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0 10:06
號稱儲能「BMS第一股」的杭州高特電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高特電子」)近日發佈了首輪問詢回覆,公司主營產品單價波動、毛利率下滑、應收賬款高企等情況均被監管層關注。
目前,高特電子正在衝刺創業板IPO,擬募資8.5億元,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此前高特電子的招股書顯示,高特電子主要面向新能源產業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穩定且更具經濟性的新型儲能電池管理系統相關產品,連續三年在大型儲能領域BMS產品出貨量保持行業前列,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新型儲能系統安全與價值提升解決方案的核心供應商。
營收飆升,毛利率三連跌
其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其營收從3.46億元飆至9.19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63.31%;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375.26萬元、8822.92萬元和9842.23萬元。2022年至2024年,其毛利率分別為28.37%、26.53%和26.02%,核心產品儲能BMS模塊的毛利率在2024年驟降3.72個百分點。
申報文件顯示,公司收入增長主要來源於儲能BMS模塊和高壓箱產品收入增長,報告期內,相關產品單價存在波動情況。監管層要求,説明儲能BMS主控、顯控模塊單價持續下行的原因,並在招股説明書進一步完善相關風險提示內容。
高特電子迴應稱,報告期內,儲能行業快速發展,伴隨着市場參與者的逐漸增多,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進而向上遊電芯、BMS、PCS 等細分領域傳導,使得整個儲能產業鏈上下游均存在降本的客觀需求。
在相關行業背景下,公司為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持續優化降本並相應讓利傳導至銷售報價端,因此使得主控模塊、顯控模塊在銷售量和銷售收入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平均成本以及平均售價持續下行,相關情況具備行業合理性。
風險提示中,公司補充披露,若未來下游新型儲能行業增速放緩、BMS細分領域競爭加劇,公司產品及技術迭代不及預期,則可能導致BMS相關產品的銷售價格進一步下行,進而對公司銷售收入和經營業績的持續增長產生不利影響,導致銷售收入及業績波動的風險。
據招股書顯示,高特電子三年的淨利潤累計約2.3億元,但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連續兩年虧損超1.1億元,直到2024年才轉正994.5萬元。
應收賬款佔近六成營收,部分客户受內部資金影響逾期
不過,高特電子亮眼業績背后暗藏着財務結構性壓力。
2022年-2024年,公司應收賬款從1.85億元暴增至5.06億元,佔營收比例連續三年超50%,2024年更飆至59.04%。
監管層注意到,公司應收賬款賬齡主要在1年以內,1-2年佔比有所增加,周轉率有所下降且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沛城科技,要求公司分析應收賬款周轉率下降、賬齡1年以上的應收賬款增長較多的原因;客户回款周期是否拉長,是否存在放寬信用政策刺激銷售的情形。
高特電子解釋,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2.54次/年、2.50次/年和1.89次/年,2024年有所下降,主要系隨着儲能行業競爭的加劇,行業整體的支付周期有所拉長,使得應收賬款回款速度存在一定的放緩。
公司報告期各期末賬齡一年以上長賬齡應收賬款及合同資產主要為1-2年款項,增長較多主要系部分客户受內部資金安排及付款流程影響,導致信用政策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存在逾期付款的情形,回款周期有所拉長。報告期內,公司不涉及通過放寬信用政策刺激銷售的情形。
對前五大客户的依賴性逐年加劇,第一大客户營收佔比達21.61%
值得一提的是, 高特電子與主要股東及第一大客户阿特斯之間的緊密合作關係,引發了市場對其關聯交易公允性以及對於這種關聯交易是否完全遵循獨立商業原則的關注。
資料顯示,從2019年起,高特電子完成了6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銀杏谷資本、士蘭創投、阿特斯投資、華強資本等行業知名機構。
2021年9月,阿特斯通過旗下投資平臺「阿特斯投資」參與高特電子A輪融資,截至2025年6月,持有其約1.37%的股份。另外,雙方還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儲能BMS(電池管理系統)領域形成上下游配套關係,高特電子為阿特斯提供儲能系統的BMS產品與解決方案。
高特電子對前五大客户的依賴逐年加劇,前五大客户的收入佔比從2022年的34.29%升至2024年的45.41%。
尤其是目前公司第一大客户的阿特斯,高特電子和阿特斯的合作在其營收方面影響顯著。
在2024年前五大客户中,阿特斯位列首位,前五大客户的銷售額合計4.17億元,佔營業收入的45.41%。而阿特斯單獨的銷售額約1.98億元,佔比達到21.61%。
IPO申報前向關聯方出售子公司,溢價率超500%
除此之外,高特電子在IPO申報前曾向關聯方高溢價出售子公司。
2021年7月,高特電子新設立萬智微並全資控股,主要產品為適配不同物聯網場景的無線傳感芯片。
2022年12月,高特電子將全資子公司萬智微100%股權轉讓給慧眾聚能、貴源控股和徐劍虹。其中,慧眾聚能由公司部分原股東共同出資設立,貴源控股為公司控股股東,徐劍虹為公司實控人,均為公司關聯方。貴源控股持有公司1.32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36.54%,是公司的控股股東。徐劍虹通過貴源控股、吾爾是投資分別控制公司36.54%、9.63%的股份,合計控制公司46.17%的股份,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上述股權轉讓作價為500萬元。而在公司股權轉讓時,萬智微首款無線傳感芯片尚處於初期論證階段,相關無線傳感芯片並非應用於儲能 BMS 領域,與高特電子主營業務關聯度較低。截至2024年末, 萬智微首款無線傳感芯片產品處於開發測試階段,尚未實現市場化銷售。另外,轉讓時萬智微賬面淨資產僅為84.88萬元,溢價率超過500%,高特電子藉此獲得415.12萬元投資收益,佔當年利潤總額的6.52%。但根據財務數據,2024年萬智微營收僅28.22萬元,淨虧損高達1334.78萬元,淨資產驟降至-1048.65萬元,已陷入資不抵債的困境。
高特電子的這一操作被質疑是否為IPO前美化財務報表,提升上市成功率。
對於監管層關於轉讓萬智微股權公允性的疑問,高特電子表示,以相關股權交易不能損害公司利益為首要原則,並考慮到萬智微相關經營虧損主要系前期研發投入影響,經各方一致協商,按照公司已投入的實繳資本500萬元作為交易作價,由股權受讓方承擔萬智微前期開發投入造成的經營虧損,因而交易定價公允合理。
責任編輯:郝欣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