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9 09:47
在現代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輸服務、科技創新、綠色低碳和交通產業發展等領域,我國交通運輸行業已探索出諸多典型經驗和做法,形成了大量可複製、可推廣的樣本。
交通運輸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發佈《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典型案例集(第一輯)》,公開推介44項典型經驗與創新成果。
在現代化交通基礎設施領域,江蘇省交通運輸行業創新提出了大流量高速公路集中養護模式,通過科學組織同一路段內多項目、多工種的同步交叉施工,實現養護作業效率最大化和區域路網總體運行效益最優,對推動高速公路養護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有關專家介紹,隨着高速公路交通量持續增長、荷載不斷加重,高速公路病害呈現出數量增多、類型多樣、程度加重的趨勢。傳統養護模式存在養護施工對路網交通干擾大、質量難以保障、安全風險高等問題。
江蘇實施精細化施工與交通管控,將施工計劃精準到小時,綜合運用全鏈條智慧數字化養護、全方位快速化養護、智能誘導精準管控等技術手段。2019—2024年江蘇省完成了超大流量路段施工、跨省協調路段作業、無人智慧施工應用、區域路網同步作業等工程實踐,累計施工里程約1215半幅公里,縮短工期約2700天,區域路網運行綜合效益提升與施工成本節約累計超40億元。
傳統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普遍採用「垂直堆場端部裝卸+自動導引車」模式,難以滿足江海聯運高頻交互等需求。廣州港南沙四期全自動化碼頭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江海聯運重要樞紐,創新提出了「平行堆場側面裝卸+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IGV)+全國產信息系統」等技術體系,有效解決傳統模式下碼頭空間利用率低、江海聯運交互效率低、多設備協同精度不足等問題。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介紹,廣州港南沙四期全自動化碼頭還研製並推廣應用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採用輕量化設計並搭載快充技術,具備釐米級定位與全港區智能調度能力。土地利用率提升30%,碼頭裝卸效率提升28%。南沙港區集裝箱年通過能力提升至2400萬標箱,躋身全球單一港區前列。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是我國複合型國家航空樞紐之一,2024年旅客吞吐量達7637萬人次,接近設計容量,地面運行環境日趨複雜,運行壓力不斷增大。三期擴建工程規模大、場景複雜。
為破解大型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建運一體」與協同運行難題,廣東機場集團應用三維激光掃描技術,構建運行機場高精度建築信息模型,打造智慧機場「運行一張圖」,以機場地圖數據集(AMDB)為框架基礎,開發白雲機場機坪運行管理系統(AOMS),將機場地理信息及航班基礎元素數據融合,實現業務協同。工程實施期間,白雲機場連續4年實現旅客吞吐量全國第一、貨郵吞吐量全國第二。
廣東機場集團稱,雲橋設備綜合管理系統使廊橋平均靠橋時間從120秒縮短至85秒,人員提前到位等待時間從20分鍾縮減至5分鍾。「一個身份(OneID)」服務使旅客安檢時間縮減20%,旅客登機效率提升40%,機場服務人員成本減少50%。「機場通」服務會員數量突破1400萬。
黃驊港作為我國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重要樞紐港,肩負着國家能源保供重任。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國能黃驊港務公司通過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和技術迭代,逐步實現煤炭裝卸全流程智能化。
目前,國能黃驊港已建成17座基站,實現港區5G專網全覆蓋,通過下沉UPF(用户平面功能),實現數據不出園區的低時延、高可靠傳輸。利用北斗定位技術,建立全港統一座標系,形成由3座基站組網運行的北斗CORS(連續運行參考站系統)網,實現全港高精定位。通過技術創新和流程優化,裝船作業時間縮短25%,船舶滿載率提升10%,平均在港時間縮短32%,火車卸車時間縮短16%。
在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方面,多地交通運輸行業也收穫滿滿。浙江省交通運輸廳介紹,針對交通碳排放源點多量大、流動性強、覈算監管難度大等關鍵問題,浙江省率先研究形成了一整套的交通碳排放覈算理論體系,創新性地搭建省級交通碳達峰數字化應用平臺,面向行業管理部門、企業、公眾3類差異性用户,構建「碳指數、碳效碼、碳積分」3類碳工具應用體系。
截至目前,「碳效碼」實現規模以上企業全覆蓋,綠碼企業已累計兑現專項貸款2.8億元、發放補助639萬元,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萬噸。「碳積分」實現平臺註冊用户153萬,成為參與人數最多的省級碳普惠平臺,實現低碳行為超億次,積分兑換超過1500萬分。
廣東省全面推進港口岸電建設和使用,創新採用可移動式岸基船舶供電系統。目前,廣東省港口建成岸電設施有1248套,覆蓋泊位1696個,碼頭泊位岸電設施覆蓋率達到90.94%。截至2024年底,廣東省港口累計岸電使用量約15560萬度,通過構建效益模型,節省燃油3.42萬噸(節省費用約1.7億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6萬噸、其他各類大氣污染物排放0.35萬噸。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介紹,傳統跨境電商作業模式下,存在海關監管與企業作業流程信息割裂、物流中轉及通關時間長等問題。廣東省郵政分公司與東莞海關聯合推出跨境電商嵌入式監管新模式,將海關監管前置嵌入企業物流生產環節,物流企業在完成生產作業的同時完成海關申報監管,服務鏈條大幅縮短,通關效率顯著提升。2024年通過跨境電商出口嵌入式監管模式報關出口貨值1132萬元。2025年1-5月出口貨值達842.42萬元。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