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9 09:38
中宏網訊 9月18日,2025中新綠色發展論壇在中新天津生態城成功舉辦。300多位來自中國和新加坡的政府部門、綠色低碳相關行業協會、科研機構以及企業代表齊聚一堂,以「中新共築綠色發展基石 攜手深化新城新區建設」為主題,共同探討綠色低碳發展路徑。論壇由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主辦,由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天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國家建築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中心共同承辦。
創新突破 推介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升級版建設新進展
此次論壇的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包括場外巡展、成果推介、項目簽約和主旨演講等環節。與會嘉賓首先參觀了新城新區建設與綠色產業發展成就展,展覽集中展示了中新兩國在綠色低碳發展領域的最新成果,包括全國新城新區建設情況、新加坡2030綠色發展藍圖、中新天津生態城建設成就以及綠色建築和循環經濟案例。
在中新綠色發展建設成果展示環節,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介紹了中國40多年新城新區建設成就。據瞭解,截至2024年,中國新城新區數量約3900個,建成區總規模約3萬平方千米,涵蓋了工業園區型、綜合新城型、特色功能型等各種類型。王凱表示:「中國的新城新區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后,伴隨經濟飛速發展的重要空間現象,是工業化和城鎮化相互促進、共同推進的結果」,「中國近四十年來的新城新區建設實踐,為后發國家探索出一條一窮二白基礎上的可行發展路徑,也為新時代、新技術條件下全球新城新區的建設積累了豐富經驗。」
隨后,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副常任祕書詹道松介紹了新加坡2030綠色發展藍圖。發展藍圖包括大自然中的城市、可持續生活、能源重置、綠色經濟、具韌性未來五方面的內容,旨在未來十年為新加坡各部門制定前瞻且具體的綠色發展長期目標。
中新天津生態城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重大合作項目。2024年8月3日,國務院批覆同意《中新天津生態城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實施方案(2024-2035)》,為生態城新十年高質量發展錨定新座標。論壇上,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主任王國良推介了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升級版最新建設成果。王國良表示:「生態城錨定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升級版建設目標,統籌推進綠色低碳經濟與城市建設深度融合,以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綠色低碳能源轉型等6大版塊、247項落實舉措為抓手,全力推動產業、生態、智慧、開放、活力‘五位一體’躍升,今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2%。」
2024年10月,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這是全國首家以資源循環利用為主營業務的中央企業。目前,集團共有11家子公司,其中5家子公司註冊在天津,綠色科技研究院落户生態城。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深挖城市礦山、守護綠水青山」的核心理念與生態城綠色發展理念高度一致。據瞭解,綠色科技研究院已對接國內外30多家高水平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儲備近100項先進技術成果,初步形成各業務領域技術圖譜。中國資源循環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朱建春重點介紹了循環經濟助力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升級版建設的相關內容。他表示,中國資環將圍繞產城融合發展,在業務佈局上對接生態城建設需要,共建綠色科技研究院,導入前沿技術、拓寬應用場景、推動產業孵化,以產促城、以城興產。
深度合作 落地多項綠色成果
論壇期間,中新雙方達成多項重要合作成果。國家建築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中心國際示範中心(新加坡)正式揭牌成立,國際建築綠色低碳科技合作聯盟和中新文旅教育產業合作聯盟同步啟動。
國家建築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中心國際示範中心(新加坡)由國家建築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中心和新加坡CPG集團共同組建,國創中心國際示範中心將依託新加坡的區位優勢和國際資源網絡,聚焦世界建築綠色低碳前沿發展技術,打造輻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連接全球的綠色低碳技術轉化與示範平臺。
國際建築綠色低碳科技合作聯盟由國家建築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中心與世界綠色設計組織、新加坡CPG集團、新科大生態城科創中心等23家國內外知名院校、機構共同發起,旨在匯聚全球建築產業鏈的各類創新主體,促進成員間的自願協作、科學技術交流、資源共享與協同創新。聯盟將圍繞設計方法數智化、建築能源零碳化、綠色建材低碳化、建築運維智慧化、碳排數據體系化、綠色低碳標準化六大技術研發方向,開展跨學科、跨領域、跨地域協同攻關,推動國際標準互認,深化全球產業協作,融通高水平人才交流。
中新文旅教育產業合作聯盟由國家海洋博物館、濱城海洋文旅公司、新加坡濱海灣花園、新加坡教育促進會、新科大生態城科創中心等中新兩地16家企業機構組成。聯盟將聚焦文旅創新互通、教育交流合作等領域,打造國際化合作平臺,推動優質資源整合,開展常態化交流互鑑。
多域牽手 達成多項戰略合作
在簽約環節,濱海新區人民政府、生態城管委會與各方攜手,共同營造綠色低碳發展環境,為生態城加快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升級版賦能。簽約內容涵蓋經濟走廊建設、產業協同發展、港產城高質量融合、文化教育交流等多個領域,為中新雙方未來的務實合作奠定了基礎。
為深化中國天津與新加坡在經貿、綠色低碳等領域的合作,天津市商務局、濱海新區人民政府、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簽署共建中新雙向經濟走廊合作諒解備忘錄。一方面,三方將共同優化企業雙向投資服務,支持新加坡企業在濱海新區投資落户以及天津企業走出去。另一方面,三方將聚焦節能降碳、綠色能源技術、循環經濟等重點領域,遴選具有示範引領價值的項目入庫,構建三方優先關注與支持的國際低碳項目庫。此外,在深化重點產業領域交流合作方面,三方將依託中新綠色發展論壇、新加坡-天津經貿理事會、新加坡世界城市峰會等平臺,支持各國企業開展技術交流與經驗共享。
為打造優質的國際化法治營商環境,天津市律師協會與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旨在通過聯合籌辦國際仲裁活動、開展針對性培訓,系統吸收新加坡在能源、基建爭議解決領域的專業經驗,特別是在平衡投資者合理期待與環境規制權方面的成熟實踐,構建「技術創新+法治保障」的產業發展生態,為天津打造綠色低碳發展的國際法治合作標杆奠定基礎,更為「雙碳」目標下國際商事爭端解決機制服務實體經濟樹立典範。
論壇上,全國市長研修學院與生態城管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總結推廣生態城在人與人、人與經濟活動、人與環境和諧共存等方面的經驗做法,擴大生態城國際影響力。雙方將共建、共享優質師資智庫,合作開展相關黨政干部、住建系統領導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並通過多領域、多方面的科研合作,實現生態城示範技術的轉化推廣和新技術的聯合研究示範。
為推動更多綠色產業優質項目在生態城匯聚,生態城管委會、中新天津生態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與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共同圍繞綠色低碳產業開展招商引資。機電商會將充分發揮機電產業資源優勢,鼓勵會員企業藉助生態城平臺拓展東南亞市場。生態城管委會、中新天津生態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將根據會員企業需求,聚焦綠色技術等領域,對接產業鏈資源,為機電商會成員企業提供人才、金融等方面的服務,並鼓勵企業參與生態城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升級版建設。
文化旅遊是生態城的主導產業,論壇上,生態城管委會、中新天津生態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天津美術學院與新加坡藝術大學南洋藝術學院簽署中新藝術院校戰略合作備忘錄,深化中新文化藝術產學研融合。新加坡藝術大學南洋藝術學院是新加坡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藝術學府。此次合作,四方將依託天津美術學院及新加坡藝術大學南洋藝術學院學科特色,共同打造新加坡-天津藝術交流平臺,促進藝術領域互學互鑑;並協同營造生態城創意空間,打造具備藝術普及、生態可持續以及中新文化融合特色的城市景觀;同時,支持學生在生態城將創新項目商業化,促進生態城文化旅遊產業創新升級。此外,新加坡濱海灣花園、天津濱城海洋文旅公司、生態城投資控股集團三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強三方在青少年研學項目和文旅項目運營方面的交流合作。
共謀良策 展望綠色發展新未來
本次論壇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副校長戴禮翔、中國中建設計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趙中宇和企業代表,聚焦綠色發展,進行多維度探討和深度交流,並提出前瞻性建議。
崔愷就創新綠色建築新美學,向與會嘉賓分享瞭如何通過創新化、輕量化、有機化、融合化實現綠色建築低碳與美學融合發展的路徑,他認為:綠色建築應該營造人類詩意棲居的空間未來,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創造綠色生活之美。
戴禮翔就建築環境的人工智能設計和應用發表個人觀點。他指出,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為建築行業轉型提供了黃金機遇,藉助智能數據收集、設計預測、可行性驗證等具體應用,能在城市規劃設計、建築設計、施工和設施管理等領域發揮積極作用。
趙中宇全面介紹了「好房子」政策的目標和要求,通過需求調研、專業解讀,進而形成了「好標準、好設計、好材料、好建造、好服務」五好集成的技術措施,系統地詮釋了「好房子」全要素、全專業、全階段的營造體系。
本次論壇匯聚了豐富智慧,誠邀與會嘉賓共謀綠色發展良策,為生態城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升級版提供助力。下一步,生態城將持續推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和宜居韌性城市建設,紮實推動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升級版實施方案指標任務落地,努力扛起全市「綠創」大旗。(中宏網特約作者王敏報道 文/由主辦方提供 攝影曲照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