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房企營業總收入TOP100榜單發佈!保利超越萬科,衝到榜一

2025-09-19 17:34

2021年下半年開始,房地產行業進入到下行通道,四年時間,行業的總量跌去了一半,規模房企倒下了40%,土地成交總量只剩下高峰時期的三成……這一進程還在持續,行業的出清還沒結束。

圖表:2025H1典型房企營業總收入TOP100

資料來源:企業半年報/業績公告,億翰智庫

資料來源:企業半年報/業績公告,億翰智庫

看半年度經營成果,一言難盡,困難重重。

與銷售業績趨勢一致,但時間滯后,收入在探底。TOP100房企營業總收入合計1.38萬億,同比降幅14.1%,同比降幅有收窄,但仍然沒有結束探底的進程。

千億規模的企業數量腰斬,只剩下兩家,一家是保利發展,一家是萬科A;800-1000億的也只有三家企業,分別為華潤置地、中國海外發展、綠地控股

剖析原因,營業總收入下滑是必然,一是交付節奏的問題,上半年結轉交付的項目量減少,報表里的收入自然往下走;二是,很多企業都在縮表,拿地少,項目少,銷售少,交付的量自然少,營業總收入的下滑就是自然而然的結果,絕大多數出險企業的收入都是下滑的,而且下滑的比例還不低,畢竟銷售額都是以腰斬的速度往下掉。

雖然這幾年,企業在經營困境里掙扎,報表收縮了很多,企業過的很苦,往日的風光不在;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縮表的好處也慢慢的呈現出來,拿的地少了,負債降下來了,負債率往下走,交付的高峰期過了,要支付的款項少了,架構調整了,成本優化了……企業的經營壓力自然也在減輕,熬過去,或許就能看到希望。

萬科跌下第一,保利衝到榜首。客觀的説,作為行業里多年的頭部企業,萬科有它的過人之處,從最初的「招保萬金」到后來的「恆萬碧」,萬科都名列其中。曾經也是一度佔據行業第一的席位,被很多同行學習。2016年的寶萬之爭沒有動搖企業根本,2024年煙臺合作方的一紙雄文卻開啟了萬科的掙扎和動盪,2025年半年度萬科的營業總收入收1053億,少見的跌下了行業第一的位置。

銷售額第一的保利發展以115億的優勢衝到了營業總收入榜首,銷售業績最終兑現到了財務報表里。曾經許下的承諾,翻倍的實現了,確實回到了行業第一的位置。

TOP10房企里,營業總收入增加有四家企業。我們上面就説過,營業收入的下滑是趨勢,只是每家企業的節奏不一致。TOP10房企里營業總收入增加的有四家企業,華潤置地和龍湖集團可以算作一類,越秀和招商算一類。華潤置地和龍湖集團都是行業內第二曲線發展的比較成功的企業,經營性業務能貢獻穩的收入,地產開發行情不好的時候,給企業拖了個底,華潤置地的營業總收入是949億,經常性收入有205.6億,貢獻率超過20%,比例是22%;龍湖集團的營業總收入是588億,經營性業務收入133億,貢獻率23%,同樣是超過了20%。

越秀與招商都是地產開發佔主導的企業,營業總收入的提升,主要原因還是結轉節奏的變化,交付結轉的量增加了,其他多數企業營業總收入的增加,核心原因也在於此。

TOP20房企里增速最高的是濱江集團,增速是88%,主要原因也是上半年交付的項目增多,帶動了收入的增長。

20強以后,排名靠近的企業,營業總收入的數值咬的很緊,拉不開大差距。往后看,特別是20強以后各個梯隊的企業,營業收入的數值咬的很緊,不是很多人想象的前后企業,總收入能差個十億,幾十億,根本拉不開差距,前后差值多數都在1個億以內,這跟企業銷售金額的特徵保持一致。

底還沒到,2025年還得再往下探探。從銷售到報表收入,有一個時間差在,2021年行業的總量達到一個高峰,企業的收入在2023年上升到峰值,然后轉頭向下,銷售額往下走,註定了收入也得繼續往下探底,這種對規模的追求最終會畫上句號,走完這一段,就開啟另一段,保持一些規模,多一些利潤的階段,説的書面一點就是,更重質量,以及速度與質量的平衡。

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