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潑天流動性涌來,買什麼?怎麼買?

2025-09-19 20:53

來源:圖蟲

又到周五,A股三大指數今日震盪整理。

滬指跌0.30%,深證成指跌0.04%,創業板指跌0.16%。

昨天上演了「瘋狂星期四」,A股在3.17萬億元的量能下寬幅震盪,今天成交額縮了8113億。

看着盤面,震盪力度不是一般大,多次出現直線拉昇、直線跳水的情況

正當許多人以為降息利好,股票就要起飛的時候,沒想到卻是這幅走勢?

究竟為什麼?


01、大起大落


先看板塊,行業漲少跌多,能源金屬、教育、旅遊酒店、煤炭行業、電子化學品板塊漲幅居前,電機、汽車服務、醫藥商業、多元金融、汽車零部件板塊跌幅居前。

上午,中芯國際、工業富聯、立訊精密成交額均超100億元。立訊精密盤中最高漲近9%,逼近歷史高點。

消息面上,iPhone 17系列今日正式發售,廣深兩地的蘋果直營店門口均大排長龍,且17全系列均無現貨。今年標準版iPhone的熱度遠超以往,17系列標準版的256G、512G均可加50-400元回收,而此前16、15系列的標準版均曾被「黃牛」拒絕接收。

固態電池概念股早盤拉昇,相關個股上漲。贛鋒鋰業漲停,廈鎢新能、騰遠鈷業漲超7%,天齊鋰業漲4.31%。

據招商大宗商品研究,國內半固態電池處於量產前夕,已有部分車型裝車落地,全固態電池將於2027年實現千輛級別示範性裝車,2030年實現規模化應用,預計到2030年固態電池出貨量為826GWh,其中半固態670GWh,全固態156GWh。

全固態電池相較於液態鋰離子電池有單GWh用鋰量1.75-2.4倍增長,還因其能量密度優勢在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的發展中成為其動力系統優選方案,預計2030年后低空、人形機器人將成為動力鋰電池下游增速最快的方向

旅遊和酒店板塊表現出色,多隻旅遊概念股漲停。

消息面上,今年國慶假期恰逢中秋節,長達八天的「超級黃金周」激發了多樣化出行需求。攜程9月17日發佈的2025國慶旅遊趨勢預測報告顯示,截至目前,該平臺國慶假期跨省遊訂單量同比增長45%。

近期表現強勢的機器人概念股今天集體調整,金發科技、萬向錢潮等多股跌停。

消息面上,針對近期有消息稱美國植物基製藥企業PharmAGRI與特斯拉簽署意向書,計劃在自營的農業產業鏈、原料藥合成及處方藥生產環節部署多達1萬台Optimus Gen3+人形機器人一事,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回復辟謠:「假的。」

今天市場縮量了8000多億元,短線情緒仍在退潮。許多高位股出現跌停,譬如因「建工爺叔」引發關注的上海建工就迅速跌停,止步5連板;12天11板的首開股份尾盤也跳水跌停。

加上昨日的巨量調整,「靴子」落地之后,市場似乎並未表現出積極上攻的衝擊態勢。

結構性行情特徵也很明顯,雖然科技股一路強勢,但是銀行、保險、傳統消費等板塊卻連續好幾日都在調整。

A股接下來將作何表現?


02、慢牛基調不變


本周終於迎來了美聯儲降息(25bps),但由於市場對降息已有較強預期,部分利好提前釋放,從近期人民幣升值、國債利差縮小、外資資金流向等角度得以體現,A股資產對外部資金吸引力持續提升。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呈現出複雜的波動態勢。

年初從7.3關口上方波動回升,在4月初經歷波動后迅速企穩,進入8月下旬,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結束兩個月的低波運行,出現較大幅度升值。

9月17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升破7.1,為2024年11月7日以來首次,盤中最高升至7.0965。9月份以來,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0.34%。

近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高,已在一定程度上對美聯儲降息預期作出反應。

一方面,美聯儲這次降息幾乎是「板上釘釘」,且市場對年底前美聯儲還可能有進一步較大幅度降息的預期升溫,導致美元指數顯著下行,給包括人民幣在內的非美貨幣帶來較強的被動升值動能。

另一方面,中美關税博弈呈現階段性緩和態勢,二者共同構成人民幣兑美元進一步升值的驅動因素。

8-9月份國內股市保持強勢,上證指數從3500多點,最高一度漲到了3899.96,期間外資也在加速流入,在帶動結匯需求增加的同時,也在改善匯市情緒。

隨着美聯儲進入降息周期,全球無風險收益率下降,推動資金向新興市場流動。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9月份以來累漲接近10%,顯示國際資本對人民幣資產的重新定價。

同時,美聯儲降息也緩解了中美利差壓力,為國內貨幣政策工具(如MLF、LPR)的調整提供了空間,之后國內貨幣政策應該會更加靈活,這也有助於改善A股市場風險偏好。

受到人民幣升值、海外流動性寬松、A股賺錢效應和基本面修復4重因素共振驅動,今年7月下旬開始,主動型外資迴流A股已經逐漸顯露出趨勢,成為外資做多中國的重要信號。這段時間,外資機構看多中國資產的聲音也逐漸壯大。

與此同時,被動外資迴流、龍虎榜外資席位淨流入創歷史新高、北向資金成交額創歷史次高(僅次924行情),都表明外資當前對中國資產熱情高漲。

當靴子落地以后,市場就開始消化海外流動性寬松、中美緩和的預期,表現出震盪趨勢。

此次降息被市場認知為一次「預防式」降息,本輪降息時的通脹壓力高於歷史上幾次降息時的水平,而經濟只是走弱並未陷入危機,未來一年的降息次數和空間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本次人民幣升值的持續性也被打上問號,主動升值的前提是,經濟基本面的改善被市場所認可。這個核心邏輯當前還未被觸發。

8月宏觀數據顯示經濟復甦力度在減緩,但政策在不停地加碼,例如工信部對「十五五」規劃的部署、以及發改委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推動,才顯著提升了資金對科技板塊的追逐。

如果經濟基本面未明確改善之前就大幅升值,一是會加劇跨境資本波動,二來反而會加大后續經濟復甦的難度,所以政策層面對於匯率升值的容忍度並不會太高。

因此,給股市降降温,先夯實當前的點位基礎,配合未來複蘇趨勢驗證留出更多的空間,或許是當前回調最合理的解釋,像銀行保險等權重板塊的調整即起到了調節作用。

聚焦回國內經濟復甦,當前最大的兩個政策看點,一是內需消費的后續支持;二是反內卷要求上游資源行業的整合管理。

在8月經濟數據顯示消費需求有待提振背景下,增量支持性舉措快速落地,顯示政策端正在「適時加力」,后續服務消費將是促消費的重要着力點。近日,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5方面19條措施,聚焦服務消費領域以促消費、擴內需。

自7月以來反內卷的各行業明顯啟動后,對中下游生產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供給收縮的預期提振了上游資源品價格,使得部分行業盈利與生產邊際改善。上游生產持續向好,但中下游生產則開始反映了投資收縮的影響。

有機構作過統計,在歷次美聯儲首次開啟/重啟預防式降息后,A股和港股在未來階段以上漲為主,顯示中國資產受益於預防式降息下寬松的美元流動性環境。

美聯儲降息直接利好兩類板塊。一是科技成長類板塊,降息能夠顯著提升其估值中樞,且利率下降能夠降低其融資成本,利於資本開支。

其次是有色金屬板塊,其金融屬性將受益於美元走弱,例如黃金的吸引力上升,利好黃金股;同時,其工業屬性將受益於全球需求提振,利好銅、鋁、鋅等工業金屬。從近期行情來看,科技和有色板塊也已經提前開始交易降息預期。

但能否進一步上漲,則取決於是否有進一步的利好落地,譬如降息幅度和節奏是否能超乎預期。


03、尾聲


儘管隨着降息交易退潮,給市場帶來一定波動,但是這次降息是開始並不是結束,未來階段對降息預期的交易可能反覆進行。

中長期維度里,A股仍然有望受益於寬松的美元流動性環境。況且從全球配置來看,外資普遍明顯低配A股。

根據機構,截至24年底,A股在MSCI全球股票指數中權重為3.4%,而A股股票在國際資金投資組合中僅佔2.3%,低配1.1%,假設外資平配A股,將帶來約1.2萬億的增量資金。

慢牛的基調和邏輯依然是成立的,但短期交易可能會出現高低切行情,譬如化工及新材料、軍工、運輸設備、稀土磁材等等,也可能存在機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