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科技ETF(159751)漲近2%,科技板塊反成資金避風港

2025-09-19 10:19

分析師指出,當前市場處於「政策預期兑現+估值修復中段」,科技成長板塊成為資金共識方向,短期波動不改中期趨勢。

此外低位方向中,建議重點關注港股科技的彈性,除了外賣補貼退坡、Allin AI、降息外資流入之外,還需要考慮資金面一出一進的組合:

* 6月起,國有險企為滿足「新增保費收入30%配置A股」的指導要求,開始將倉位從港股/TPL賬户的恆科、向A股騰挪,這部分港股拋壓在9月上旬基本完成了釋放。

* 機構中絕對收益投資者,近期有鎖定年內收益的訴求,但在低切防禦性方向中發現兩個問題:①絕對防禦方向受某些影響(寬基ETF淨流出等),失去了防禦性(銀行、紅利等持續陰跌,連帶拖累券商);②相對低位的非科技方向,即使在彈性最大階段也很難跑贏前排科技。在這種背景下,港科/恆科/港股互聯網反而成了最優解,有科技的β,二是估值便宜,遠低於A股科技約70-90%的分位水平,自上而下估值端即有理論翻倍空間。

港股科技ETF緊密跟蹤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從港股通範圍內選取50只市值較大、研發投入較高且營收增速較好的科技龍頭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港股通內科技龍頭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29日,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931573)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騰訊控股(00700)、阿里巴巴-W(09988)、小米集團-W(01810)、比亞迪股份(01211)、中芯國際(00981)、美團-W(03690)、快手-W(01024)、信達生物(01801)、小鵬汽車-W(09868)、理想汽車-W(02015),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64.91%。

港股科技ETF(159751),場外聯接(A:021294;C:021295;I:022884)。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