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安全生產大整治 | 黔源電力以科技賦能安全

2025-09-19 21:19

科技賦能安全,創新引領未來。隨着安全生產大整治工作的深入推進,黔源電力系統各單位以技術驅動安全升級,藉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安全管理從「人防」到「技防」的跨越。從智能監控實時預警風險,到無人機替代高危人工作業;從VR安全教育沉浸式提升意識,到智能監管平臺遠程監測。這些創新舉措不僅提升了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更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01

光照分公司

光照分公司深刻把握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趨勢,以建設本質安全型企業為目標,將數字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安全生產深度融合,在安全生產大整治期間,利用好安全體驗平臺、無人機防禦系統以及水電檢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積極探索安全管理從「人防」到「技防」的智能化轉型新路徑。在網絡安全方面,堅持「安全分區、網絡專用、橫向隔離、縱向認證」原則,利用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日誌審計系統、運維審計系統、入侵檢測等網絡安全監測防護系統,持續推進網絡安全工作,提升網絡安全防護水平,全力築牢高質量發展的安全基石

下一步,光照分公司將持續推動安全管理水平邁向「數智」新臺階,為公司安全生產行穩致遠提供有力保障。

02

董箐分公司

董箐分公司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大整治工作要求,始終將安全生產視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以科技創新賦能安全,築牢安全生產防線。一是開展監控系統國產化改造,完成上位機、開關站及機組LCU等改造,逐步開展公用和輔機系統改造,提升控制系統本質安全與自主可控水平。二是實施筒形閥電液控制系統優化改造,完成3臺機組改造,是國內第一家全國產自主可控系統,顯著提升筒形閥設備可靠性和運行安全性。三是推進設備遠程智能診斷與預測性維護,通過構建覆蓋全廠主要設備的在線狀態監測系統,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實時評估設備健康狀態,診斷潛在故障,同步推行「一設備一碼」移動巡檢,有效防範漏檢假檢,全面提升設備狀態管控與缺陷治理能力。

下一步,董箐分公司將持續推動科技創新與生產運營深度融合,致力打造更安全、高效、智能、綠色的現代化水電典範。

03

馬馬崖分公司

馬馬崖分公司以「科技賦能」為切入點,推出現場監管的「新舉措」,實現對作業現場的可視化、精準化、高效化監管,進一步提升安全管控水平。針對工業電視監控存在盲區、難以全面覆蓋動態作業環節的難題,分公司積極引入移動監控攝像頭,與原有監控系統形成「互補聯動」。該系統可根據現場需要,靈活部署於高空作業、臨時施工、設備檢修等各類場景,實現全過程、無死角實時監控,顯著提升了對高風險作業的管控能力。通過移動監控系統的實時畫面傳輸與動態風險識別功能,現場違章行為得以第一時間被發現與預警,真正做到「看得見、管得住」,極大增強了過程安全管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一線作業人員築牢「智慧安全閥」。

下一步,分公司將繼續深化「科技興安」實踐,探索AI行為識別、數據溯源等信息化技術在「人、機、料、法、環」全環節的應用,加快推進現場數字化建設與智能化改造,推動安全管理從傳統「人防」向「人防+技防」深度融合轉型,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

04

引子渡分公司

引子渡分公司聚焦「數智化」安全管理轉型,以《升壓站設備在線監測及預警診斷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為抓手,紮實推進科技興安落地見效。該項目針對升壓站設備安全監測痛點,創新集成紅外熱成像温度監測、聲紋監測、油中溶解氣體監測三大核心技術,全面完善在線監測體系,打破傳統人工巡檢時空侷限,實現設備運行狀態 24 小時動態感知。同時,對水電數字化管理平臺進行二次開發,將預警與診斷算法模型深度嵌入平臺,構建「模塊數據—算法—功能」 一體化耦合機制,建立起電氣設備關鍵參量數字化感知與全景信息模型。

該技術達到「人、機、料、法、環」 在線可視、數據可溯、管理可及的目標,更推動升壓站監測向 「智能化」 升級,為水電行業安全管理數智化轉型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實踐經驗。

05

西源公司

西源公司緊扣「科技興安」核心戰略,以智能化、數字化手段賦能安全管理。通過開展機組保護裝置、在線監測裝置等設備升級改造並引入智能化新型設備,提升設備本質安全水平;推進水電數字應用平臺建設,整合設備實時運行數據、歷史檢修記錄、工況監測信息等多維度資源,依託大數據分析算法識別設備異常、預判故障趨勢,推動設備維護從「被動搶修」轉向「主動預防」。

通過強化安全智能監管平臺與移動布控球機運用,藉助平臺實時監控與布控球機靈活部署,實現生產現場、關鍵區域動態監管,推進安全監管無死角、全覆蓋;同時推動泄放水預警系統實踐,在泄洪關鍵區域佈設視頻監控、聲光報警裝置,實時監測泄洪狀態並及時預警,保障行洪期間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06

北源公司

北源公司堅持問題導向,緊盯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強化「兩外」治理,嚴格執行「不安全不作業」「無監護不作業」「無監控不作業」的工作要求,為加強作業現場安全管控力度,北源公司購置多臺移動式監控平臺,有效補充了現有工業電視監控盲區,實現對所有廠站作業現場全覆蓋、全方位、全過程的有效監管,確保各項安全措施落實到位,提升公司整體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07

普定發電公司

普定發電公司以技術創新破解傳統安全監管難題,作為投產時間最長的水電站,普定大壩已運行超30年,裂縫問題尤其是新增裂縫是反映大壩潛在隱患的重要表徵。以往依賴人工測量,不僅效率低、精度受限,更存在高空作業風險。

普定發電公司積極響應「科技興安」號召,率先引入貼近攝影測量技術,構建大壩外立面精細三維模型,實現裂縫智能識別、精準測量與動態標記,並建立大壩內外一體化三維數據庫。這一技術轉型,不僅實現了裂縫數據的科學監測與高效管理,更徹底規避了人工排查的安全隱患,真正讓技術成為保障大壩穩定運行的堅實屏障。

END

(黔源電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