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0 07:00
(來源:醫療器械創新網)
01
監管政策與招投標
國家藥監局,腦機接口新行業標準立項
2025 年 9 月 16 日,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藥監綜械注〔2025〕59 號通知至中檢院(器械標管中心),批准《採用腦機接口技術的醫療器械 RACA 機器人運動意圖編解碼性能測試方法》行業標準立項,以滿足監管急需、助推該類器械高質量發展,要求按規範用快速程序制定,保障標準質量。
醫保座談會連開5場,事關創新醫療器械
國家藥監局發《答覆》破壁壘,加速國產創新醫療器械落地。今年政策密集發力,年初縮短臨牀試驗審評時限,6 月推出高端創新舉措,7 月連開 5 場醫保座談會強化全鏈條支持。上半年 45 個創新器械獲批,同比增 87.5%,《中國醫械創新白皮書》為市場導航。
國家2000億資金支持落地,大三甲即刻啟動億級採購
國家2000 億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設備更新落地,浙大附一院四季度啟動 3.7732 億元設備採購。醫路快建聯合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推出 「春芽醫械雷達」,上線半月超 1 萬用户,99 元 / 年整合 8 萬家網站 600 萬條標訊,為經銷商提供透明無限制查詢服務。
陝西省衞健委:18個常見檢驗項目套餐組合入選清單發佈
陝西省衞健委發佈含18 個檢驗項目套餐的《臨牀疾病篩查常見檢驗項目基本組合清單(試行)》,旨在規範臨牀檢驗。要求按 「最少夠用」 設計組套,無條件者參照清單;借信息化審覈防項目重複,強化監管糾治重複收費,嚴肅處理篡改結果等行為,保障羣眾權益。
02
企業動態
IVD上市企業又成立一家子公司,今年第3家
9 月 17 日,愛威科技與長沙酷當合資設立湖南愛威光學科技(註冊資本1000 萬,愛威佔 60%),旨在突破高端顯微鏡光學部件壁壘,實現技術自主可控。這是其今年第 3 家子公司,另兩家為 4 月 「設備 + 服務」 雙輪驅動的醫學檢驗所,及 8 月聚焦 AI 診斷研發的北京愛微智檢,深化全產業鏈佈局。
科創板醫療器械公司發力AI與國際化
9 月 17 日,20 家科創板醫療器械企業齊聚,發力 AI 與國際化。祥生醫療推出 Sono AI 實現全鏈條智能升級,天臣醫療研發集約式智能手術平臺,三友醫療脊柱機器人納入創新通道。出海方面,天臣醫療新增3 國准入及 14 張海外註冊證,成效顯著。
西門子史賽克最新合作
近日,西門子醫療與史賽克聯手開發神經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集成影像、耗材與機器人系統,提升手術精度並縮短時間,減少醫生輻射暴露。西門子此前退出心臟領域,此次借史賽克耗材優勢補短板,雙方聚焦生態開發與臨牀驗證,為賽道注入活力,推動新一代產品落地。
全球首款且唯一,邁勝醫療質子治療系統獲批FDA
邁勝醫療自主研發的MEVION S250-FIT 質子治療系統近日獲 FDA 批准,系全球首款且唯一可集成於直線加速器機房的質子系統。其融合 HYPERSCAN 超高速掃描、DirectARC 弧形掃描技術,具備 FLASH 放療能力,降低成本。Stanford Health Care 等已啟動安裝,惠及更多患者。
Jupiter Endovascular新品獲FDA批准
Jupiter Endovascular 的血管介入導管 Vertex Catheter 獲 FDA 批准,其採用可轉換固定技術(TFX),能按需在柔、剛狀態切換。初始柔性便於沿導絲追蹤,達目標位點后注生理鹽水激活剛性,術后恢復柔性撤出,無需專用設備,可反覆操作,省手術時間、少換器械,還能防移位、減心臟負荷。
全球首款智能化生物瓣膜清洗裝置正式發佈
9 月 18 日,全球首款智能化生物瓣膜清洗裝置在廣西南寧發佈,由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院心外科自主研發,獲 6 項實用新型專利。其解決生物瓣膜人工清洗效率低、風險大的問題,精準、安全、高效,可減少術后併發症與二次手術,優化手術室效率,標誌着心臟植入裝置應用進入新階段。
03
臨牀突破與醫療實踐
雲南兩院完成DEEPQUAKE-C 首批臨牀
雲南省一院張宏團隊與雲南大學附屬醫院張新金團隊,完成DEEPQUAKE-C 冠脈衝擊波系統全國首批臨牀應用,分別攻克 LAD 嚴重鈣化狹窄及冠脈三支病變。省一院 20 歲川崎病患者 LAD 鈣化狹窄 90%,經 IVUS 指引衝擊波預處理后成功植入支架,手術圓滿成功。
青島海慈醫院NeoNova® TEER 術成功
青島大學附屬青島市海慈醫院心臟中心於忠祥、生偉團隊,用國產NeoNova® 系統完成高難度 TEER 手術。83 歲男性患者二尖瓣重度反流伴 A2、A3 區脱垂,術中以一枚 C10 夾合器將反流從 3 + 降至 1+,瓣葉對合良好,獲理想介入效果。
徐州仁慈星航導航肱骨手術實現零誤差
徐州仁慈醫院任海東團隊,用維卓致遠星航骨科導航系統,為18 歲車禍骨折女孩完成肱骨干骨折手術。手術面臨定位復位難、神經損傷風險高的問題,導航通過術前三維規劃、術中實時融合,實現「零誤差」,術后創口小、恢復快,驗證其臨牀價值,推動骨科精準微創。
西南首家腦機接口病房落户重慶
西南首家腦機接口臨牀研究病房近日在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掛牌,配備國際先進腦電採集與神經調控設備及跨領域專家團隊。重點開展腦卒中康復訓練,結合傳統療法提升恢復效率,還將探索難治性癲癇調控、意識障礙促醒等應用,為神經疾病治療闢新徑。
04
前沿技術與國際進展
Neuralink突破全球12例植入
馬斯克旗下Neuralink 宣佈全球 12 人植入其腦機設備,累計使用超 15000 小時。2024 年獲 FDA 許可后啟動人體試驗,計劃六年內運營五家診所並推出三類植入設備。2025 年全球市場規模預計 19.5 億美元。國內微美全息深耕非侵入式與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行業商業化加速推進。
我國腦機接口、人形機器人取得新突破
9 月 18 日,國新辦發佈會披露,我國腦機接口、人形機器人獲突破。科技部部長陰和俊稱,我國超前佈局前沿技術:AI 領域,多個大模型達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準確率超95%,並擁有百余個標杆應用場景;人形機器人整機技術突破,加速落地汽車製造等場景;國產腦起搏器實現商用,惠及8 個國家的400 家醫院、約3 萬例帕金森患者。
想第一時間掌握醫械圈一手資訊、深度洞察?添加醫療器械創新網的官方客服微信,就能加入咱們的專屬讀者羣—— 羣里不僅有實時資訊每日更新,還能和同行隨時聊趨勢、碰思路,行業乾貨直接上手。
聲明:本文僅作信息傳遞之目的,僅供參考。本文不對投資及治療構成任何建議,請謹慎甄別。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為保障雙方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處理。如有平臺轉載本篇文章,須自行對該篇文章負責,醫療器械創新網不對轉載引起的二次傳播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