全流程服務。
保險公司涉足健康管理服務領域已有多年,相關動作包括入股醫療健康公司,與其他醫療健康機構合作,自建醫療健康管理機構等形式。
據券商中國記者查詢公開信息,太保壽險旗下有太平洋醫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太保健康管理(三亞)有限公司;陽光人壽間接投資設立海南縱橫欣和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海南陽光融和健康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並100%控股。
其他險企方面,醫療養老已成為中國平安的一大核心戰略,其整合供應方,打造醫療養老服務體系,構建覆蓋醫生、醫院、健康管理機構、藥店等的廣泛合作網絡,併爲個人客户及企業員工提供主動式醫療健康管理服務;泰康保險投資設立多家醫院和醫療中心、入主拜博口腔;陽光保險投資設立醫院;新華保險建立連鎖化的健康管理中心。2015年中國人壽集團投資入股康健國際醫療,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彼時其表示要發展從傳統的健康保險擴延到健康管理、健康服務的「大健康」。
風險減量的重要手段
事實上,健康保險+健康管理,構建大健康服務生態,早已成為保險業的共識。
早在2014年保險業第二份「國十條」《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即提到,鼓勵保險公司提供健康管理服務,支持保險機構參與健康服務業產業鏈整合。
2024年保險業第三份「國十條」《國務院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到,提升健康保險服務保障水平,推動商業健康保險與健康管理深度融合。
什麼是「健康管理」?為什麼要做健康管理?多份高層和監管部門文件中曾有闡述。
2020年9月原銀保監會《關於規範保險公司健康管理服務的通知》,將保險公司健康管理服務分為健康體檢、健康諮詢、健康促進、疾病預防、慢病管理、就醫服務、康復護理等七大類型。並指出,保險公司開展健康管理服務是通過對客户健康危險因素的干預,預防疾病發生、控制疾病發展、促進疾病康復,通過降低疾病發生率、提升健康水平,進而降低醫療費用支出。
天職國際金融保險業諮詢主管合夥人周瑾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通過預防性的健康管理服務,有利於做好客户健康狀況的篩選和定價,也可以及時採取干預措施減少疾病發生概率或降低治療費用,從而更好控制后端的賠付成本,這是壽險領域做風險減量管理的重要內容。
據瞭解,在國際成熟市場,健康管理是保險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並已證明能降低投保者的健康風險,降低醫療開支,減少保險理賠。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一份第三方獨立研究報告證明,由於健康管理公司的出現,健康保險公司的直接醫療開支降低了30%。
與此同時,健康管理也使得保險公司服務有形化,有效強化保險公司與客户之間的關係,提升保險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周瑾表示,從保險公司的健康險差異化競爭來看,產品的同質化很難避免,畢竟產品條款容易被模仿複製,而服務則是更加可以特色化和差異化的部分。但服務體系的打造則更需要下功夫,鏈接醫保、醫院、藥企等多方,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務,從而可以提高客户黏性。
人保健康提到,該公司正在構建「保險+健康服務+科技」新商業模式。其把健康管理服務作為風險減量的重要手段,構建覆蓋全流程的健康管理服務體系,降低客户疾病和失能風險發生率,助力人民羣眾從「被動醫療」向「主動健康」轉變。
利於更專業地提供健康管理服務
健康保險公司設立專門的健康管理公司,會有何不同?
周瑾表示,大健康「產品+服務」的生態下,配套的服務範圍,需要從原來防禦性的理賠服務,到提供診療預約和支付便利等服務,還需要逐步向前端轉移,覆蓋預防性的健康監測、體檢早診、疾病預防等日常性質的健康管理服務。「設立健康管理子公司,就是爲了更專業化地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務。」
人保健康對外表示,下一步,將以專業健康管理公司為抓手,加強健康保險和健康管理融合發展的生態佈局,進一步推動實現健康險商業模式由「傳統費用報銷型」向「管理式醫療」轉型,持續提升健康管理服務能力,為客户提供「醫+藥+康+護+健+險」閉環式健康醫療保障服務體系,降低疾病理賠支出成本。
在健康管理服務能力構建方面,該公司表示,全系統健康管理隊伍人數超400人,在全國建設63個企業聯合醫務室和31個健康管理中心,上線標準化健康管理產品760款,與體檢、齒科、眼科、康復護理機構、醫院藥店等機構廣泛合作。健康管理服務累計服務超1億人次,2024年健康管理服務收入超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