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GRI前董事呂建中:構建風險共治、價值共創、標準共建、平臺共搭、資源共享的ESG生態圈

2025-09-19 17:41

專題:2025全球總部經濟大會暨中國樓宇經濟北京論壇

  9月11日,由世界貿易網點聯盟、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主辦,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樓宇經濟和總部經濟分會、集羣智庫承辦、新浪財經、服貿會官網全程直播的2025全球總部經濟大會暨中國樓宇經濟北京論壇在京舉辦。大會邀請知名總部企業和資管機構,聚焦全球視野下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發展的機遇和挑戰,探討「破局與進化」的路徑和模式,構建「城市—總部—樓宇」產業共同體,搭建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高端對話合作平臺。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前董事呂建中應邀作為「ESG賦能實體產業和不動產價值創造」圓桌對話主持人出席。

  對話實錄如下:

  從樓宇經濟話題,轉換到了ESG,我這里想回應一下剛剛黃立平總的講話要點,黃總提出了一個經濟學上經常困擾着我們的一個悖論,即「三元悖論「,這讓我想到在可持續發展經濟學領域中也有的一個三元關係理論,即經濟、社會和環境這三個重要的要素之間如何能夠形成持續的平衡?在經濟和社會之間形成公平性關係、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形成活力性關係、在社會和環境之間形成可承載性關係。這也是一個三元的結構化系統性體系。我想今天討論的話題就是在這樣的傳統經濟學和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博弈當中尋找突破口,建立進化的路徑。這是我們這個圓桌的重要意義所在。

  黃總在介紹他的思考當中提到了多元利益相關方,這也是恰恰是ESG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我們分兩輪談這個話題。第一輪的問題,關於利益相關方生態。本場圓桌的嘉賓來自總部、園區、資管機構、ESG服務機構,我們也構成了利益相關方的羣體,在這個羣體當中價值創造既有相互的協同,也有相互的制約,因此我們能不能形成共同發展、共創價值的生態呢?在這樣的一個多元利益相關方組成的生態當中,有哪些價值共創的機遇以及如何構造這樣一個產生價值共創的生態?需要哪些關鍵要素?

  在大家的討論發言中集中反映了這樣一個要點:把樓宇經濟放在可持續發展的領域當中去深挖它的商業邏輯。商業邏輯就是徐忠華總給我們點出的,必須基於社會需求並源於商業本身的可持續性發展的訴求,但是這還不夠,還需要形成一種風險共治、價值共創、標準共建、平臺共搭、資源共享的生態圈,在這個生態圈當中我要借用張政偉先生給出的「三個A「來提示在座的各位,各位與會者都在領導着各自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你們是最關鍵的人物,作為領導者,你們的遠見卓識和務實行動,決定着企業可持續商業的成功。這個「領導「應當是Available,他應當Adopt,還必須Apply。所謂Available就是我在線來親自領導,所謂Adopt就是我採納接受可持續發展這一理念帶給我商業的轉型升級和變革,所謂Apply就是用行動來踐行可持續的發展,以此跟大家共勉,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閲,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李昂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