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1 07:20
(來源:我的電池網)
導語丨mybattery
伊維經濟研究院院長吳輝介紹,2023年中國鈉離子電池實際出貨量僅為0.7GWh,2024年中國鈉離子電池實際出貨量約為3.7GWh,同比增長428%,2025年上半年鈉離子電池出貨量3.5GWh。
電池百人會-電池網9月20日訊(林音 四川遂寧 圖文直播)9月18日-20日,「2025遂寧國際鋰電產業大會」在四川遂寧召開。本屆大會以「鋰向新質智勝未來」為主題,聚焦鋰礦資源、液態鋰電池、固態電池、鈉電池、儲能等熱點賽道和話題,特邀中國、俄羅斯、印度、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海內外大咖精彩分享,特設新品技術展示、供需資源對接、產業基金專題對接、園區參觀等環節,匯聚行業知名院士、專家、產業鏈上市公司、專精特新企業、國內外投資機構等400+各界人士,共同探索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推動上下游供需共振,促進產業創新升級。
伊維經濟研究院院長吳輝
20日上午,伊維經濟研究院院長吳輝在本次大會鈉電池分論壇上作了題為《鈉離子電池市場機會研究》的主題演講,分享了鈉離子電池當前和未來產品優缺點研究、鈉離子電池產業化現狀研究、現狀下的市場機會研究等,電池網摘選了其部分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講鈉電池的市場機會,我覺得一定要弄清楚其優缺點,不僅是看現在,還要看未來。」吳輝在論壇上表示,鈉離子電池的出現,正在重塑整個電池產業鏈。
2025年上半年鈉電池出貨量3.5GWh
與傳統鋰離子電池相比,鈉離子電池的電芯結構基本保持不變,但在正極材料上採用鈉金屬化合物,形成層狀氧化物、聚陰離子、普魯士藍類「三足鼎立」格局;負極材料則多為硬碳、軟碳等非石墨材料;隔膜空隙變大;電解液也變為低濃度的鈉鹽電解質;集流體更是將負極銅箔換為鋁箔。這些變化不僅降低了成本,還提升了電池的安全性和適應性。
從性能角度來看,鈉離子電池在多個方面展現出獨特的優勢。其能量密度雖然相對鋰離子電池略低,但已能達到約100-160Wh/kg,且隨着技術進步仍有提升空間。循環次數可達2000-6000次,部分產品甚至能達到8000次,遠高於鉛酸電池的300-500次。
在低温環境下,鈉離子電池的性能尤為突出,在-20℃環境下,容量保持率可達85%以上,部分產品在-40℃仍可放出70%-80%的容量,這一特性使其在北方寒冷地區以及需要低温啟動的設備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此外,鈉離子電池還具備良好的倍率性能,能夠快速提供大電流,滿足汽車啟停系統瞬間啟動的需求,適配輕型電動車短距出行場景,例如寧德時代的鈉新-24V重卡啟駐一體蓄電池已實現-40℃整車一鍵啟動。
據吳輝介紹,2023年中國鈉離子電池實際出貨量僅為0.7GWh,2024年中國鈉離子電池實際出貨量約為3.7GWh,同比增長428%,2025年上半年鈉離子電池出貨量3.5GWh。
從技術路線來看,2024年層狀氧化物鈉離子電池出貨量最大,約2.63GWh,市場份額為71.1%;2025上半年聚陰離子佔比提升明顯,普魯士系列佔比仍然較低。
從應用領域來看,儲能是目前鈉離子電池的主要應用方向。2024年鈉離子電池儲能領域出貨量最大,約2.3GWh,市場份額為62%;2025上半年鈉離子電池儲能、輕型動力、汽車、其他(啟停等)領域市場份額分別為55.2%、20.4%、8.9%、15.5%。
從材料方面來看,2025上半年,全球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出貨量達1.2萬噸,其中聚陰離子材料發展加速,出貨量超過層狀氧化物,達0.75萬噸;全球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出貨量達0.53萬噸,以硬碳為主,出貨量為0.5萬噸;全球鈉離子電池電解液出貨量為0.5萬噸。
「維科技術、比亞迪、寧德時代、海四達、中科海鈉等企業均推出了各自的鈉離子電池產品,並在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倍率性能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吳輝表示,同時,在鈉離子電池材料領域,珈鈉能源、容百科技、鈉創新能源等企業在正極材料方面佔據領先地位;佰思格、天目先導、貝特瑞等企業在負極材料方面表現出色;藍固新能源、珠海賽緯、天賜材料等企業在電解液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這些企業的積極參與,為鈉離子電池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鈉電池長期機會在於降本
需要注意的是,鈉離子電池的發展也面臨着一些挑戰。在吳輝看來,鈉離子電池短期依靠倍率性能和低温性能優勢能佔據部分細分市場,長期來看,唯一的機會在於降本。隨着成本的降低將進一步推動鈉離子電池的市場應用和產業發展。
據吳輝分享的數據顯示,以聚陰離子+硬碳技術路線的鈉離子電池為例,根據2024年公開數據測算,鈉離子電池的BOM成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集流體和其他輔材)約為0.31元/Wh;製造成本(人工成本,廠房、設備、能源、環境成本)共計0.13元/Wh;其他成本(管理費用、資金使用成本等)約為0.01元/Wh。
「目前鈉離子電池的總成本約為0.45元/Wh。」吳輝提到,從目前情況來看,鈉離子電池的成本優勢確實並不明顯,並且結合碳酸鋰價格的展望,其相對優勢的體現也有較大的困難。
不過,參照鋰電池發展途徑,其成本降幅50%來自於材料體系,30%來自於規模效應,未來通過優化正負極材料技術,開發廉價原材料;規模化生產,提高單線產能、產能利用率;一體化佈局,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環節等方式能夠有效地降低鈉離子電池的總成本。
吳輝講道,2025年上半年鈉電池電芯價格同比下降23%,均價在0.4-0.55元/Wh;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均價3.9萬元/噸,同比下降18.8%;聚陰離子正極材料均價2.4萬元/噸,同比下降33.3%;負極材料均價2.5萬元/噸,同比下降28.9%;電解液均價2.7萬元/噸,同比下降25%。
鈉電池現狀下的市場機會
「隨着成本的降低將進一步推動鈉離子電池的市場應用和產業發展。」吳輝在論壇現場進一步分析鈉離子電池在現狀下的市場機會。
低成本優勢:儲能+輕型電動車+微型電動汽車(A00級)
鈉離子電池低成本、強寬温性能、高安全性的特性將使其在特殊儲能場景和小規模儲能場景率先得到應用,隨后憑藉成本降低、工藝提升放大至大型儲能場景。2024年以來中科海納、維科技術、立方新能源、煦達新能源等企業中標多個鈉離子電池長時儲能項目。
憑藉在快充性能、低温性能等方面的優勢,鈉電池尤其適合搭載輕型電動車,目前華宇鈉電、超鈉新能源、眾鈉能源、盤古新能源等企業已實現輕型電動車裝車。隨着鈉電池生產成本的下降,未來鈉電池將逐漸實現在中高端輕型電動車市場上對鋰電池的替代。
A00級微型電動汽車對電池價格比較敏感,鈉離子電池降本空間廣闊,在未來有望實現對磷酸鐵鋰電池的部分替代。2024年鈉離子電池A00級乘用車銷量突破200輛,帶動鈉離子電池裝機量超3.7MWh,寧德時代、孚能科技、中科海鈉3家企業實現裝車配套。隨着寧德時代鈉離子電池技術在驍遙超級增混電池上落地應用,鈉離子電池將在除A00級之外的車型使用,進一步擴大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份額。
倍率性能:汽車啟停、電動工具等
隨着鈉電池在低温性能、倍率充放電、循環壽命等方面持續優化,鈉電池已能滿足汽車/摩托車啟停對瞬時大功率輸出和長期穩定性的要求,在汽車啟停市場的應用目前已處於快速發展和市場導入的關鍵階段,德時代的鈉新-24V重卡啟駐一體蓄電池已進入量產階段;比亞迪商用車的鈉電啟停測試取得了顯著成果;超威旗下正效新能源已完成搭載於重汽、解放等多種車型的實測認證;希倍動力與福田汽車合作,共同開發24V啟停系統、駐車電源和混合動力輕卡項目等。在摩托車啟停市場的應用也已處於起步階段,鈉壹新能源已向東南亞、西非等市場交付鈉電訂單;猛獅已向歐洲出口幾十萬只啟動鈉電池,主要用於汽車、摩托車啟動電池市場;聚焦摩托車啟動電池市場的華威電源,也已經實現鈉離子電池產品出口。
低温性能:北方市場等
北方地區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工業基地,鈉離子電池的應用市場前景廣闊。
首先,北方地區冬季寒冷,低温環境對電池的性能要求更高,而鈉離子電池在低温環境下表現優異,具有更好的充放電性能和穩定性,能夠有效應對嚴寒天氣對電池性能的影響。目前,已經有多氟多、易事特鈉電、超鈉能源、鵬輝能源、松寶新能源、星空鈉電、青鈉科技、安鈉能源等多個鈉電企業在北方完成鈉離子電池冬測,且相關測試效果良好。
其次,北方地區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但存在間歇性和不穩定性等問題,鈉離子電池作為大規模儲能解決方案,成本低廉且安全性高,非常適合用於平滑可再生能源輸出,提高電網穩定性。另外,在工業應用領域,北方地區重工業集中,對儲能需求旺盛。以鋼鐵、化工等高耗能行業為例,通過配置鈉離子電池儲能系統,可以實現削峰填谷,降低用電成本。同時,北方地區冬季供暖需求大,傳統燃煤供暖方式面臨環保壓力。鈉離子電池與電供暖系統相結合,不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還能減少碳排放。
吳輝最后總結道,「鈉電池要做到產業化,一定是要降本的。至於怎麼降本,企業人更清楚,最重要的是靠技術+規模,這兩個是降本最核心的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