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1 23:58
9月13日商務部發文稱,「商務部2025年7月23日收到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以下稱申請人)代表國內相關模擬芯片產業正式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申請人請求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芯片進行反傾銷調查。根據審查結果,依據《反傾銷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商務部決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芯片進行反傾銷調查。」
這是中美芯片摩擦以來,中國首次針對具體半導體品類和美方龍頭企業發起貿易調查,釋放出一個信號:芯片之爭已不僅限於高端 GPU 和先進製程邏輯芯片,模擬芯片也成為焦點。
被審查的對象主要包括原產於美國的四家公司——博通(Broadcom)、德州儀器(TI)、安森美(onsemi)和亞德諾半導體(ADI)的相關模擬芯片中特指使用40nm及以上工藝製程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柵極驅動芯片。根據協會申請人提交的初步證據顯示,申請調查產品對華出口的傾銷幅度高達300%以上,傾銷幅度巨大。
為什麼是模擬芯片?
相比 GPU、CPU 的風光,模擬芯片常常被忽視。但在電子產業鏈里,如果説 CPU/GPU 是「計算大腦」,那麼模擬芯片就是「神經與血管」。電源管理、信號轉換、傳感器接口、汽車、工業控制,幾乎所有應用都要用到模擬芯片。
根據 WSTS 數據,2024 年全球模擬芯片市場規模 794.33 億美元,中國市場規模 280 億美元(約 2000 億元人民幣),全球佔比接近三分之一。龐大的市場體量決定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進口依賴是產業安全的核心問題。
近幾年來,國內模擬集成電路行業正快速發展,在電源管理 IC、部分車規 IC 領域,本土廠商(聖邦微、納芯微、思瑞浦等)在供應量、質量和服務方面均已有突破,國內同類產品對進口產品產生了替代作用。國外模擬芯片廠商爲了搶佔市場份額,不惜採取大量低價傾銷的銷售策略。
根據申請人提交的證據顯示,2022年至2024 年,申請調查產品佔中國同類產品總進口量的比例分別為47.81%、53.06%和 62.14%,呈持續上升趨勢,年均比重高達54.34%,構成中國同類產品總進口量的主要部分。從絕對進口量來看,2022 年至 2024 年,申請調查產品的合計進口數量分別為11.59 億顆、12.99億顆和15.90億顆,2023 年、2024 年與上年相比分別增長 12.07%和22.36%,2024 年比2022年累計大幅增長 37.13%。
但是在價格方面,卻從2022年以來均呈持續大幅下降趨勢。2022年至2024 年,申請調查產品平均價格分別為3.36元/顆、2.21元/顆和1.62元/顆,2023年、2024年與上年相比分別下降34.32%和26.57%,2024年相比 2022 年累計大幅下降51.77%。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模擬芯片廠商不得不被迫跟隨下調價格。2023 年、2024 年與上年相比,與申請調查產品平均價格相對應的國內同類產品的加權平均價格分別下降了12.56%和 16.95%,2024 年相比2022 年累計下降27.38%。
證據調查中還提到,2024 年與 2022 年相比,人均工資減少 5.37%,勞動生產率下降27.41%;國內模擬芯片公司的開工率也下降了,且開工率處於較低水平;2024年的庫存量也比 2022 年累計大幅上升了 21.39%。與此同時,2022 年至 2024 年,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的税前利潤持續下降,並從2023年轉變為嚴重虧損狀態,2024年的虧損額進一步增加7.05%。
總的來説,在低價傾銷的衝擊下,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的生產經營以及財務狀況已經受到了明顯的衝擊和影響,並有實質損害。模擬芯片市場的規模還在不斷增長,據Technavio稱,全球模擬集成電路市場規模預計在 2025 年至 2029 年期間增長171.2 億美元,市場將以 4.6% 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如果不及時採取反傾銷措施,國內產業受到的損害很有可能進一步加深。
反傾銷調查,本質上就是對衝「不公平定價」,為本土廠商爭取競爭窗口。商務部的聲明稱,本次反傾銷調查期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損害調查期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本調查通常應於2026年9月13日前結束。特殊情況下,調查期可以延長6個月。
商務部發言人表示,調查機關將依法程序進行審查,在充分保護所有利害關係方權利的同時,根據現有證據作出客觀公正的裁決。
四巨頭,誰受衝擊將最大?
消息一出,美股多家國際模擬芯片巨頭同日走弱。9月15日,德州儀器股價下跌 3.1%,安森美半導體股價下跌 2%,恩智浦半導體股價下跌 3.5%,ADI 股價下跌 3%,微芯科技股價也下跌 1.5%。
在此次被反傾銷調查的名單中,四家美企雖都在中國有重要業務,但其在華依賴度與業務結構差異很大,因此受衝擊的強度也不同。
TI(德州儀器)是全球模擬霸主,產品覆蓋面極廣,包括電源管理 IC、信號鏈、MCU等等。下游客户羣涵蓋消費電子、工業控制、教育、汽車,遍佈中國電子產業。TI 在公開文件與電話會上多次表示,約20%收入來自總部位於中國的客户,也是中國模擬芯片的主要進口來源。早在2023年,我們就報道過模擬芯片價格戰的問題(TI加入價格戰,國內模擬芯片殺向血海!)。若貿易措施提高在華售價,中國客户成本將面臨上行壓力。因而,TI 是最有可能在市場份額和定價上承壓的企業之一。
ADI 在2024財年對華收入約 22–23%(≈ 21–22 億美元量級)。產品主要包括高精度模擬、混合信號、傳感器,主要集中在工業與車規鏈條。下游客户羣主要包括新能源車企(BMS、電機驅動)、智能製造企業。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任何關税/調查導致的價格波動都可能在車規鏈條中放大。
安森美(Onsemi)的主要產品包括功率器件(IGBT、MOSFET、SiC)、圖像傳感器,因此,功率半導體與新能源車依賴。中國是安森美半導體的一個重要且不斷增長的市場,尤其是其SiC產品。安森美的SiC產品線在2024年已成為公司核心業務,貢獻了公司總收入的約60%。
Broadcom在2024財年披露對中國(含香港)的收入佔 20%,較2023財年的 32% 明顯下降。不過這里面不是僅模擬芯片的收入,Broadcom 的業務已高度多元化,半導體(網絡、存儲接口、無線芯片)+ 基礎設施軟件(收購 VMware 后比重更高)。Broadcom 的營收大頭在網絡與軟件,模擬芯片只是邊緣。被列入更多是戰略信號,其在華模擬芯片業務實際受衝擊有限。
本土廠商的機會與挑戰
不論調查結果如何,這個事件對於中國模擬芯片廠商是難得的又一個窗口期。
在反傾銷調查消息帶動下,9月15日國內模擬芯片板塊全線走強。聖邦股份、納芯微、上海貝嶺、思瑞浦強勢漲停,艾為電子、富滿微、晶豐明源、芯朋微、南芯科技等紛紛跟漲,板塊整體情緒顯著升溫。
9/15日A股模擬芯片概念股集體拉昇
聖邦股份主要做模擬集成電路,產品線較完整,全面覆蓋信號鏈及電源管理兩大領域,有 34 大類 5,900余款可供銷售產品。其中電源管理產品佔比較大,2025上半年電源管理產品在總營收中佔比達61.7%,信號鏈產品約38%。毛利率中樞維持在約50%。2024年營收為33.46億元,同比增加27.96%;實現淨利潤4.9億元,同比增加81.95%。2023年、2024年的研發費用分為7.3億元、8.7億元,同比增長18.14%。2025上半年公司研發費用支出高達5億元,佔營業收入的27.90%。
納芯微在2024年報中指出,受整體宏觀經濟以及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公司產品售價承壓,毛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了6.17 個百分點,為32.33%。納芯微聚焦高性能模擬芯片,重點產品為隔離器、柵極驅動器、電流傳感器,廣泛應用於新能源車、工業控制和儲能。公司是國內最早批量提供數字隔離芯片並獲得車規認證的廠商之一。2024 年營收約19.6億元,同比增長約49.53%;研發投入持續上升,2023 年研發費用5.2億元,2024年增長至5.4 億元,同比增長3.52%。
上海貝嶺老牌模擬/混合信號 IC 廠商,已擁有 4,793 款可供銷售產品,產品涵蓋電源管理、信號鏈產品和功率器件產品。2024 年營收約28.18億元,同比增長 31.89%;毛利率27.39%。公司研發費用 2024 年約4.3億元,同比增加約20%,佔營收15%左右。
思瑞浦在其2024年年報中指出,受產品結構變動及市場競爭等因素使得產品價格和毛利率階段性承壓。2024 年,公司綜合毛利率為 48.19%,較上年同期減少 3.59 個百分點。思瑞浦專注信號鏈模擬芯片,產品涵蓋運算放大器、比較器、接口 IC、電源管理等,廣泛應用於通信、工業控制和汽車電子。2024年營收12.20億元,同比增長11.52%;研發費用為 5.77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4.10%,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47.32%。車規級產品快速擴展,已推出200余款,推動在新能源車市場份額提升。去年10月,公司完成了創芯微 100%股權的收購,完成了鋰電池保護芯片產品線和消費電子領域的戰略佈局,順利實現外延式併購。
總體來看,本土模擬芯片廠商正處於「量的突破與質的追趕」階段。當下新能源車、儲能、工業控制等領域需求旺盛,正是國產模擬 IC 的最佳切入點。
結語
這次反傾銷調查釋放出一個清晰信號:美國卡住中國在先進製程和 AI 芯片上的咽喉;中國則在模擬芯片這個「隱形基石」上打出反擊牌。未來摩擦將呈現 「全鏈條博弈」:先進製程是刀尖,基礎芯片是地基。兩者缺一不可。
反傾銷調查是中國模擬芯片的短期利好,反傾銷調查若導致美企定價調整或進口受限,將為國產廠商提供寶貴的替代空間。但真正能轉化為市場份額,需要在未來 3–5 年內實現高端產品性能與可靠性的突破,否則只能停留在「低端替代」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