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9 12:16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專題:2025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新聞發佈會
釀造責任 創造美好——宋書玉理事長在中國酒業協會社會責任工作委員會年會暨2025「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新聞發佈會上的致辭
2025年9月18日,中國酒業協會社會責任工作委員會年會暨2025「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新聞發佈會在京舉行。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在新聞發佈會上致辭。他説:
今天,我們齊聚一堂,共同參加中國酒業協會社會責任工作委員會年會暨2025「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新聞發佈會,深入探討中國酒業的社會責任建設。這不僅關乎產業發展,更關乎社會福祉和文明進步。
中國的社會責任理念並非外來概念,其核心是「義利觀」。「義」是社會責任的道德內核,而「利」必須在符合「義」的前提下獲取。我們耳熟能詳的「大禹治水」就是中國公共責任的源頭。這是中國古代最早、最經典的對民眾負責任的敍事,體現了超越個人利益、對天下蒼生的宏大責任,是社會責任最原始的雛形。
孔子提倡「仁者愛人」,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儒家思想奠定了東方社會責任的理論基礎。中國古代商幫如徽商、晉商,普遍遵循「誠信為本」、「以義為利」的經營理念,體現了古代商人的社會責任觀。
與西方契約性和制度性的社會責任觀演變路徑有所不同,從大禹治水到ESG投資,社會責任的歷史是東方傳統文明的進化史。它從社會的道德自覺到公眾的普遍義務,最終成為所有現代組織和企業必須面對的核心戰略。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踐行社會責任不是一種負擔,而是文明延續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時代變革,責任新使命
當前,我們正身處一個深刻變革的時代。全球酒業面臨着公眾健康意識不斷提升、政策環境持續重構的挑戰。酒的消費市場已經進入了
「消費態度理性、消費價格理性、消費選擇理性」的「三理性時代」。面對這些變化,我們應當以「適量飲酒+文化賦能」應對態度理性;以「性價比優化+供應鏈提效」迴應價格理性;以「場景化體驗+風味個性化」滿足選擇理性。
回顧過去十年,中國酒業經歷了一場深刻的「理性革命」。從2011年「醉駕入刑」利劍高懸,到2019年「健康中國行動」全面推進,再到2022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調降推薦飲酒量,政策環境的重構宣告,社會責任已成為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
未來競爭的核心,在於能否將酒類產品轉化為文化載體,並通過消費者主權重構,實現可持續發展。
責任之路,十年磨一劍
中國酒業的社會責任建設歷經十余年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2008年,我們攜手國際合作夥伴ICAP、IARD播下理性文明的種子。2015年,中國酒業協會酒與社會責任促進工作委員會(China SAO)
應運而生,標誌着中國酒業社會責任建設進入了組織化、系統化的新階段。多年來,我們以「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為平臺,聚焦三大核心使命:「理性文明、拒絕酒駕」
——讓開車不喝酒成為自覺;「關愛成長、非成勿飲」
——為未成年人築起防護牆;「適量飲酒、快樂生活」
——首創「美酒美生活」的理念。
經過不懈努力,理性飲酒宣傳周活動規模和高度屢創新高,影響人羣從最初的3300萬躍升至5億人次,覆蓋城市從354個擴展到563個。
我們構建了立體化的責任網絡,從政府支持到企業參與,從北京主會場到重點城市分會場,從CBD大屏到萬家酒類消費門店,從滴滴APP上的14.9萬份承諾到每天4000+次高鐵的2億次觸達。同時,我們通過公益主題微電影、AI技術等創新形式,讓責任教育更具感染力,讓公益主題微電影引發8000萬次共鳴。
在科學研究和政策倡導方面,我們與中國疾控中心、健康管理協會等科研機構持續合作,發佈多本權威讀物。更令我們自豪的是,在我們的持續提議與呼籲下,2021年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寫入了明確的飲酒處罰條款,這是對中國酒業社會責任工作的極大肯定。
這些努力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成效,酒駕查處量較2011年下降70%。
今年,是理性飲酒宣傳周的十周年,我們將在原有優勢的基礎上,增加了全國79個機場大屏的傳播,將首次發佈「中國酒業ESG指數」和指數報告,還將向多個國際組織發出邀約,攜手發出理性飲酒聯合倡議,逐步擴大中國酒業社會責任的國際影響力。
面向未來,發展可持續
展望未來,中國酒業的社會責任建設正在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拓展。2023年起,我們將理性飲酒納入酒業ESG戰略框架,宣傳周與ESG論壇同期舉行。我們發佈了首份《中國酒業ESG發展報告》,制定了首項中國酒業ESG團體標準:《酒類企業ESG披露指南》、《酒類企業ESG評價指南》,用全球化的ESG語言書寫中國酒業社會責任的實踐方案。時至今日,在產業可持續發展層面發生了兩個顯著變化:
一是在產業方面,從突出和強調產業個性社會責任的理性飲酒,逐步拓展為全域社會責任——不僅有理性飲酒,還有ESG、產城經濟融合、鄉村振興、社會公益、扶危助困,文化弘揚等;
二是在企業方面,在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和推動下,對社會責任的理解發生了質的變化,從被動參與到主動投入,從「必盡責任」到「應盡責任」,再到「願盡責任」。
我們需要認識到,社會責任不僅是經濟責任、安全責任、法律責任,還有消費責任、環境責任、道德責任。面向未來,立體多維履行社會責任,纔有利於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如果企業以損害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為代價獲取財富,再用這些財富來履行所謂的社會責任,那就是本末倒置。
同心倡議,構建新生態
站在產業發展的歷史性交匯點,我們當以開放包容的格局與勇於擔當的魄力,推動中國酒業社會責任建設邁向嶄新高度。在此,我提出以下幾點倡議:
一、堅守品質底線,提升價值認同。酒業不能陷入低價競爭的泥潭,因為低價往往伴隨着品質的犧牲;也不能盲目追求高價,脱離市場實際。只有找到品質與價格的平衡點,才能實現企業與消費者的雙贏。
二、深化責任實踐,拓展國際視野。我們將於2026年啟動「全球酒文化共生計劃」,希望更多企業積極參與,共建跨國責任標準,推動全球酒業可持續發展。
三、弘揚美酒文化,倡導理性責任。繼續深入推進「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活動,創新傳播方式,拓寬傳播渠道,努力構建更加健康、文明、和諧的美酒消費文化和文明飲酒風尚。
四、踐行ESG理念,推動綠色發展。主動履行環境責任,踐行生態釀造,將生態文明融入企業文化和可持續發展中,更加規範地履行信息披露的義務和責任。
五、加強產業協同,杜絕內卷競爭。真正競爭力不在相互傾軋,而在共守規則、共創價值、共護生態。只有將蛋糕做大,才能完成從「個美」到「共美」的產業良性生態構建。
釀造責任,創造美好。中國酒業的責任體系建設不僅是公益善舉,更是一場產業價值的重塑之旅。美酒產業,以釀造美酒為使命,而責任是美酒不可或缺的構成,釀造美酒就意味着釀造責任。它昭示着——當責任成為釀造美好的保障,我們不僅釀造美酒,更在創造美好!
責任編輯: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