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神祕之手,轉向護盤了?

2025-09-20 08:3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轉自:EarlETF

周五,A股整體的疲弱進一步顯現,萬得全A下跌0.32%。

與此同時,上證指數下跌0.3%,銀行股為代表權重股的「對衝」走勢,繼續耐人尋味。

下圖是中證銀行(藍色)疊加上證指數(紅色)的分時圖。和周四關鍵時刻跳水控制住上證指數不觸及3900點不同,周五的銀行股更多是維穩的作用。從下圖❶❷兩個方框可以看到,當上證指數開始向下的時候,銀行股都快速拉昇對衝,硬生生將上證指數從下跌的節奏中拉出來。

要補充一句,尾盤上證指數和中證銀行都出現集合競價的「跳水」,不過與此同時深市一些股份則是集合競價拉昇,搜了一下,可能是富時中國A50指數調倉的緣故。

説回銀行和上證指數的蹺蹺板,這到底是「看不見的手」在工作,還是量化資金純粹基於對衝在高風險偏好的板塊和銀行之類已經跌了一段時間的滯漲板塊遷移,顯然始終無法證實。

但對股市,有時候知其然比知其所以然更重要

換位思考,如果我們希望上證指數不要大漲大跌,如果未來芯片等大漲板塊出現調整,出於對衝需求,銀行等紅利板塊,是不是應該要有所表現了?

當然,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關注諸如銀行等權重低估值紅利股,有支稜起來的資格了嗎?

這個問題,還是要回到A股與H股的比價上。因為成分股擴容增加了寧德時代AH股,所以恆生AH股溢價指數不但跌破眾望所歸的125點「隱形底」,還不斷下探,最新只有117點左右,在回答這個問題上,越發不好使了。

所以,我自己合成了一個。

目前上證指數的十大權重股中,有七個有H股:農行、工行、中石油、中行、招商、國壽和平安。從上證指數角度,這七個AH股的A股溢價是最值得關注的。

參考恆生AH股溢價指數的規則,我分別提取了這七家公司的A股和H股的最新自由流通股,然后分別以A股和H股股價計算AH股合計自由流通股份對應的歷史流通市值,兩者累加后的比值,就是這七家公司的加權A股溢價率了。

從下圖可以看到,3月以來,滬指七巨頭的A股溢價率指數的低點,始終在122點左右,已經是第四次了。從這個角度説,「隱形底」似乎還是有點存在感的

也就是説,在此刻這個位置,從A股和H股比價的角度,上證指數的這幾個權重股,支稜起來,是有現實基礎的。

下圖是七巨頭剔除國壽(A股溢價率過高無法同圖顯示)后的具體溢價率。如果要説隱憂,還是農行A股,之前長期溢價率低迷在10%,近期A股突然暴漲溢價率大幅拉高,然后就是持續下跌,目前A股溢價率依然是四大國有銀行中最高的一個,而且農行目前在上證指數權重最高。不過中國石油的A股溢價率是2024年以來的新低,兩者一定程度可以對衝。

總體來看,以AH股比價而言,上證指數的幾大權重股在這個位置,似乎有相對H股企穩的支撐。

至於沒有H股的貴州茅臺,從中證白酒的走勢來看,周五恰好是在布林線下軌獲得支撐,來了一根小陽線,若能這個位置開始一波小反彈,對上證指數也是支撐,或者説「對衝」。

對比看周五的行業走勢,蹺蹺板的味道挺濃。芯片、電池、光伏、稀土這些前期領漲的成長板塊,都在下跌,也就強的離譜的通信繼續上漲。

不過以廣發劉晨明提出判斷主線風險的乖離率來看,大多數行業還處於0.6以上的甜點區,僅機器人產業失速,跌至0.52了,此外光伏產業已經兩天低於0.6了。PS:今天鑽研了下製圖代碼,下圖低於0.6的數值都會用紅色字體標記,看起來更清晰了。

周五除了通信屬於前期熱點板塊,還有兩條主線。

一條是港股科技,雖然早盤衝高后回落,但是上下掙扎之下,恆生科技還是以上漲0.37%報收。

此外,在一眾指數產品開發比較完備的港股指數中,港股通汽車和港股通消費,也算表現不錯。

已有投資者戲稱, 汽車和消費,這是提前進入了國慶的節奏。

這麼説也不算誇張。畢竟A股這邊,中證旅遊大漲1.92%,算是A股行業中不多的亮點。中證旅遊這波雖然走得慢,但是走的真是挺穩,甚至9月2-5日的調整也沒受牽連,持有體驗很好。

周二在《熱點燦爛,但要當心「國慶效應」》中分享過下面這張圖,中證旅遊從過往歷史來説,下半月是有表現的,可能是月中一波,月末一波,但國慶后就「見光死」。周五19日,顯然是圖中當中的那波,照理月末還要來一波。歷史會否重演,值得關注。

除了旅遊,煤炭、基建、建材這些行業的走強,也是難得。

其中中證煤炭以日K線來看,還屬於兩陽夾一陰,還在確認布林線中軌支撐的有效性。

相比之下,中信HK煤炭指數就是新高就在眼前了。

説到煤炭,8月底給大家分享過9月申萬31個一級行業指數的高勝率行業,煤炭屬於其中勝率和賠率雙高的。

從月度合成走勢來看,歷史上月初就有表現,月中再開始第二波。今年9月,中證煤炭月初是回落的,或許要接下來補了。PS:這里順便提一下,申萬31個一級行業指數口徑下的社會服務,有30.35%屬於旅遊及景區,11.86%屬於酒店餐飲。

對於習慣了高成長的投資者,煤炭、旅遊、基建這些,或許不太性感。但在特定的時間周期,這些板塊未必沒有機會,雖然未必是高低切,但也可能是階段性的表現。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