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環球下周看點:美聯儲最青睞通脹指標將出爐 投資者聚焦后續寬松節奏

2025-09-21 01:00

財聯社9月21日訊(編輯 牛佔林)美聯儲降息提振投資者樂觀情緒,美國股市本周收於創紀錄高位,他們認為美聯儲還將繼續降息,並推動市場漲勢持續。

標普500指數周五續刷歷史新高,今年以來累計上漲逾13%。交易員目前預計10月和12月將再次降息,美聯儲也暗示未來將進一步下調利率,以支撐疲弱的勞動力市場。

分析師指出,降息有望利好對利率敏感的板塊,包括小盤股和非必需消費品股。若寬松政策能轉化為更低的按揭貸款利率和更強勁的經濟活動,房屋建築商的股票也將受益,從而提振低迷的房地產市場。

SoFi投資策略主管Liz Thomas表示:「本周的市場主旋律是,我們迎來了降息,而且還將迎來更多次降息。市場對此相當滿意,我們又重回降息帶動的漲勢。」

展望下周,經濟數據方面,投資者最為關注的還是8月PCE通脹數據,這是美聯儲最青睞的通脹指標。市場將繼續評估關税是否推高了物價水平,如果跡象表明影響有限,那麼這將被視為為進一步降息掃清障礙。

美聯儲理事史蒂芬·米蘭周五首次公開發表貨幣政策立場時強調,特朗普推行的大範圍關税並未推高通脹,因此應當迅速大幅降息,以防美國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惡化。

米蘭計劃下周一在紐約經濟俱樂部發表演講,系統闡述自己的經濟觀點,並「詳盡解釋數據背后的邏輯與計算過程」。

除了米蘭之外,其他FOMC票委也將密集發聲,料將擾動全球金融市場。

在此前數據顯示美國勞動力市場惡化的背景下,市場也在密切關注是否會有更多跡象顯示經濟活動持續走弱。下周四將迎來一系列重要數據:8月耐用品訂單、二季度GDP年化季率終值以及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若數據惡化可能會強化「衰退交易」。

Wedbush股票研究主管Seth Basham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鑑於美聯儲強調政策路徑並非預設,且內部成員對利率走向存在分歧,這意味着未來經濟數據,尤其是勞動力市場和通脹數據,可能會引發市場波動。

財報方面,僅美光科技、開市客和埃森哲等少數幾家公司值得關注。一些投資者正在等待第三財季財報的開始,以評估關税和放緩的就業市場對美國企業的影響。

與此同時,全球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升溫,如俄羅斯與北約的衝突跡象、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軍事行動以及日本和法國政府再度岌岌可危等,但市場對這類風險的定價依然有限,短期衝擊往往被流動性和政策兜底抵消。但在估值昂貴的背景下,若能源價格飆升或主權債市動盪,樂觀情緒可能被迅速逆轉。

「地緣政治風險幾乎沒有被計入股價,」高盛策略師Guillaume Jaisson表示,「美股的估值已處於罕見高位,歐洲股市也絕非便宜。如果不確定性加劇,我們預計市場環境將從‘壞消息就是好消息’轉變為‘壞消息就是壞消息’。」

下周重要事件概覽:

周一(9月22日):中國至9月22日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歐元區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澳洲聯儲主席布洛克在眾議院經濟常設委員會作證詞陳述、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就貨幣政策和經濟前景發表講話、聖路易聯儲主席穆薩萊姆就美國經濟前景和貨幣政策發表講話

周二(9月23日):歐元區9月製造業PMI初值、英國9月製造業PMI初值、美國第二季度經常帳、美國9月標普全球製造業PMI初值、美國9月里奇蒙德聯儲製造業指數、克利夫蘭聯儲主席哈瑪克就美國經濟發表講話、里奇蒙聯儲主席巴爾金就經濟形勢發表講話、瑞典央行公佈利率決議和貨幣政策報告、鴻蒙智行秋季新品發佈會、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就經濟前景發表講話

周三(9月24日):美國至9月19日當周API原油庫存、澳大利亞8月加權CPI年率、德國9月IFO商業景氣指數、瑞士9月ZEW投資者信心指數、美國8月新屋銷售總數年化、美國至9月19日當周EIA原油庫存、美國至9月19日當周EIA戰略石油儲備庫存、加拿大央行行長麥克勒姆發表講話

周四(9月25日):德國10月Gfk消費者信心指數、瑞士至9月25日央行政策利率、美國至9月20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美國第二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率終值、美國8月耐用品訂單月率、美國8月成屋銷售總數年化、美國第二季度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化季率終值、美國至9月19日當周EIA天然氣庫存、舊金山聯儲主席戴利發表講話、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發表講話、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在有關美元的國際角色的第四屆年會上致歡迎辭

周五(9月26日):加拿大7月GDP月率、美國8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年率、美國8月個人支出月率、美國8月核心PCE物價指數月率、美國9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美國9月一年期通脹率預期終值、美聯儲理事鮑曼發表講話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