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銀行板塊已高位回調超11%,揭祕后續走勢

2025-09-19 22:22

  沒有銀行股行情的牛市是不完整的。

  在「五連陰」之后,9月19日,銀行板塊終於翻紅,但全天僅微漲0.08%。

工商銀行A股盤中一度跌超2%,近一年來首次跌破半年線,全天跌1.23%;農業銀行A股跌1.77%,其股價於9月4日在盤中創下歷史高點7.55元/股后,如今又跌回到6.6元/股附近。

  自7月10日以來,銀行股已連續回調2個月,截至9月19日,銀行板塊從最高點累計下跌11.46%(算術平均),而同期其他主要指數均顯著上漲,如滬深300漲超12.79%。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認為,近兩個月A股銀行板塊持續回調,核心驅動因素在於市場風險偏好抬升與資金行為的共振。

  「隨着6月下旬以來市場交易情緒全面回暖,科創、成長等板塊投資機會快速輪動,活躍資金從前期漲幅較大的銀行板塊撤離,轉向高彈性賽道,導致銀行板塊出現階段性資金流出壓力。疊加7月分紅季后套利資金集中撤出,進一步加劇銀行板塊短期調整壓力。」他説。

已調整2個月有余

  今年上半年,銀行股漲勢如虹。Wind數據顯示,年初至7月10日之間,銀行板塊整體漲幅超過21%,跑贏滬深300,成為全市場關注的焦點。包括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等在內的17只銀行股股價創下歷史新高。

  如果從2024年初算起,銀行板塊在1年半多的時間里區間漲幅已超過66%,當上證指數還在窄幅震盪時,銀行板塊就已經走出了牛市行情。

  在資本市場,銀行與券商一道,素有「牛市旗手」之稱,牛市的啟動,往往伴隨着銀行股的領漲。一方面,銀行與宏觀經濟緊密相連,經濟向好、牛市預期強烈時,銀行的業績也會水漲船高。另一方面,銀行板塊市值大,對大盤的拉動作用明顯,可以夯實牛市基礎。

  比如,在2015年的牛市中,銀行股率先上漲,當時就有券商研報打出「沒有銀行股行情的牛市是不完整的」口號。

  從資金流向來看,上半年,險資頻頻加倉銀行股,為板塊帶來大量增量資金。多家保險公司前7個月舉牌了6家上市銀行,包括杭州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鄭州銀行等。

中國平安更是一路追着銀行股瘋狂掃貨。比如,1月8日增持郵儲銀行H股,達到股本的5%,5月9日達到了10%;1月10日增持招商銀行H股,達到招商銀行H股股本的5%,3月13日達到10%,6月17日又達到了15%;2月17日增持農業銀行H股,達到其股本的5%,5月12日達到10%。

  同時,作為紅利資產的典型代表,銀行股也是散户們「攢股收息」的主要配置方向,銀行股的股息率普遍較高,目前有21家銀行的股息率超過4%,遠高於銀行存款利率,而且銀行分紅穩定,深受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者喜愛。

  不過,自7月11日以來,銀行板塊開始步入調整狀態。Wind數據顯示,股份行調整幅度最大,區間下跌超15%;其次是區域行,下跌超11%;國有行下跌超4%,顯示出較強的韌性。在個股方面,26家銀行區間下跌超10%,其中,光大銀行北京銀行區間下跌超20%。

  對於近段時間的下調,天風證券分析師劉傑認為,主要受三項因素影響:前期漲勢較強后的階段性調整,部分資金獲利了結動力較強;7月迎來上市銀行分紅高峰期,部分投資者或存在「分紅前買入、登記日后賣出」的短期套利行為,多隻銀行股分紅期重疊進一步加劇短期拋壓;以及部分銀行股東高位減持可能對市場情緒有一定影響。

股東、董監高真金白銀馳援

  而近日,隨着銀行股的持續回調,多家銀行股東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價值成長的認可,宣佈出手增持自家股票。

  9月11日,光大銀行公告光大集團以集中競價方式增持該行A股股份1397萬股,佔總股本的0.02%,增持金額5166.1萬元。

  9月19日,成都銀行公告,第三大股東成都產業資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成都產業資本集團」)於2025年8月27日至2025年9月19日期間,累計增持成都銀行股份1142.45萬股,佔成都銀行股份總數的比例為0.27%,累計增持金額為2億元。截至9月19日收盤,成都產業資本集團持有的成都銀行股份的比例由5.8431%增加至6.00%,權益變動觸及1%刻度。

  同日,南京銀行公告,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京高科」)告知函,基於對該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價值成長的認可,南京高科於2025年8月7日至2025年9月18日期間,以自有資金增持1.23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99%,持股比例由9%增加至9.99%。

  除了股東以外,銀行的董監高也出手增持。齊魯銀行9月15日公告稱,部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總行部門、分行主要負責人等計劃以自有資金共計不低於人民幣350萬元自願增持公司股份。

蘇州銀行9月16日公告稱,包括董事長、行長在內的部分董監高已累計增持股份60萬股,佔總股本的0.0134%,增持金額合計496.04萬元。

  展望后續行情,薛洪言認為,當前銀行股動態股息率已回升至較高水平,低估值特徵再度凸顯,若市場風險偏好回落或大盤出現明顯調整,具備防禦屬性的銀行板塊有望吸引避險資金迴流,發揮「穩定器」作用。

  「中長期來看,銀行業正從規模驅動轉向質量優先的弱周期經營模式,資本使用效率提升與非息收入佔比改善將增強盈利韌性,高股息、低波動的銀行股仍是資產配置中平衡收益與風險的重要標的,疊加險資持續入市,銀行板塊中長期配置價值依然較高。」他説。

  華福證券分析師張宇也認為,覆盤過往行情,銀行板塊除了在牛市初期易出現超額收益,往往在成長股行情演繹之后迎來第二輪補漲行情。並且,銀行中報整體表現向好,銀行業ROE觸底回升的預期有望逐步兑現。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