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百奧賽圖的抗體王國:超級BD入口

2025-09-19 15:39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中國創新葯行業,正在大踏步地邁入對外BD時代。

  僅在2025年上半年,中國藥企就簽下了超過70筆在研管線的對外授權協議,交易總額超過600億美元,這兩個數字都創下歷史紀錄。 

  其中,2025年6月,三生製藥將公司自主研發的PD-1/VEGF雙抗SSGJ707的海外權益,以首付款12.5億美元、總金額超60億美元的驚人價格,授予輝瑞。

  這一數字刷新了中國創新葯單筆對外授權的紀錄,即使在全球創新葯管線交易歷史上,也算得上是一筆重磅級別的交易。

  造成這種行業繁榮景象的核心因素,是中國供給和全球需求的高度契合與共振。

  一方面,是諸多手握雄厚現金的跨國藥企,在未來3~5年普遍面臨着在售核心管線的「專利懸崖」,迫切需要引進外部的現成在研管線進行補位。

  多份權威機構測算顯示,未來幾年將有超過1000億美元年銷售額的重磅藥物,陸續走到專利懸崖邊緣,其中包括默沙東的Keytruda等核心品種。

  另一方面,是大量中國創新葯企業,依靠在早期管線發現和臨牀研究環節中顯著的效率和成本優勢,儲備了大量具備高度潛力的在研管線,但是並沒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和人才團隊來推進所有管線的研發(尤其是全球多中心臨牀試驗)。

  在這種天然高度契合的供需匹配之下,中國創新葯管線的對外BD交易徹底爆發。

  在跨國藥企找到性價比更高的創新管線來源之前,這種趨勢預計將長期持續。

  根據Morgan Stanley一份研究報告的預測,到2040年,源自中國的創新葯的年度銷售金額將達到2200億美元,同時FDA批准上市的創新葯中,將有35%是源自中國的管線。

  從這個行業趨勢來判斷,未來很長一段時代的中國創新葯行業,對外BD將是一個極為核心的正向驅動因素。

  抓住這個產業機遇,是當下中國藥企至關重要的發展契機。

  這也是自2025年以來,諸多成功完成創新葯管線對外BD的藥企,獲得市場的極度推崇與追捧的本質原因。

  能否以系統性的方式、持續地產生可對外BD的創新葯管線,已經成為資本市場對於創新葯企業的審美需求和價值判斷標準。

  目前來看,至少有兩大類型的創新葯企業,符合以上標準。

  一類是以恆瑞醫藥為代表的「大而全」類型的中國藥企,特點是依靠充裕的資金以及高達數千人的龐大研發和臨牀團隊,幾乎將所有熱門靶點都做一遍,其BD交易的管線,以處入臨牀試驗早期階段的為主。

  在一份海外媒體發佈的2025年全球藥企管線排名中,恆瑞醫藥以173個在研項目(包括臨牀前和臨牀后)高居全球第13位。

  這也是在BD大潮到來之后,恆瑞醫藥屢屢有所斬獲的原因。

  根據恆瑞醫藥2025年半年報的信息,僅僅今年上半年,來自BD交易的首付款的確認收入,就已經接近20億人民幣。

  恆瑞醫藥的這種打法,可以理解成是一種「重型模式」,需要海量的資金以及極爲龐大的研發團隊的支撐,這個門檻很高,大部分藥企根本玩不起。

  另外一類,則是以百奧賽圖為代表的「輕型模式」,其依靠自身體系化的資源稟賦,依靠獨一無二的效率優勢和成本優勢打造「千鼠萬抗」計劃,準確卡位創新葯物發現這一核心環節,以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緊密結合的方式,實現了創新葯行業研發價值鏈的重構,在創新葯BD時代同樣大放異彩。

打造全球新葯發源地

  從最初的定製化服務出發,公司敏鋭地將發展重心集中在高技術壁壘的靶點人源化動物領域,持續擴充並沉澱出全球最大規模的靶點人源化小鼠模型庫。

  這一戰略不僅讓模式動物從「客户要什麼我們就做什麼」的被動角色,轉變為「貨架式」供應模式——客户可直接採購、即買即用,更推動了行業標準化與效率提升。

  憑藉領先優勢及高標準的質量控制,百奧賽圖成為首家實現模式動物規模化反銷歐美跨國藥企的中國企業,真正奠定了其在全球模式動物領域的核心地位。

  解決完這一創新葯評價環節的關鍵痛點之后,百奧賽圖繼續向創新葯源頭分子出發。

  2020年,百奧賽圖提出「千鼠萬抗」計劃,徹底地打破了傳統的產業定位和分工,直接躋身於創新葯研發產業鏈的又一核心環節。

  所謂「千鼠萬抗」計劃,是指百奧賽圖在自主研發的RenMice系列技術平臺的基礎上,通過靶點敲除,得到針對人體內千余種潛在藥物靶點的模式小鼠(「千鼠」),進而針對每種小鼠免疫后得到數百種針對該靶點不同表位的抗體分子,最終得到一個包含數萬個候選抗體的分子庫(「萬抗」)。

  依靠這個體量極其龐大的候選抗體分子庫,百奧賽圖徹底重構了自身的商業模式。

  對於「千鼠萬抗」計劃篩選出的候選抗體分子,百奧賽圖採用合作開發或分子序列授權/轉讓等方式,尋求合作方共同推進其臨牀開發及后續商業化進程,並從中獲取首付款、里程碑付款以及藥物上市后銷售分成等。

  這種全新的「玩法」,徹底顛覆了創新葯行業中現有的研發模式,帶來了時間效率、研發成本、靶點覆蓋度等多個核心維度的顯著優勢。

  從時間效率的角度而言,在傳統的藥企研發流程中,從靶點發現與驗證階段算起,到最終確定創新葯分子的PCC階段,平均時間是5.5年。

  在百奧賽圖的「千鼠萬抗」計劃的支持下,這個流程得到了根本的改變。

  藥企通過支付有限的首付款,就可以直接從百奧賽圖的抗體貨架中,挑選高質量的、可滿足其不同研發需求的抗體分子,直接進入內部測試環節。

  創新葯行業的早期藥物研發模式,從之前的立項之后的不斷等待候選分子,變成了「立等可取」,上述的從臨牀前發現到PCC所需的平均時間,縮短到了12~18個月。

  這無疑將大幅促進抗體候選藥物的發現和開發過程,顯著節省創新葯研發企業寶貴的時間。

  在提升效率的同時,創新葯企業的立項模式,也將由「先確定研發方向,1~2年后驗證可行性」 轉變為「先獲得第一手驗證數據,再確定是否立項」,這也大大降低了客户前期的研發風險。

  從成本角度而言,百奧賽圖的「千鼠萬抗」計劃,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傳統的藥物發現CRO和創新葯企業內部藥物發現團隊的角色,但是具備顯著的成本優勢。

  行業數據顯示,在大型藥企內部,從0開始到成功獲得一款候選分子的平均成本,在數千萬美元級別,而從百奧賽圖的抗體貨架獲得PCC級別的抗體分子進入測試階段,其成本顯然要遠遠低於上述數字。

  從靶點覆蓋範圍而言,千鼠萬抗計劃無疑具備更加獨特的優勢。

  根據百奧賽圖的2025年中報信息披露,「千鼠萬抗」平臺已經針對人體1000多個靶點,建立了超過100萬條多樣化的候選抗體序列庫。

  1000多個靶點的100萬條抗體,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

  截至2024年底,全球範圍內僅有針對70余個靶點的100余種單抗藥物,獲得美國FDA 及歐盟EMA批准上市。

  在此之前,出於研發投入的考慮和人手的限制,創新葯企業通常都只能聚焦於有限數量的靶點及管線進行研發。

  基於「千鼠萬抗」計劃的抗體貨架的出現,讓創新葯企業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靶點自由」,從此只要花費遠低於此前內部研發的成本,就可以從源頭開始平行比較多個靶點,在快速拿到第一手數據之后,進一步優化研發決策,這將大大提升創新葯的研發成功率。

  綜合以上各種優勢,可以發現,如果一家創新葯企業選擇和百奧賽圖開展深度的合作,其內部研發的流程將得到革命性的重構,以往耗時過長、投入巨大的早期藥物發現環節,在「千鼠萬抗」平臺的全方位支持之下,將不再是創新葯研發過程中的瓶頸。

  同時,作為一個開放性的計劃,百奧賽圖的「千鼠萬抗」平臺面向全行業開放,這將使得「千鼠萬抗」逐漸成為全行業的核心基礎設施之一,而百奧賽圖也將在這一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宏大願景——成為全球創新葯分子的「發源地」。

「以BD為導向」的商業模式

  即使在全世界範圍內,也很難再找到一家企業,能擁有和百奧賽圖同等規模的候選抗體庫;同時,也很難再找到一個業務模式類似的企業。

  這是一種天然的「以BD為導向」的商業模式。

  相比於傳統的創新葯企業,對於每一個在研管線都存有自主開發還是對外BD兩個選擇,百奧賽圖的戰略非常清晰:並不計劃投資自有資源來領導候選管線的持續開發,每一款管線都以對外轉讓或者授權為最終目標。

  也就是説,百奧賽圖選擇聚焦分子發現環節,將自己在創新分子發現這個領域的優勢發揮到極致,構建在行業中處於絕對領先水平的效率優勢和成本優勢。

  這是一種典型的「在1米的寬度做出10000米深度」的專注聚焦型戰略,而由專注和聚焦所產生的競爭優勢與壁壘,往往讓競爭對手無法企及。

  在創新葯分子發現環節,百奧賽圖這種綜合性的優勢所帶來的顯著降本增效作用,幾乎讓所有藥企業都為之心動、無法拒絕。

  對於小型Biotech來説,甚至可以將整個創新分子發現環節,都構築於百奧賽圖的「千鼠萬抗」基礎之上,在這高達100多萬條準PCC級別的抗體庫中「淘金」,已經完全足以支撐一家小型Biotech公司的全部研發計劃。

  對於大型藥企來説,「千鼠萬抗」與其內部的分子發現業務也並無衝突。

  作為一個極為有益的外部資源庫,「千鼠萬抗」計劃可以為大型藥企內部的分子發現業務提供高度差異化的補充和賦能,甚至在某些時刻可以提供意外的驚喜。

  總之,無論是哪種類型的企業,「千鼠萬抗」計劃都有能力以一種合適的方式產生作用:或有機整合到其現有的研發流程之中,或徹底對其研發流程進行顛覆性的優化和重構。

  百奧賽圖這種頗為獨特的商業模式,牢牢佔據了「創新葯分子」這條大河的源頭,下游的所有創新葯企業,都可以成為共享研發收益的合作伙伴。

  一旦產生實質性的研發成果,百奧賽圖都可以通過授權、轉讓、聯合開發等多種方式,獲得包括首付款、里程碑付款、銷售分成等多種途徑的收益。

  從目前實際落地的情況來看,這種「以BD為導向」的商業模式,已經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高速的發展趨勢。

  僅在2025年上半年,百奧賽圖就新增簽署80項交易,同比增長近60%,累計已簽署約280項治療性抗體資產授權合作,合作企業涵蓋Merck、Gilead(吉利德)、Neurocrine、IDEAYA Biosciences、ABL Bio、翰森製藥、南京正大天晴等國內外知名藥企。

  在已經產生合作的藥企中,有相當部分會選擇和百奧賽圖進行再次合作。

  2025年9月4日,百奧賽圖宣佈,與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默克(Merck)簽署一項抗體選擇權的評估協議,推進開發應用於核酸藥物的抗體偶聯脂質遞送解決方案。

  根據協議條款,百奧賽圖將提供基於其RenMice®平臺自主開發的全人抗體,由默克評估將其用於抗體偶聯LNP製劑服務的可行性。默克被授予獲取選中抗體資產權益的獨家選擇權,百奧賽圖有權獲得相應的費用付款及銷售分成和再許可分成。

  這一合作,不僅彰顯了百奧賽圖全人抗體平臺的多樣性,也展現了全人抗體在傳統療法之外的廣闊應用前景。

  同時,這已經是默克第三次選擇和百奧賽圖在一個新的領域展開合作,這種高「復購率」,無疑是對百奧賽圖的抗體發現平臺的高質量與高效率優勢最有説服力的「投票」。

  近年來,作為一家跨國藥企,默克已經和多家中國藥企完成了數筆交易金額巨大的管線BD授權,完全有理由期待默克和百奧賽圖在未來碰撞出絢麗的火花。

  2025年9月8日,納斯達克上市藥企IDEAYA Biosciences在其10周年研發日(R&D Day)活動上披露,與百奧賽圖合作的管線IDE034(B7H3/PTK7雙特異ADC),將在2025年下半年遞交臨牀試驗申請。

  距離IDEAYA Biosciences獲得IDE034的選擇權和許可協議,僅僅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

  這個合作案例也説明,百奧賽圖對外合作的項目,不僅數量上頗為可觀,在合作之后的推進質量和效率也是非常之高。

創新葯BD時代的潛在大贏家

  百奧賽圖這種以BD為導向的商業模式,高度契合當下創新葯行業的發展趨勢,也實現了公司在創新葯研發價值鏈中的「階層躍遷」。

  在精準卡位創新分子發現這個核心環節之后,百奧賽圖將成為創新葯企業至關重要的關鍵研發合作伙伴,並共享具備巨大想象空間的創新葯研發后端收益。

  同時,這種開放性的模式,也規避了過往每家創新葯企業關起門來做研發的弊端。

  此前,一家藥企如果放棄了某個分子,往往將其束之高閣,基本很難再有機會重新嘗試。

  但是在百奧賽圖的創新商業模式之下,對於某個具體的抗體分子,如果A公司在某個適應症上測試效果不佳之后,該分子會重新回到「待售」狀態,未來可能有B公司或者C公司在不同的適應症上重新對該分子進行測試。

  理論上,百奧賽圖的分子庫中的每一個具體的抗體分子,都有若干次機會接受不同背景的創新葯公司根據不同的思路、針對多種臨牀應用場景的測試和開發。

  因此,單個分子的成功概率也大大提高。

  也就是説,整個創新葯行業中的企業,可以共享百奧賽圖的「千鼠萬抗」分子庫,這種開放的模式,在顯著提升創新葯行業研發成功率的同時,也極大提升了百奧賽圖的抗體分子對外BD的概率。

  這種獨特的商業模式,是百奧賽圖基於行業深刻洞察基礎之上的商業智慧的體現,也是推動創新葯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它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成功地突破產業傳統侷限,並幫助企業抓住全新的機遇。

  隨着「千鼠萬抗」計劃的持續發展,隨着更多對外合作成果的落地,百奧賽圖無疑將成為創新葯BD時代的潛在大贏家。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