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1 09:09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曾敏 記者 王小龍 張佳星 周思同
上海,在世界經濟格局深刻演進的浪潮中,始終肩負起連接中國與全球的重要使命,以一座城市的開放與包容,實現與世界的互利共贏。
9月8日至12日,科技日報記者隨「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海主題採訪活動,走進陸家嘴金融城、浦東國際機場、洋山深水港、樂高樂園度假區等地,以及華勤技術全球研發中心(以下簡稱「華勤技術」)、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擎朗智能」),探尋這座城市在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的「活力密碼」。
全球資源「引進來」,大批外企首選上海落户
上海始終以開放之姿擁抱世界,不僅吸引大批外資企業落户,更堅定了外企在此長遠發展和加大投資的信心。
「今年1—7月,陸家嘴新增合同外資項目156個,同比增長18.92%;合同外資金額9.23億美元,同比增長14.37%。1—7月,實到外資6.33億美元,同比增長44.18%。」陸家嘴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周海東介紹,作為國內國際化程度綜合水平最高的CBD(中央商務區)之一,陸家嘴為全球企業提供了對外投資、戰略佈局與資源整合的一流平臺。
「公司在中國取得如此大的發展,與我們選址上海密不可分。」德碩管理諮詢(上海)有限公司大中華區董事長中野洋輔表示,「上海不僅匯聚了眾多優質客户與高端人才,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近10年來,我們的團隊規模擴張了2.5倍。未來,我們將持續加大在中國尤其在上海的投資,全面推進各項業務發展。」
步入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橋品匯),彷彿踏入一家「全球超市」。作為承接和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的主平臺,虹橋品匯以「6天+365天」的模式,匯聚了來自120個國家(地區)的6000多個品牌、85000多款進博會同款商品,真正實現「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成為上海推進國際貿易中心建設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優質的營商環境同樣吸引來重大國際項目落地。全球規模最大的樂高樂園落子上海金山,正是上海吸引外資的生動例證。近日,運營方正式公佈暑期數據:自7月5日開園以來,樂園人氣持續高漲,8月25日單日接待量創下新高,連續3天門票售罄,配套主題酒店一房難求。「上海市與金山區各級政府效率極高,給樂高集團和默林集團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上海樂高樂園總經理陳潔説,通過設立專項指揮部、開通審批「綠色通道」,金山區創造了令人矚目的「金山速度」,展現了上海服務重大外資項目的綜合能力。
中國創新「走出去」,「上海智造」閃耀世界舞臺
從「製造」到「智造」,上海企業正以技術創新與全球視野馳騁國際市場,實現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跨越。
「我們從進口零件,到中國改造,再到中國原創——這一切離不開‘中國中心’戰略的支撐。」上海施耐德工業控制有限公司總經理冒飛飛介紹,公司以「中國中心」戰略推動研發本土化,構建了以人才為基礎、創新為引擎,研、產、供、銷、服一體化的敏捷機制和強大生態圈,推動中國業務從國產化改進逐步走向原創引領。如今,中國已成為施耐德電氣全球四大研發基地之一,具備世界級的研發能力,擁有超過2200名研發工程師和3000多項專利,多項技術成功反哺全球市場。
華勤技術作為全球智能產品平臺型企業,以「1+5+5」全球佈局為支撐,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在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地建立China+VMI製造基地,穩步推進全球化戰略。華勤技術副總裁、董事會祕書李玉桃介紹:「2024年,我們印度工廠的智能終端發貨量已超過2000萬台,月峰值突破300萬台。」目前,華勤技術海外業務營收佔比達50%,客户遍及全球。以上海為研發和創新策源地,華勤技術正不斷將智能產品與先進製造體系推向世界,讓更多全球消費者見證「上海智造」的硬核實力與創新活力。
「運行總里程數突破400億米,約等於繞地球赤道行駛999圈」,在擎朗智能的總部監控大屏上,這組實時跳動的數字,記錄着中國服務機器人走向全球的腳步。「公司海外營收已佔總營收的一半以上。」擎朗智能COO萬彬介紹,目前,擎朗智能已在全球設立80多個運營中心,產品銷往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座城市,在服務機器人賽道實現了從技術追趕到全球領先的重大跨越,成為「上海智造」出海的又一亮眼名片。
服務體系「撐起來」,多維創新護航企業出海
中國企業揚帆出海,離不開穩健而高效的服務支撐。上海正通過金融開放、專業服務和通關便利化等多維創新,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化的「綜合護航體系」。
「依託於上海自貿區,企業無需實體出海,即可在上海蔘與離岸人民幣外匯交易,其在價格、產品和流動性方面已可與紐約、東京等成熟市場同台競技。」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金融市場部總經理楊京説。目前,上海已構建起較為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體系,通過互聯互通機制與境外市場深度對接,為人民幣國際化交易提供高效的清算平臺、託管平臺和交易平臺。
「當前中國企業出海已從早年的資產併購,轉向以自主創新和全球競爭力為驅動的主動佈局。」安永中國海外投資業務部全球税務主管呂晨介紹,依託全球網絡資源與本土實戰經驗,安永為企業提供從戰略規劃、供應鏈選址到ESG合規、數據安全的一站式服務,助力中企精準應對國際監管、快速融入當地市場。不少企業在出海后連續實現年均15%—20%的銷售增長,展現出「中國方案」的卓越韌性和國際競爭力。
通關效率體現「上海速度」。「如今我們6秒即可完成一件托運行李通關,300人航班全程海關環節不超過30分鍾。」浦東機場海關旅檢處處長夏謙介紹,2025年前8個月,浦東機場國際中轉貨物量達1.7萬噸,同比大幅增長153%,國際中轉貨物實現「秒級驗放、無感通關」。
數字背后,是上海與世界的深度互動和共生共榮。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製造」邁向「智造」、從服務本土到輻射全球,上海正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和持續創新的制度活力,書寫高水平開放與高質量發展的「中國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