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9 10:38
今日(9.19),港藥再度飄紅,可T+0交易的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盤中漲超1.5%,后衝高回落至0.46%,成交額已超9億元!資金面上,近10日已大舉攬金超16億元!截至9月18日,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最新規模超219億元,規模和流動性持續領跑同類!
截至10:17,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成分股漲跌互現:百濟神州、康方生物微漲;下跌方面,信達生物跌超2%,石藥集團跌超1%,中國生物製藥、三生製藥微跌。
【創新葯短期波動不改長期向好大行情】
方正證券指出,8月以來創新葯行情走的略有曲折,尤其是短期沒有大的BD催化落地,並且AI產業鏈領域行情火熱,對創新葯板塊形成短期影響,讓市場對創新葯投資邏輯產生了波動。但方正證券一直堅定看好創新葯長期大行情遠未結束,中國工程師紅利帶來的創新葯資產沒有真正走到國際舞臺兑現商業化價值,這一產業趨勢將會綿延數年之久。
1、MNC合作產品尚未兑現商業化價值,且按峰值銷售額預測來看估值仍然較低。縱觀近幾年,中國藥企同MNC達成重磅交易BD的起點,應是2022年科倫藥業與默沙東的交易,迄今不過3年時間,此后有康方生物、百利天恆、三生製藥、恆瑞醫藥、聯邦制藥等公司一系列的重磅BD陸續落地,這些重磅產品還未開始商業化進程,此外對峰值銷售較高的單品,中國藥企有望獲得較高比例的峰值提成,但千億市值的創新葯公司估值仍然比較低,投資價值豐厚。
2、新革命性產品的BD授權還沒有飽和。自2020年開始,各大外企陸續面臨專利懸崖問題,大量的創新葯專利到期,急需對現有管線充分補足,因此看到MNC在腫瘤、自免、內分泌、呼吸等藥王輩出的賽道進行持續BD和併購,方正證券認為目前還完全沒有飽和,除了pd1vegf外,在小核酸、口服glp1、egfradc、pd3/4等已經有先例的賽道上還沒有看到飽和的趨勢,出價和併購金額仍然非常火熱。
【機構:看好港股創新葯爆發潛力】
方正證券指出,前瞻性看好港股市場的創新葯爆發力,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港股公司估值較低,且實質性落地BD較多,未來發展確定性更強。從去年港股反彈以來,可以看到在實質性的BD落地層面,港股醫藥上市公司BD落地數量更多,后續在板塊層面兑現收入和利潤的確定性更高,而且除了大市值公司外,小市值公司表現也很出色,比如和鉑5.1億人民幣的半年報利潤,未來港股創新葯板塊發展確定性更強。
2、未來大賽道大單品BD可能更多爆發在港股醫藥公司,帶來更強貝塔。在目前交易火熱的大單品賽道里,從管線進展的角度來看,港股大單品BD落地的可能性更大,如當下預期較高的康方生物的pd1vegf(二次BD),石藥集團和樂普生物的egfr-adc,中國生物製藥和海思科(A股)的pde3/4,聯邦制藥的口服glp1等,因此更加看好港股創新葯板塊的爆發力。
(來源:方正證券20250905《醫藥生物行業周報》)
【關注中國硬核創新葯力量,新質生產力代表,認準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100%佈局創新葯!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是彈性更高的創新葯,截至7月末,2025年內漲幅超109%,港股醫藥類指數領先!
底層資產是港股,可以T+0交易!
關注中國硬核創新葯力量,新質生產力代表,認準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場外聯接(A類:021030;C類:021031)!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文中個股僅作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屬於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户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本基金投資範圍包括港股,會面臨因投資環境、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為國證港股通創新葯指數,該指數近5個完整年度(2020-2024)的漲幅分別為88.80%、-21.59%、-25.60%、-22.80%、-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