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特斯拉Optimus AI團隊負責人投奔Meta,馬斯克雄心受考驗

2025-09-19 22:33

財聯社9月19日訊(編輯 趙昊)當地時間周四(9月18日),特斯拉Optimus AI團隊負責人Ashish Kumar官宣已離開特斯拉公司,轉投Meta擔任研究科學家。

Kumar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我)已決定離開特斯拉。領導Optimus AI團隊的這段旅程真是不可思議。」Kumar還指出,「人工智能是解鎖類人機器人的關鍵要素。」

image

Kumar本科畢業於印度,擁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人工智能博士學位。在2023年年中加入特斯拉前,他曾在微軟擔任研究員。本月,Kumar已經開始在Meta擔任新職務。

在加入特斯拉之前,他已在機器人領域嶄露頭角,曾在包括2022年新奧爾良CVPR大會、奧克蘭CoRL大會在內的重要會議上現場演示四足機器人上下樓梯、跨越家俱和不平地形的能力。

Kumar的離職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他也沒有在帖文中透露離職原因。

有人在評論中寫道,「搞什麼鬼?為什麼?你正在開發世界上最重要的產品,卻這麼快就放棄了?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

對此,Kumar回覆道,在財務上特斯拉給的回報要高得多,「特斯拉早在扎克伯格讓高薪流行之前,就已經以優厚待遇著稱。如果我只是爲了錢,我就會留在特斯拉。」

先前,馬斯克已將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項目稱為特斯拉未來的關鍵,並多次強調「擎天柱」對公司長期增長的重要性。

該項目已經歷多次迭代:2022年推出初代原型機,2023年推出行走速度更快、運動控制更佳的二代機器人,本月早些時候又展示了被稱作「Optimus 2.5」的最新版本。

image

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約80%的價值將來自擎天柱」,這意味着業務年收入需接近4000億美元,才能實現這一願景——特斯拉去年營收為977億美元。

儘管雄心勃勃,量產卻落后於計劃。馬斯克今年1月稱,公司目標在2025年生產至少5000臺機器人,但7月的報道顯示,前8個月僅生產了幾百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