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黃仁勛的陽謀:50億美元拿下英特爾,英特爾一夜變身「美國國企」?

2025-09-20 21:50

(來源:財報翻譯官)

9月18日,全球科技圈迎來了一顆重磅炸彈:AI芯片巨頭英偉達宣佈斥資50億美元入股昔日的芯片霸主英特爾

消息公佈后,英特爾股價盤前暴漲超過30%,而其競爭對手AMD則應聲跳水

這筆交易看似簡單,卻隱藏着驚人的內幕。英偉達將以每股23.28美元的價格入股英特爾,而這價格相比前一日股價折價了6.5%

01 三大巨頭聯手注資,英特爾成「美國國企」

英特爾近期進行了一系列資本運作,引入了軟銀、美國政府和英偉達成為公司股東。美國政府以89億美元換取了英特爾9.9%的股權

這樣一輪融資操作下來,英特爾的最大單一股東已經成為美國政府。換句話説,英特爾已經成為「美國國企」

英特爾之所以受到如此關注,是因為儘管經營上持續虧損,但對美國政府而言,其代工業務卻是稀缺資產

02 昔日霸主深陷困境,三箭穿心難自救

PC時代風光無限的英特爾為何會淪落到需要被巨頭們連番注資?核心原因是走到雲和AI時代,英特爾已被實質性「三箭穿心」

在數據中心GPU領域,英特爾完全錯失了AI浪潮下的市場機會,毫無存在感。在數據中心CPU方面,由於GPU投入加大,CPU更新緩慢,市場份額從80-90%滑落到75%左右

在PC市場,英特爾受到AMD的明顯衝擊,桌面級CPU市場中,AMD的市場份額已經實現了對英特爾的反超

03 英偉達的深層謀略,生態控制高於一切

對英偉達來説,這筆投資遠不止是財務投資。英偉達最強大的護城河是CUDA生態,但這個生態的根基長期建立在「Intel CPU + Nvidia GPU」的異構計算模式上

通過深度綁定英特爾,英偉達能確保其AI版圖在x86世界里暢通無阻,並通過定製CPU使整個系統對N卡更加友好

供應鏈的「B計劃」和「政治正確」也是英偉達的重要考量。目前,英偉達最先進的芯片幾乎全部依賴臺積電生產。

隨着地緣政治風險加劇,與英特爾合作相當於為未來建立了一個潛在的美國本土先進製造備胎

04 關鍵技術合作細節,NVLink取代PCIe

根據合作內容,在數據中心領域,英特爾將為英偉達定製x86架構的CPU,集成NVlink接口。在個人計算領域,英特爾將生產集成英偉達RTX GPU核心的x86系統級芯片

這兩類產品都將採用Nvidia的NVLink技術實現CPU與GPU的通信,相比當前的PCIe設計,這種耦合更加緊密。如果一切如預期,吞吐量和延迟將大幅改善

關鍵的是,Nvidia並未承諾將芯片製造交給Intel。共同設計可以,共同製造暫時沒有

05 AMD遭受雙重打擊,臺積電短期無憂

AMD首當其衝受到負面影響。在數據中心,Intel-Nvidia的NVLink CPU將鞏固英偉達加速器帝國的護城河,削弱AMD主推的CPU-GPU一體化平臺優勢

在PC市場,Intel的x86 RTX芯片將擠壓AMD在遊戲筆記本APU領域的市場份額

對臺積電而言,短期內無憂,但長期存在風險。如果英特爾的工藝節點和先進封裝技術迎頭趕上,部分英偉達相關訂單可能轉向英特爾

06 地緣政治因素,美國政府的幕后角色

美國政府持有英特爾9.9%的股份並非慈善之舉。美國希望建立穩健的本土尖端計算能力,並確保英特爾的地位

英偉達的合作契合這一目標,同時保護了其供應鏈靈活性。特朗普政府可能通過這種方式,推動半導體產業本土化製造

對於美國來説,英特爾在高精尖的「邏輯芯片製造」領域幾乎是獨苗,是美國其他半導體制造資產無法替代的

這場合作標誌着行業趨勢:通用CPU讓位於緊密集成的加速器優先系統。價值向掌控整個堆棧——硅片、互聯、軟件、系統的公司集中

華爾街分析師們將英偉達與英特爾的合作稱為「Nintel」聯盟的雛形,類似於上世紀統治PC時代數十年的「Wintel」聯盟

無論結果如何,半導體行業的競爭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維度:不再是單點技術的比拼,而是生態、資本、供應鏈和政治影響力的全方位博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