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對話產業專家:OPEC+連續增產,下游如何消化供應增量

2025-09-19 21:02

(來源:老司機駕新車)

對話產業專家:OPEC+連續增產,下游如何消化供應增量

一、今年油市V型波動,四季度油價或回落但有支撐

今年油價呈V型走勢:今年以來石油市場油價呈V型波動,一季度高開,1月均價最高達78美元,二季度低走,受貿易戰影響,5月布倫特均價最低至64美元,三季度反彈,7月均價70美元,8月67美元,9月預計在67-68美元,1-8月布倫特均價70.2美元每桶,同比跌13美元,9月以來維持65-70美元區間震盪,1-12號均價67美元每桶。

三大因素影響今年油市:主要有三個因素。關税戰在二季度對油價影響大;歐佩克增產在二季度疊加,三季度市場吸收了其供應,市場相對抽緊;地緣形勢從年初到現在一直在發酵,俄羅斯煉廠和港口出現問題,今年原油產量下降,電力約30%受影響。

北半球需求淡季致油需下滑:從目前到12月底,北半球進入需求淡季。三季度是駕駛季,美國和歐洲需求比平時多100萬桶日,中東發電用油也在此時,需求旺盛;四季度取暖季需求不明顯,全球用於取暖油的需求減少,且啟動時間晚,四季度需求比三季度下降約50萬桶日。同時,10月開始全球煉廠檢修,開工率回落,但今年全球煉油毛利好,部分煉廠可能推迟檢修計劃。

歐佩克增產落地有限:22-23年歐佩克宣佈多輪減產計劃,減產規模近600萬桶日。今年4月起歐佩克宣佈增產,4-8月名義增產規模192萬桶日,實際增產138.6萬桶日,約為名義規模的70%。歐佩克增產原因包括市場消化前期增量、價格敏感性下降、四季度增產規模小且供應不穩定。沙特認為四季度增產對市場供需干擾不大,市場供應過剩程度沒那麼誇張。

地緣因素對油價有正向支撐:俄烏衝突延續近3年7個月,目前無緩和跡象。冬季戰爭節奏可能放緩,俄羅斯在戰場有優勢,烏克蘭可能轟炸俄羅斯能源基礎設施,也可能出現停火。歐盟放棄對進口俄油國家加關税,地緣對油價有正向支撐。

宏觀因素對油市干擾有限:宏觀今年影響油價主要在二季度,三四季度干擾不明顯。全球經濟在關税下有韌性,8月全球PMI達50.9以上,美國經濟增長上半年1.9%,中國GDP5.2%,歐盟1.4%。美聯儲降息,市場預計年底前還有兩次降息。但四季度部分國家實施(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關税,中國經濟有下行壓力,不過結合貨幣政策寬松和經濟彈性,對油市干擾有限,二季度最糟糕的宏觀情況已過去。

四季度油價或回落但有支撐:綜合需求、供應、地緣和宏觀因素,四季度油價會比三季度均價回落,預計布倫特均價從三季度的68美元降至65美元,但不會出現部分投行預測的5字頭低價,油價仍有支撐。

二、APEC大會聚焦四大市場熱點

今年市場掙錢難度大增:參會者普遍認為今年掙錢難,上半年市場有幾次大波動機會,如特朗普關税、意義衝突、歐佩克增產,但波動快,多數公司沒抓住機會,且特朗普政策變化多,投資者不敢建倉超三個月的倉位。

中國市場熱點不斷:中國仍是市場熱點。今年市場接受了中國成品油需求達峰和大規模電動汽車替代的故事,還關注中國SPR收儲計劃(今年批准1.4億桶,明年可能還有)和成品油出口配額。目前未感覺到高層通過拉出口拉經濟的意願,今年可能無追加配額,明年可能有政策松動。

市場對油價不過度悲觀:市場普遍認為明年油價低於今年,四季度低於三季度,但不過度悲觀。地緣博弈延續,低油價下供應增長放緩,頁岩油明年可能達峰,特朗普政策不確定,油價崩盤概率低。

全球煉油毛利有望維持較好水平:今年歐美煉廠關閉較多,如蘇格蘭、英國、美國等地煉廠,影響全球煉油能力。全球新煉廠項目少,部分煉廠運行不穩定,俄羅斯柴油出口下降,成品油緊張,煉油毛利比預期好。市場認為明年煉油毛利仍將維持較好水平。

三、運價高位運行,今明供應偏緊格局難改

運價升至高位:9月11號,VLCC提迪斯瑞航線達7萬多,同比增長超100%。1-8月中東到寧波的VLCC運費同比增8%,9月1-17號平均運費2.64美元,同比增加1.13美元,增幅75%,運費處於高位。

VLCC運力供應緊張:當前VLCC運力不足,船隊共908條船,15年以上船佔40%。今年計劃交付30條新船,目前僅交付3條,拆了1條;2026年計劃交30條,低於歷史年均40條水平,今明兩年運力供應緊張。

海運需求持續增加:歐佩克增產和巴西、圭亞那原油出口增長,增加海運需求。沙特官價友好,9月提貨活躍。長航線需求增加,如歐洲購買美國、巴西、圭亞那油,若伊朗制裁松動,將增加30條VLCC需求。

運價有望再創新高:短期市場對運費樂觀,中長期謹慎樂觀。今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VLCC供應偏緊格局不變,不排除運價創新高。

四、投資者問答聚焦中東出口與油價展望

中東出口與租船有特定節奏:貿易商根據集團排產計劃採購原油,採購計劃一般為m加二。中東原油交易以長約為主,沙特官價是風向標,每月5號公佈(可能推迟1-3天),官價公佈后,貿易商評估價格,6號報裝期,沙特確認后給出裝盤計劃,貿易商隨后租船。其他地區因運距長,計劃更早制定。

中東出口季節性特徵不明顯:中東出口季節性不明顯,唯一可能的季節性是夏季沙特等國發電用油增加,可能影響出口,但還需結合消費國情況和市場官價水平。如沙特限產時,國內需求增加會使出口減少;不限產時,可維持出口不變。此外,沙特會將原油存入各地儲罐,造成時間錯位,出口主要受需求端影響,如中國市場需求特點。

增產出口有時間差且后續將增加:今年4月開始增產,8月前海運端無明顯變化,9月中東原油出口量首次超過1800萬桶日,創23年4月以來最高水平,增產到出口有時間差。9-11月出口預計會持續增加。

減產與復產履約率約七成:歐佩克三輪減產平均履約率約70%,4-8月增產履約率約71%。166萬桶日減產若逐步復產,預計每月約10萬桶日。歐佩克會根據市場情況相機抉擇,如220萬桶日減產前期復產慢,后期適當加快。

歐佩克后續增產相機抉擇:歐佩克后續增產會相機抉擇,先恢復220萬桶日減產,再考慮166萬桶日和200萬桶日減產。200萬桶日減產是否復產取決於市場情況,若明年油價低,歐佩克可能放棄增產,回到限產保價政策。

今明油價預計在60-70美元區間:今年四季度油價預計在65美元以上,相對確定。明年多數機構認為油價在55-65美元區間,團隊預計基準情景下為65美元,高情景70美元,低情景60美元,主要考慮需求側同比增70-80萬桶/日,供應增加但地緣和美國頁岩油增長放緩等因素。

Q&A

Q1:從今年的節奏和往年曆史出口貨量變化來看,短周期內,從中東季節性角度,其增產出口量一般是怎樣的節奏?貿易商基於10月份出口量做提前租船佈局,一般是怎樣的節奏?能否從中東地區出口有一定季節性的角度進行講解?

A1:從需求端來看,以國內幾桶油為例,貿易公司會根據集團排產計劃採購。採購計劃一般是m加二,如9月採11月原油,9月初做決定,因集團8月底會給出9月加工量計劃,據此倒算進口量並進行計劃分配。中東大部分是長約資源,如沙特、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阿曼等。中東交易一般等官價出來后決定,每月5號沙特公佈下月官價,官價公佈后評估價格合理性,因籤長約有一定靈活性,可在約定量基礎上加減一定比例。5號知道沙特價格水平,6號報裝期,沙特確認后給出裝盤計劃,隨后租船拉走貨物。其他地區因運距長,計劃會更早做,如9月考慮租11月去拉拉美油的船。中東生產和出口季節性不明顯,唯一可能的季節性是夏季發電用油需求增加,以沙特為代表,夏季發電用油需求至少增50萬桶,但這也不絕對,若沙特限產,國內需求增加會使出口減少;若不限產,可維持出口不變。此外,中東國家在全球各地有儲罐,會提前將原油放入當地儲罐,等消費國需求起來再轉運,也會造成時間錯位。同時,消費國需求特點也會影響中東出口,如中國春節是淡季會少拿貨,金九銀十和春耕四五月份會多拿貨。

Q2:從今年220萬桶加30萬桶的增產來看,落到中東,其出口以怎樣的節奏釋放?已體現出來的數據是反映了一部分情況,還是已經定型,后續還會增加嗎?

A2:從海運端來看,4月開始實施增產,但直到8月海運端無明顯變化,8、9月增產量達到一定程度且單月增產最高。1-8月沙特出口量基本穩定,其他國家有一些但不明顯,9月累積量才慢慢體現出來,9月中東原油出口量首次超過1800萬桶日,是23年4月以來最高水平,體現出一定滯后性。從9月、10月、11月來看,出口量會有比較明確的增加。

Q3:當年歐派克三次減產的第三次220萬桶,具體減了多少?今年復產時,實際的邊際變化量有多少?確定10月份開始釋放165萬桶,第一個月13萬桶后續的節奏是保持較低水平,還是可能(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加速?第一批220萬桶在產量上已體現,后續165萬桶(目前10萬計劃)以及到明年底到期的200萬減產,潛在的復產節奏和兑現時間點如何?

A3:三輪減產平均履約率約70%,4-8月實際增產量是名義增產量的71%。對於165萬桶(有小數點差異),若每月按13.7萬桶日逐步復產,預計實際每月復產約10萬桶日。歐佩克會相機抉擇,220萬桶增產是逐步進行,前期慢后期適當加快。剩下的165萬桶左右平均到每月名義13.7萬桶日,實際約10萬桶日。200萬桶日強制減產是歐佩克2022年4月實行的第一批,目前歐佩克還未想好是否復產,要結合明年市場情況。若明年油價在60以下,懷疑200萬桶日增產是否會回來;若明年供應有限、需求不錯,可能慢慢增產;若油價跌得狠,可能放棄增產回到限產保價政策。

Q4:對於今年Q4的平均油價以及明年中樞油價,您個人持什麼態度?背后的基準,特別是關於需求前景,您個人如何看待?

A4:今年四季度油價擺到65美金,確定性較高,在6字頭以上問題不大,可能隨供應增加稍有回落。明年大家普遍認為供應過剩,高盛認為布倫特均價是56,woodmike放的是59.4,瑞茲德擺了62,energyaspex是65,摩根是58,摩根士丹利是60,多數機構觀點在55-65區間。團隊觀點在區間上沿,相對偏樂觀,基準情景下明年均價看到65,主要理由是需求側明年同比增70-80萬桶/日,主要來自OECD特別是印度、東南亞、中東,中國成品油負增長壓制需求;供應方面,明年OPEC有生產計劃,但地緣問題未解決,美國頁岩油增長放緩,供應不至於太差。還給出高情景到70(毛利強、美歐對俄製裁更嚴厲)和低情景到60(過剩程度超預期、貿易戰衝擊經濟)兩種情景。

Q5:整體供應側雖有OPEC合規部分,但全球地緣緊張以及對俄羅斯、伊朗和委內瑞拉潛在衝突或制裁措施會使供應有收緊空間,加上整體需求明年能保持一定增速,這種情況是否利於歐佩克繼續延續潛在的加速連續增產?

A5:明年前半段市場有韌性,但歐佩克是否加速增產有變數。第一次加速增產時市場供應處於相對低水平,現在已追回220萬桶每日的產量,在此基礎上加速增產,歐佩克可能會更謹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