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1 07:37
「億緯鋰能堅持合法合規經營,堅決擁護支持相關部門處理意見,公司對此事毫不知情,非常震驚。」就青海「礦霸」青海柴達木興華鋰鹽有限公司(下稱「興華鋰鹽」)被爆出非法填埋上萬噸危廢的事件,國內老牌鋰電池企業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億緯鋰能」,300014.SZ)如是迴應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
億緯鋰能目前正在轉讓其持有的興華鋰鹽49%的股權。1個月前的一紙公告顯示,公司正式放棄近4年前耗資2億元換取參股的這家鋰鹽標的。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興華鋰鹽被舉報非法掩埋大量工業危險廢物(簡稱「危廢」),上級部門責令其在中央環保督察前「未督先改」。然而,在中央環保督察進駐之前,興華鋰鹽「假整改、真轉移」,突擊將上萬噸量已偷埋的危廢挖出並易地填埋,對生態環境造成二次傷害。危廢填埋點距離柴達木盆地北緣重要的生態屏障——大柴旦湖直線僅數公里,由此可能引發大柴旦湖生態惡化。
該事件引發各方關注。據「海西發佈」消息,2025年9月19日,《無視中央環保督察 青海一「礦霸」非法填埋萬噸危廢》視頻、文稿在網絡發佈后,海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已成立海西州、大柴旦行委調查組赴現場開展覈查工作,並調集化工專業人員進行環境檢測,后續將根據覈查和檢測結果依法依規處理。
曾被列為青海省重點科技創新項目
興華鋰鹽成立於2016年3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該公司最初由大柴旦大華化工有限公司、柴達木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及自然人共同出資設立,經營範圍包括鋰鹽、硼化合物的生產、銷售。
成立之初,公司稱依託大柴旦鹽湖資源,搶抓海西大力推進高純氯化鋰、電池級碳酸鋰及其延伸產業機遇,實施年產1萬噸高純氯化鋰聯產2.5萬噸精硼酸項目,總投資6.47億元。
彼時,這一項目還被列為青海省、海西州政府、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重點科技創新項目。2016年年底,項目一期0.5萬噸高純氯化鋰聯產1.25萬噸精硼酸生產線投料生產;項目二期於2018年5月投產試車。
在全球能源轉型和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被譽為「白色石油」的鋰金屬在新能源產業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全球鋰資源主要以硬巖(鋰輝石、鋰雲母、透鋰長石等)和鹽湖滷水的形式存在,其中鹽湖滷水資源佔比超過60%。
USGS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鋰資源量約為680萬金屬噸,在全球排名中位居第六。不過,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今年的1月8日宣佈,我國鋰礦找礦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鋰礦儲量從全球佔比從6%升至16.5%,排名從世界第六躍至第二。
中國鋰資源儲備又以鹽湖資源為主,鹽湖資源約佔全國鋰資源總儲量的80%以上。其中,含鋰鹽湖主要分佈在青海、西藏。青海柴達木盆地中33個大小鹽湖是我國鹽湖滷水資源主要聚集地。
青海鹽湖目前則已成為國內碳酸鋰供給主力。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察爾汗、東臺吉乃爾、西臺吉乃爾、一里坪、大柴旦和青海巴倫馬海等六個鹽湖的多家公司生產碳酸鋰,已建成名義產能達17.9萬噸,
近年來,青海省也緊緊圍繞千億元鋰產業發展目標,加強鋰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開發,提升鋰產業發展規模。2021年,青海省政府發佈《青海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行動方案(2021—2035 年)》,提出到2025年鹽湖產業產值突破340億元,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建設初見成效;到2030年培育銷售收入超百億龍頭企業2-3家,鹽湖產業產值達到700億元,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建設初具規模;到2035年鹽湖產業產值達到1200億元,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基本建成。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2月8日,中國鹽湖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鹽湖」)已在青海省揭牌,這標誌着青海省的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正式起航。去年9月,鹽湖股份(000792.SZ)發佈公告稱,為加快共建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打造世界級鹽湖產業集團,公司實際控制人青海省國資委、控股股東青海國投與中國五礦擬共同組建中國鹽湖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鹽湖的生產基地包括全國最大、世界第二的可溶性鉀鎂鹽礦牀察爾汗鹽湖和大型硫酸鎂亞型鹽類綜合礦牀一里坪鹽湖,採礦面積近4060平方公里。
而此次涉事的興華鋰鹽所依託的大柴旦鹽湖坐落於柴達木盆地的北部區域,礦牀面積約240平方公里。大華化工享有大柴旦鹽湖採礦權,採礦權面積為89.7505平方公里。興華鋰鹽正是在大柴旦鹽湖進行提鋰生產的主要企業。
「海西發佈」2021年底的一篇文中顯示,由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相關團隊研發的多組分協同溶劑萃取—水反萃清潔提鋰技術成功通過評審,為高鎂鋰比鹽湖鋰資源的高效清潔利用提供了新途徑。該技術於2021年4月在興華鋰鹽開展了年產50噸氯化鋰中試試驗。
團隊專家彼時表示,未來合作企業將繼續進行萬噸級生產線技術改造,引領青海高鎂鹽湖鋰資源高效、清潔利用產業發展。
億緯鋰能4年前入局
澎湃新聞記者查閲發現,興華鋰鹽目前由深圳市曉舟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曉舟投資」)和億緯鋰能分別持有51%和49%股權。而就在1個月前,億緯鋰能正式披露轉讓其全部股權。
8月21日,億緯鋰能公告稱,公司與西藏碩貝德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碩貝德控股」)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將所持興華鋰鹽49.00%的股權,按照6億元的價格轉讓給碩貝德控股,曉舟投資放棄本次股權轉讓的優先購買權。
碩貝德控股也是A股天線龍頭惠州碩貝德無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碩貝德」,300322.SZ)的控股股東,朱坤華為實際控制人。碩貝德和億緯鋰能同爲惠州上市企業,朱坤華本人也出生於惠州。
當時公告中提到,興華鋰鹽的股權權屬清晰,不存在抵押、質押或者第三人權利,不涉及重大爭議、訴訟或仲裁事項,不存在查封、凍結等司法措施。交易完成后,億緯鋰能將不再持有興華鋰鹽的股權。
就此次股權轉讓,億緯鋰能在公告中給出的理由是:根據公司經營發展需要對公司業務進行的合理調整,旨在進一步優化公司資產結構,集中優勢資源發展主營業務,符合公司整體發展戰略的需要。
截至目前,億緯鋰能尚未進一步披露該筆交易的后續進展。
儘管億緯鋰能似乎正在切斷和興華鋰鹽這家公司的關聯,但其和興華鋰鹽此前的實控人趙朋龍及其他相關公司仍有深度交集。
億緯鋰能深入大柴旦鹽湖佈局鋰資源是在2021年。彼時鋰價正處於峰值的狂歡中,電池企業出於成本控制、供應鏈穩定等多種因素,自然也在尋覓進入上游的機會。
2021年7月,億緯鋰能收購大華化工5%股權,同時其控股股東西藏億緯控股收 購大華化工29%股權,成為大華化工的第二大股東。
2022年1月,億緯鋰能通過競拍獲得青海柴達木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興華鋰鹽35.2857%的股權,同時受讓股東翟衍鴻所持興華鋰鹽13.7143%的股權,斥資2億元合計獲得興華鋰鹽49%股權。收購完成后大華化工持有興華鋰鹽 51%,億緯鋰能持有49%。
2年之后,興華鋰鹽股權結構再度生變。2024年1月,大華化工將其持有的51%股權全部轉讓給曉舟投資。曉舟投資由兩名自然人持有,實控人周文川也是美瑞健康國際(02327.HK)總裁、CEO,美瑞健康國際的業務板塊則涵蓋健康醫療、健康生活和工業大麻領域。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億緯鋰能在2021年7月同時收購了大華化工下屬的金崑崙鋰業28.125%股權,並與金崑崙鋰業成立新合資公司金海鋰業,億緯控股80%、金崑崙鋰業參股20%。
根據當時公告,金崑崙鋰業主營業務是金屬鋰,規劃年產能3000噸,當時已有年產能1000噸。億緯鋰能與金崑崙鋰業簽署《投資協議書》,成立合資公司金海鋰業,擬分期投資不超過18億元建設年產3萬噸碳酸鋰和氫氧化鋰項目,其中第一期建設年產1萬噸碳酸鋰和氫氧化鋰項目,項目建設期不超過36個月。
截至目前,億緯鋰能在金崑崙鋰業、金海鋰業中的股權仍保持不變。
儘管佈局大柴旦鹽湖鋰資源近4年,並且與大華化工旗下包括興華鋰鹽等公司均有交集,但億緯鋰否認對興華鋰鹽長期非法填埋危廢的情況知情,該公司對澎湃新聞記者回應稱「非常震驚」。
億緯鋰能正在以6億元的價格將所持興華鋰鹽49.00%的股權轉讓給碩貝德控股,曉舟投資放棄本次股權轉讓的優先購買權。
2024年1月之前,興華鋰鹽法定代表人為趙朋龍。在大華化工將興華鋰鹽51%股權轉讓給曉舟投資之前,趙朋龍也是興華鋰鹽實控人。目前,大華化工、金崑崙鋰業實控人也均為趙朋龍。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2021年11月,趙朋龍因涉嫌行賄罪被留置,后因犯單位行賄罪(行賄青海省高院法官及海西州官員)被判刑。之后又因涉嫌「非法生產、買賣、運輸製毒物品罪」被立案偵查。趙朋龍被查后,委託鄭淑蓓負責管理其企業。
據反映,趙朋龍與其委託的企業負責人鄭淑蓓被指實施各種手段,先后有多位投資合作對象聲稱被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