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9 20:56
(來源:企觀國資)
2025年9月17日至18日,「卓越級」智能工廠經驗交流會在天津港保税區成功舉辦。
交流會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主辦,中企研數字經濟與數據資產工作委員會、天津港保税區管理委員會、企業觀察報社承辦,聯想集團聯合承辦,中科海光、新松機器人協辦。
交流會圍繞「面向‘十五五’,人工智能賦能卓越製造」這一主題展開,吸引了眾多行業專家、企業代表以及政府領導齊聚一堂。
出席嘉賓有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國務院國資委原黨委委員、祕書長彭華崗;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中央社會工作部原一級巡視員劉續浩;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政企業務羣總經理王立平;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祕書長、企業觀察報社社長李凡;天津港保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李金輝;天津港保税區投資促進局局長徐海濤;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企業業務部總經理鄭武軍;聯想中國政企業務羣製造行業總經理宋濤;天津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高松等。
來自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船舶集團、中國石油、國家管網、中國聯通、中國寶武、中糧集團、中國五礦集團、中國節能環保集團、中國誠通控股集團、中國煤炭科工集團、中國鋼研科技集團、中國稀土集團、中國資源循環集團、中國有研科技集團、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集團、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新興際華集團、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央企智能製造有關負責人出席本次活動。
首鋼集團、北京電子控股、北京京城機電控股、北京時尚控股、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首農食品集團、山東黃金集團、山東能源集團、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山東發展投資控股集團、山東省科創集團、山東文旅集團、河鋼集團、唐山三友集團等地方國企智能製造有關負責人蔘與本次活動。
新天鋼集團、天津市特變電工、天津鑫隆空港科技、致恆(天津)實業、卡特彼勒(中國)、中興通訊天津分公司、星環科技、雲瑞科技、亞實履帶、海格歐義艾姆等天津港保税區企業參與交流。
在致辭環節,彭華崗表示,當前人工智能浪潮席捲全球,製造業正經歷從「自動化」向「智能化」的歷史性跨越。「十五五」征程即將開啟,打造「卓越級」智能工廠,是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關鍵戰役。智能工廠絕非簡單地技術堆砌,而是全產業鏈條的系統性變革,是涵蓋理念、技術、管理、生態的系統性重塑。從生產端的柔性協同,到供應鏈的動態優化,從數據資源的深度挖掘,到AI算法的場景落地,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打破傳統壁壘,實現全要素、全流程的智能化重構。與此同時,管理人員的能力升級更是轉型落地的關鍵支撐。面對智能化浪潮,管理者既要敏鋭洞察技術趨勢,又要具備推動組織變革、實現人機協同的統籌能力。唯有建立標準化、系統化的能力培養體系,才能讓智能工廠的建設目標真正落地見效。
王立平表示,目前在人工智能+戰略落地中存在着老舊產線融合困難、算法難以適配實際工業場景並實現規模化落地、合規要求嚴格、交付周期緊張等挑戰。聯想是一家深度全球化的科技企業,業務覆蓋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海外收入佔比高達78%。同時,聯想始終堅持全球資源與本地能力相結合,70%的研發與90%的生產位於中國。聯想依託四十余年的製造經驗,能夠為國資央企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數字技術底座、充滿韌性的供應鏈解決方案,以及揚帆出海的一站式諮詢與服務。2025年是智能體元年,聯想致力於讓AI成為創新生產力,願成為大家長期、可靠、專業的AI轉型同行者,以混合式AI為錨、以零碳智造為帆,共同推動「AI+製造」從藍圖邁向實景。
在「卓越級」智能工廠經驗分享環節,聯想創新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北京無線電測量研究所、北京首鋼冷軋薄板有限公司、石家莊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施耐德萬高(天津)電氣設備有限公司等「卓越級」工廠有關負責人分享了推動柔性和綠色製造、智能製造產業鏈構建、工業數字化應用場景打造等成果和實踐經驗。
聯想中國政企業務羣製造行業總經理宋濤發佈了人工智能+成果。他表示,聯想自身就是製造企業智能化與全球化轉型的前沿試驗場。從合肥聯寶工廠AI排產高效調度20萬種物料,到武漢「量子線」晨星機器人實現毫米級質檢;從天津零碳產業園年減碳1087噸,到全球30個製造基地構建韌性供應鏈——聯想用自身的實踐,走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智能製造之路。聯想希望將經過驗證的經驗、全棧的AI能力,變成助力更多製造企業轉型的「金鑰匙」,幫助大家打通「研、產、供、銷、服」全鏈條,實現數據驅動、智能決策,並助力中企出海。
徐海濤介紹了天津港保税區在推進智能製造產業高質量發展上的顯著成果和產業規劃優勢。
在智能科技成果分享環節,中國聯通供應鏈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分享了工業互聯網可信數據空間、供應鏈數字化、行業大模型賦能製造業智能化發展的成果實踐;中智管理諮詢公司資深專家分享了通過治理管控、運營優化、數字化系統規劃設計等鏈路服務客户,將戰略數字化深入智能製造企業的成果實踐。
在人工智能賦能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分享環節,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在人工智能過程製造方面的諸多成果;天津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分享了機器人應用於生產製造,確保國產安全設計等方面的科技成果。
與此同時,平行活動——央企、「卓越級」製造企業與天津港保税區產業融通機遇交流會也成功舉行。會議由劉續浩主持,李金輝介紹了保税區智能製造產業高質量發展情況。王立平,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企業業務部總經理鄭武軍,天津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高松,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技術發展中心研究員姬學莊,中冶南方智能製造事業部副總工程師趙菁,中核建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城有研億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滕海濤,北京二商肉類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部長魏煥奎,際華三五零二職業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任然然,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3所發展計劃處長李響,聯想中國政企業務羣製造行業總經理宋濤,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業務部副總經理張鵬,北京首農食品集團科技信息部副部長潘彪,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副部長曾慶隆,石家莊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信息中心智能製造負責人孫茂鋒,山東國投超越科技製造部總經理李清臣等進行了深入交流分享。
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是實地參觀調研環節。
9月17日下午和18日下午,組委會安排了多條智能工廠參觀線路。
與會嘉賓參觀調研了聯想零碳工廠產線、施耐德萬高電氣機械智能工廠、新松機器人智能化生產車間、空客天津總裝線、天津市新天鋼冷軋薄板有限公司鋼鐵智能綠色生產線、天津市特變電工一中心多基地高效協同智能工廠、海河乳品智慧工廠等「卓越級」和業界知名製造工廠。
9月17日,與會嘉賓參觀調研天津港保税區展示中心。
本次研討會上,數十家央企、地方國企、民營科技企業的代表就落實《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圍繞「企業人工智能(AI+)管理人員能力路徑與實踐」這一主題進行了交流探討。會議舉辦了《企業人工智能(AI+)管理人員能力要求團體標準》立項發佈儀式,該標準由中企研數字經濟與數據資產工作委員會、企業觀察報社、中智諮詢等單位共同發起,正在陸續進行參標單位溝通和徵集。
本次會議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務實而接地氣,以企地合作產業鏈融通為牽引,既有對智能製造前沿理念的深入探討與激烈碰撞,也有對智能工廠實踐經驗的細緻分享與交流;既有對相關政策導向的精準解讀,也有對優秀「卓越級」工廠成果案例的權威解讀。會議凝聚了智能製造產業鏈政企學研用等各方力量,深入分享「卓越級」智能工廠的實踐經驗,全面探討人工智能賦能製造業的可行路徑以及管理人員能力提升的具體方向,助力企業明晰數字化轉型路徑、精準確定提升方向,積極促進跨區域、跨行業的經驗交流與相互借鑑,為產業鏈的協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企觀國資是企業觀察報社官方微信公眾號。《企業觀察報》是由國務院國資委指導、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主管主辦的全媒體平臺,被國務院國資委認定為「國資國企自有輿論平臺」,致力於以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視角關注報道中國企業改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