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高盛:中國市場或迎「流動性盛宴」!建議在回調時加倉,看好騰訊、阿里、小米

2025-09-19 14:27

年初至今,中國離岸/在岸股票市場的市值已累計增加了3萬億美元,滬深300指數/恆生指數已累計分別上漲14.7%和32.5%。

在這一背景下,中國股票市場的漲勢還會持續多久,成為眾多海外投資機構關注的話題。

高盛研究部的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Kinger Lau)及團隊在周四下午的報告中指出,在估值和流動性的驅動下,中國股票市場可能會迎來進一步的繁榮。因此,高盛維持對A股和H股的「增持」評級,分別預測其在12個月內的上漲空間為8%和3%,建議在回調時加倉。

image

流動性或為中國帶來「慢牛」?

對於中國股票市場今年的強勁行情,高盛認為,「再通脹」預期和人工智能可能是關鍵的推動因素。而未來,估值和流動性的改善可能將有助於中國股票市場進一步的繁榮。

事實上,由估值和流動性驅動的股市繁榮並非中國所獨有。根據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的數據,全球股市約70%的漲幅源於市盈率的重估,而非僅僅是盈利本身增長的驅動。中國市場被視為全球「流動性盛宴」的后來者,這可能意味着其參與這場盛宴的時間較晚,但后續增長潛力相對較大。

對於今年的牛市,高盛指出,企業盈利是市場持久發展的必要條件,但「流動性」則是所有牛市趨勢的必要前提。他們還指出,與之前相比,目前A股市場的「慢牛」格局似乎構建得更為穩固了。

對於中國股票市場的估值水平,高盛認為,從大多數衡量指標來看,大型股的估值並未過高。指數市盈率處於中等水平,這意味着在A股和H股中,上漲的流動性期權價值仍具有極具吸引力的定價。

如果採用高盛調整后的「A股投資者情緒指標」作為衡量在岸市場風險偏好的綜合指標。目前該指數為1.3,表明存在市場盤整風險,但尚未出現逆轉跡象。

中國家庭和機構會否貢獻更多流動性?

對於今年行情的主要推動者,雖然有説法稱是普通散户投資者驅動,但高盛的數據表明,中國和外國的機構投資者纔是此次上漲行情的主要資金支持者。

高盛指出,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説,如果中國境內機構持股比例從目前的14%提高到50%(新興市場平均水平)/59%(發達市場平均水平),那麼境內股票的潛在增倉規模將達到32萬億至40萬億元人民幣。

更引人遐想的是,中國家庭能夠用於投資股票的資金規模龐大,其中儲蓄存款達160萬億元人民幣,房地產投資達330萬億元人民幣,但高盛也補充稱,資金配置的調整將會是漸進且持久的過程。

高盛還表示,他們看好中國「民營十巨頭(Prominent 10)」、「人工智能」、「抗周期性」以及「股東回報」等主題/投資組合。

高盛定義的中國「 Prominent 10」分別是騰訊控股、阿里巴巴、小米集團-W、比亞迪股份、美團-W、網易-S、美的、恆瑞醫藥、攜程集團-S和安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